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6.藤野先生(幻灯片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6.藤野先生(幻灯片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2 17: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教学课件
语文 八年级上册 RJ版
第二单元
第6课 藤野先生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而已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作者简介 1902年4月,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想通过医学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写的,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纪念。背景链接字词注音
烂熳( ) 发髻( ) 芦荟( )
绯红( ) 解剖( )畸形( )
杳无消息( ) 瞥见( )宛如( )
不逊( ) 匿名( ) 诘责( )mànjìhuìfēijīpōupiēyǎowǎnxùnnìjié字词学习词语集注驿站:
绯红:
油光可鉴:
正人君子:
标致:古代专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休息和住宿的地方。
鲜红。
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掌故:
不逊:
匿名:
托辞:
凄然: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傲慢无礼。逊,谦逊。
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找借口。
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形容对某人某事极为厌恶,痛恨。恶,厌恶。疾,憎恨。1.听课文朗读,说说藤野先生是谁? 背景探源: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排行老三,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位医生家里,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15年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名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因没有进过大学,不合“资格”被要求离职到东京泉桥慈善医院工作,并学耳、鼻科。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整体感知2.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3.默读课文,找出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梳理叙事线索。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惜别、怀念)为叙事线索。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情况
了解女人裹脚的情况
临别送照片工作认真负责
对学生严格要求
热情诚恳
求实精神
真诚友好4.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找出依据并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试从不同角度不同事例概括)(1)肖像角度:
(2)生活习惯的角度:
(3)治学的角度:
(4)对待学生的态度: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白描手法] 第6段生活俭朴,不拘小节,不修边幅。 第9、10段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第16、17、23段热情诚恳,循循善诱,特殊礼遇。 11-15、21、22、32-35段 5.这节课我们着重阅读了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了他的精神品质。对于这样一位老师,鲁迅先生怀着怎样的感情?
万分的感谢,深切的怀念和愧疚。我们可以从鲁迅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的照片、以笔做刀枪,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这些事情看出。 总结: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的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这个异域学生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他对“我”的热心期盼,“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他是从“为学术”的总目标出发来“为中国”的。这正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抱有同情和尊重而有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的伟大“性格”最集中的表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作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语句赏析2.“(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这句话揭示了什么?
揭示其心理状态:既不想剪除辫子又怕外国人嘲笑。他们的政治倾向:效忠满清王朝。
这句话显示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庸俗腐朽的精神状态。3.“实在标致极了”在文中指什么?
“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而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
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表现他们外表华美,精神空虚的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4.“匿名信事件”中,“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是一种愤激之辞,这个推理,浅薄荒唐,表达作者遭受诬陷和人格侮辱时极为愤慨的感情。
5.“看电影”事件:“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句话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
(1)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的人。
(2)麻木的,同样毫无意义甚至喝采的看客。
(3)被刺痛了的人(我)。6.“呜呼,无法可想!”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作者对国人的麻木盲目,思想的不觉悟的痛心疾首。7.“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发生了什么变化? “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不仁,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是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鲁迅改用文字的解剖刀,写下的是医治内心的药方。藤野先生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交往
对先生的怀念初识先生
交往经过
弃医从文
惜别先生怀爱
念国
先之
生情
脉络梳理 有感情的朗诵下面这首鲁迅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