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教学课件
语文 八年级上册 RJ版
第四单元
第16课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严文井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导入新课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作者简介给下列的红色字注音臼齿洗涤茸毛凋谢蔓延jiùdiāoróngmàndí感知课文第一层(第1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2、3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4、5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理清文章论述层次分析课文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作者把生命比作“地面上的小草”,虽然卑微、柔弱,但是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生命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研读课文“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开来”是指生命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合起来”是指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怎样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这句话? 生命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1.巩固生字词,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3.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认识。(200字左右)作业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关注生活并思考生活的人,无论是散文家还是数学家他的笔下都会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又会写出怎样带有哲理的文字呢?让我们走进《我为什么而活着》,来看看他的生活感悟吧!导入新课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作者简介①我寻找爱情。
②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
③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④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理清情感脉络 这几种追求的内在联系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由此可以看出全文的脉络:总提人生追求—分述追求理由—总结表明态度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在罗素动荡的一生中,他有过深深的痛苦,也曾陷入绝望,但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这三种感情是如此强烈,犹如飓风一样,给他以摆脱痛苦的希望和力量,让他从绝望中奋起。他从爱情中发现美好,从知识中获得力量,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意识到人生的责任。总之,这句话是说,这三种感情是作者在漫长的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品味语言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作者说“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又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请思考一下,既然活得这么苦,为什么是“值得”的? 罗素生于1872年,死于1970年,他一生都在热诚地为公众的良知辩护。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1961年,因反战静坐示威,89岁的罗素和他的妻子一起被判两个月的监禁。他认为值得,是因为他一直把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作为自己的梦想,而且他一直也是这样做的。整体感知 你从全文中体会到作者具有怎样崇高而伟大的情操? 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仙境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1.复习生字词,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反复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
3.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实际,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