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安徽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安徽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6 10: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2019-2020版)
说明:1.本试题根据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模式编写。
2.本试题满分150分,其中包括5分卷面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①庭中有奇树, 。 (《庭中有奇树》)
②老骥伏枥, 。 (曹操《龟虽寿》)
③ ,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
④岂不罹凝寒? 。 (刘桢《赠从弟(其二)》)
⑤《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
, 。
⑥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是:
, 。 ,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政策始终没有明确地解释过。许多人认为,共产党为了要报蒋介石对他们进行十年无情战争之仇,现在一定会得意扬扬要求把他处死的。许多人认为,他们会利用这个机会与东北军和西北军勾结,大大地扩大自己的地盘,与南京进行新的争夺政权的大决斗。实际上他们一点也没有这么做,他们不仅力主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而且还主张由他回到南京去担任领导。甚至蒋介石夫人也写道,“同外界看法恰巧相反,他们(共产党)并不想扣留总司令。”但是为什么不想扣留他呢?
(1)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国民党将领是 和 (人名)。(2分)
(2)“得意扬扬”的意思是 。(2分)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
(4)请结合原著回答:(6分)
①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为什么不想扣留蒋介石?


②“西安事变”的结局是怎样的?

3.学校开展以“酒驾的危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3分)
(1)假如你随爸爸参加一场宴会,席间爸爸喝了不少酒,散席后,爸爸执意要开车回家,
你如何劝说他?(2分)


(2)下面是妮妮同学摘抄的一段关于酒驾的危害的短文,有两处抄错了,请你帮助修改。(4分)
酒精会麻痹我们的神经系统,【甲】喝酒会使我们的操作能力降低,反应迟钝,行动笨拙。如果开车的话,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若出现紧急情况,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另外,酒后的人对光、声的反应的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安全间距与行车速度,【乙】不能准确接受和处理路面上的交通信息,从而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①【甲】处画线句子语序有问题,应改为 。(2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 ”改为“ ”。(2分)
(3)活动中,校学生会为了让更多的人谨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原则,准备拟写一份倡议书,发给所有学生带回家交给家人看,请你代为拟写。(7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住在父亲的心上
①高一那年,我还是个肩膀单薄的少年,离开村子来到城里,从此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的岁月,多处辗转。
②每次陪我搬家的都是父亲。当时学校宿舍紧张,十二个人挤在一间不到四十平方米的寝室里,像一群被关在狭小笼子里的鸽子,每天啄着彼此的羽毛。家里生活拮据,父亲听我说明情况后,立马找了亲戚,安排我住在附近小区的杂物间。没有床,父亲就拿亲戚家不要的门板架在结实的桌腿上,给我当睡觉的地方。
③夏夜天热,屋子闷得像个密闭的盒子。我将风扇开到最大,效果却跟电吹风一样,呼呼地刮出热风来,我只好开门睡觉。那时十六岁的自己,提着一颗心,在紧张、害怕中沉入梦乡。
④一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的后背长满了疙瘩。随后,我又在某天夜里打开蚊帐时看到一只蹦起的老鼠。它体毛黝黑,体型如养到一岁的猫,跳起来半尺高。我至今都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晚上我哭了,但因为年少倔强,觉得男生吃点苦是很正常的,便没有告诉家里。
⑤最后,决定搬出来是父亲提的。
⑥那天亲戚拎了两瓶汽油放在房里,气味非常刺鼻,人在里面一刻都待不下去,如同在赶我走。我终于忍受不了,跟家里打了一通电话,父亲听说后便坐车来市里看我。他一脸愠然,却也无可奈何。当天,他拨了四五通电话后跟我说了句:“别人既然不想留我们了,我们就走。我已经联系了一个新地方。”
⑦父亲所谓的新地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临时的住所。房子离学校六百多米,内部还未装修,我每次打开门,都会迎面扑来一股焦灼的水泥味道。
⑧房主有个习惯,喜欢把门反锁。我几次放学回来在外面敲门,他都没听见,我隔着门板大声喊他,他还是没听到。我在秋天的楼道里坐了很久很久,外面有树掉下的叶子飘进来,落到身上,我感觉分外难过, 像突然被遗弃在某片陌生荒地上的人,找不到家。
⑨即便如此,我还是厚着脸皮住了一个学期。寒假时,父亲突然跟我说,房主要结婚了,打算装修房子,不方便住人,我们联系其他地方。我实在不愿父亲太累,也不想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开学时索性又搬回学校。
⑩那会儿因为很多学生都搬到校外住的缘故,学校调整了宿舍布局,由十二人间改为八人间,我勉强撑过了高二一年。
?高三时,为了安心复习,更好地利用时间,我又决定搬到校外住。那时家里条件有所改善,父亲知道我的想法后又第一时间跑来市里给我联系住处。
?闷夏如笼,口舌笨拙的他不知道走了多少地方、流了多少汗才找到一间30平方米的出租房,500块钱一个月。父亲当然不会告诉我他遭遇的艰辛,只是笑着说:“这下好了,再也不会有人打扰你学习了。”
?搬家的那天,他起得很早,清晨五点多就从村口坐客车来到学校。他打来电话,问我住在哪栋楼、门牌号是多少。
?铅灰色的云层不断在空中集聚,天色有些暗。上午做课间操的时候,憋了几个小时的大雨势如破竹,远处的房屋、草地都陷入一片云雾之中。有值勤队的朋友跑来跟我说,他在检查宿舍时看见我爸正在搬东西,我听到后疯了般往寝室跑去。打开门,只见自己的床位空了,瓷砖铺的地板上留下了一排印迹很深的脚印,带着一些水花和泥渍。
?我的眼睛像被泼了辣椒水,火辣辣的,很疼,脸上的表情顷刻间塌方。脑中涌现的是一个老男人在大雨之中肩上扛着重物踽踽独行的背影,越来越远,最终变成雨幕里一个再也无法瞥见的点。雨一直都在磅礴地下着,我没打伞,只朝着租住的那个地方不断奔跑。
?推门进去的那一刻,整个世界寂静得如同默片。时间停在了父亲那张苍老、塌陷的脸上,我才发现父亲的眼袋已经那么深,手臂也已不如壮年,搬家途中的磕磕碰碰都像烙印打在上面。他弓着腰,像匹骆驼,见我到来,也无多余的话,只轻声说了句“一切都处理好了,放心吧”,之后他给我倒了杯热水,催我赶紧回去上课。我看着杯口腾腾上升的热气,觉得自己真像它们中的任何一缕,只在这人间飘荡,没有丝毫力量。
?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漫长的一个上午,真切感受到自己年少的世界是要靠父亲撑起的。他的脊背是屋檐,臂膀是房梁,替我挡下了风雨,也挡住了贫困的悲哀。
?未来,无论我要去多远的地方,要搬多少回家,我知道自己始终搬不出父亲心上的居所,那里住着的人永远是我。
[注]默片(或称无声电影、默剧),就是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
4.既然家里生活拮据,“我”为什么还非要在校外找房或租房住?(4分)

5.前两次在所住的地方共同的遭遇是什么?(4分)

6.第?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3分)

7.文中写到了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有人说这不是“正能量”,你是怎样理解的?试具体分析。(4分)

8.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3分)

【二】(12分)
会说话的鹦鹉飞不高
①小时候,我第一次听到鹦鹉讲话就被震撼了,这在我生活的偏乡僻壤,是闻所未闻的奇异之事。村里的人天天去看它,逗弄它说话。
②一天,我拉着外婆去看。外婆看后却兴味索然地说,这鹦鹉是美,又会说话,但不一定能飞高。
③这话后来传到鹦鹉的主人家。人家不高兴了,赌气拆开鸟笼,让鹦鹉飞。可惜鹦鹉飞了一会,就回到了笼子里,让主人更生气。
④这气不经意间延缓了下来,到我该上小学时,能说会道的鹦鹉主人游说村干部,说我的户口不在村里,不让我到村里上小学。
⑤很多人劝外婆去找村干部理论,我当时也气得流泪,外婆却无所谓的样子,笑眯眯地安慰我:“会说话的鹦鹉不一定能飞高,指不定明天会怎么样呢!”
⑥外婆让我先拿表哥的课本看,不会的地方不要嚷嚷,也不要气馁,沉住气想办法解决。等到上小学后,我非常珍惜机会,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是我们那届唯一考到县城一中的女孩。
⑦外婆高兴地领着我去感谢老师,请左邻右舍吃了顿便饭。那家鹦鹉的主人不好意思过来,外婆特意去请了她,真诚地向她表示感激。
⑧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村里的孩子们都是在泥土里摸爬滚打长大的,父母亲也都是在地里劳作的农民,只有我的父亲在外面工作,当我被送到村里时,身上穿着美丽的连衣裙,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乡亲们的羡慕和恭维下,我到处显摆着。那个得意忘形的劲儿,让外婆很担心。幸好那两年不让我上学的打击,让我沉下心来,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不再自以为是。
⑨我曾经问外婆怎么知道鹦鹉飞不高呢?外婆说她猜的,鹦鹉是鸟,又不是人,干嘛学人说话呢?鸟的世界不论样貌,是以飞翔的能力论精英。而鹦鹉偏偏向人炫耀这两样不属于鸟类的特质,哪怕它具备翱翔蓝天的能力,只怕在天长日久的赞誉下,也会逐渐忘记自己的本质。
⑩外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要引以为戒,不要被他人左右,不要去做违背人性的事情,才能走得长远。外婆的话,让我受益匪浅。
?工作后,我节假日常回村里看望外婆。有次外婆问起我的工作情况,我跟她讲单位里的勾心斗角,有关系、会来事的人才有出头之日,像我这种实干家,不会巴结领导,估计前景一般。
?外婆静静地听完,淡淡地说到:“会说话的鹦鹉不一定能飞高,指不定明天会怎么样呢!”
?我听了一怔,好熟悉的一句话啊!小时候被阻止上学的情境又浮现在眼前,外婆当时对我说的就是这句话。外婆又说道,心胸开阔些,做好你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不要管别人怎么样。
?白发苍苍的外婆一边说一边看着我,她的目光如海般深沉,直看得我低下了头。我竟然不及年逾古稀的外婆睿智,想想真是惭愧。
?回到单位,我不再怨天尤人,每天认真工作,真诚待人。后来,有次出国培训的机会,好几个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不到领导竟然在大会上推荐了我。他对众人讲,他发现我工作仔细踏实,天天在进步,是个内心坚定且正直的人,单位需要这样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越飞越高,带领大家一起进步。
?那一刻,掌声雷动,我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突然想起外婆的那句话:会说话的鹦鹉不一定能飞高,指不定明天会怎么样呢!
?做人也是这个道理,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精彩,要勤奋努力,坚持脚踏实地,才能真正高飞。
9.说说你对题目“会说话的鹦鹉飞不高”的理解。

10.“会说话的鹦鹉不一定能飞高,指不定明天会怎么样呢!”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说说其作用。

1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事件 事件前“我”表现 事件后“我”的表现
上小学被拒 A: B:
工作不如意 C: D:
12.第⑨段画线句子“而鹦鹉偏偏向人炫耀这两样不属于鸟类的特质”中,“这两样不属于鸟类的特质”是指什么?

13.读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三】(12分)
古代“快递”什么样
①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也承担一些物资的运输工作。
②既然是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了。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四百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一百二十里,骑马一百八十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五百里。
④到了清代,由于军机处的设立,文书传递的速度被提高到一昼夜六百里甚至八百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一旦前方打了胜仗,就立刻以八百里的速度飞递,沿途驿站秣马以待,一听到铃声立刻飞身上马,驰往下一站。这就是我们在影视剧里常常听到的“八百里加急”。
⑤然而,这些“快递”业务虽然高效,普通百姓想要享受却非常困难——国家邮政系统不接受民间订单,所以民间通信大多靠私人捎带。汉乐府中有一首《饮马长城窟行》,里面有一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写的就是托同乡的人带回家的信件。
⑥古时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常选择派专人送信,做生意的就自己负责货物运输。还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办法,比如苏武鸿雁传书,到唐代又有了飞鸽传书。明清时期,逐渐产生了专营民信业的民信局,货运方面则出现了镖局,不过镖局只运送贵重物品,且押运价格不菲。
⑦保密是古代“快递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伪造,古人采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
⑧以秦代为例,当时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行书律》中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辄相报也。书有亡者,亟告官。”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即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
⑨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⑩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根据物件的形状、大小,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袋中。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五封,最低三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
?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由于古代快递多为政令、军务一类,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将会受到严惩。《唐律疏议》规定,“诸文书应遣驿而不遣驿,凡不应遣驿而遣驿者,杖一百”。打板子是最轻的处分,若快递送晚了或是不依驿道行走,要根据耽误时间的长短、公文的性质、引起的后果作出相应处罚,最严厉的就是处死。对失密或私拆、损坏、丢失邮件也有相应处罚规定,其中对泄密处罚得最厉害,轻则流放,重则绞刑。此后各朝代对邮递违规的处罚规定,均与唐朝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官方投递员都持有牌符一类的信物,就是相当于通行证的驰驿证件,“一证通行”,大大减少了快递过程中的人为耽误。
14.文章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15.第②段有何作用?

16.第②~④段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17.为了防止邮件泄密,古人采取了哪些措施?

18.现在,快递业飞速飞展,其流转速度已远超古代,但泄露客户信息的事却时有发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三、作文(55分)
“强项令”不畏权势,秉公执法,这需要勇气,他的这种勇气叫做刚正不阿;邹忌能正视自己的容貌,这也需要勇气,这种勇气叫做清醒地认识自己;愚公移山更需要勇气,这种勇气叫做执着……
请以“有一种勇气叫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 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1.①绿叶发华滋 ②志在千里 ③剧哉边海民 ④松柏有本性! ⑤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2.(1)张学良 杨虎城 (2)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3)实际上他们又怎么会这么做?(4)①扣留蒋介石对稳定南京统治局面不利,对形成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不利。②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张学良礼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软禁。
3.(1)示例:爸爸,“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为了我们的安全,你既然喝酒了,就
别开车了。(2)①喝酒会使我们反应迟钝,行动笨拙,操作能力降低②接受 接收
(3)示例:
倡议书
各位朋友:
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郑重倡议,请珍爱生命,拒绝酒驾。
1.自觉做“拒绝酒驾”的践行者。参加活动、聚会时,严格自律,拒绝酒后驾车,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2、自觉做“拒绝酒驾”的监督者。主动提醒开车的亲朋好友不要饮酒,帮助饮酒的亲明好友选择安全的方式离开,及时劝阻和制止酒驾行为。
3、自觉做“拒绝酒驾”的宣传者。在家庭、单位和社会活动中,主动宣传酒驾的危害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醒身边人拒绝酒驾,文明交通,平安出行。
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您的家庭幸福,请时刻谨记:珍爱生命,拒绝酒
驾!从我做起,自律自爱,远离酒驾!
校学生会
2019年10月8日
二、【一】
4.嫌学校宿舍拥挤,更是为了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5.受到房东的冷遇,自己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被迫搬离。
6.交待搬家时的天气,渲染了阴暗、沉闷的气氛,烘托出“我”因搬家带来的苦闷、压抑的心情,为后文为写父亲雨中为“我”搬家作铺垫。
7.文中写“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有两处:一是亲戚在“我”住的房里放了两瓶汽油;二是房主听到“我”的呼叫不给开门,后来又以要结婚装修房子为由婉拒了“我”。这并非“负能量”,而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这是“我”刻苦求学的动力,也是父亲义无反顾支持原因;这是以找房租房的不易来衬托父爱的伟大。
8.一方面写了父亲对“我”的深切关爱,父亲时刻牵挂的人是“我”;另一方面写出了“我”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恩,无论走多远搬多少回家,“我”都将铭记父亲给予“我”的爱。
【二】
9.一是指鸟类鹦鹉会说话,但却飞不高;二是指迷失了本性的人,忘记了自己的本质,不能正视自己的长处,因而不能走得长远。
10.①贯穿全文,是行文的线索;②是“我”成长的动力,推动情节的发展;③点明文章的中心。
11.A:到处显摆 得意忘形 B:我沉下心来,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不再自以为是。
C:怨天尤人 D:怨天尤人,每天认真工作,真诚待人
12.美 会说话
13.示例一:生活中不要高调,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沉住气想办法解决。
示例二:人不要迷失本性,更不要羡慕他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长,做真正的自己。
【三】
14.①古代“快递”的传送方式及速度;②古代“快递”的保密措施及惩罚。
15.是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对古代“快递”速度的介绍。
16.时间顺序 列数字
17.①制订了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②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③严惩失密、私拆、损坏、丢失邮件的人。
18.①加强对快递公司、物流公司的管理;②制订严格的惩罚措施。
三、19.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