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1.1 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课件 (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1.1 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课件 (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8-22 14: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3.1.1 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思考:这是一张成绩单,下面哪些数据是加工来的?课程导入教师总结: 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知道其中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这些信息是通过加工过来的。
那么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就是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

课程导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正课讲授教


标1、理解信息加工的含义与重要性,了解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2、能根据任务需求,对信息加工作初步的整体规划。1、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归纳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与目的。
2、能选择适当的信息加工方法及工具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1、通过体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能认识到信息加工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信息加工的含义: 就是人们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二、正课讲授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1、原始信息一般情况下处于一种初始的、零散的、无序的、彼此独立的状态,既不能传递、分析,又不便于利用,加工可以使其变换成便于观察、传递、分析、利用的形式。二、正课讲授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2、原始信息鱼目混珠,真假成份,准确与不准确的成份都有,加工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有分析的筛选、过滤和分类,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加工后的信息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
二、正课讲授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3、加工可以发现信息收集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为今后的信息收集积累经验。
4、加工可以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数据模式和文字说明等产生更有价值的新信息。这些新信息对决策的作用往往更大。
二、正课讲授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①分析已有信息
②制订信息加工的初步打算
Ⅰ.读者(目标受众)
Ⅱ.交流方式
Ⅲ.作品形式
Ⅳ需加工的信息与加工方式打算
二、正课讲授例如:策划一次劝告青少年不要吸烟的宣传活动。二、正课讲授例如:策划一次劝告青少年不要吸烟的宣传活动。二、正课讲授思考:假如我们班要进行“最喜爱的元旦晚会节目”选举,那么请同学们讲讲,这是个怎样的流程,特别是统计票数时,你会怎么统计,要使用到什么工具? 桌面上“元旦晚会文件夹中有一些晚会资料,请利用这些原始信息,做一个“最喜爱的元旦晚会节目”的宣传活动。 1、分析已有的信息:内容、类型
2、制订一份信息加工的初步打算
目标受从
交流方式
作品形式
确定信息需要进一步加工二、正课讲授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次“校运动会”宣传活 动,要求如下:三、自主探究  分析桌面上“运动会”文件夹中的原始资料, 围绕“永丰中学秋季运动会”的宣传活动,填写“已有信息表”,和“信息加工的初步打算”。展示各个小组的作品,并作出评价四、展示评价教师活动:展示各小组作业并开展互评及点评。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评论及认真聆听他人评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课堂小结1、信息加工的定义。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3、信息的人工加工和计算机加工的特点及区别。
4、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