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一个单元:物种的延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自然界中的人、动物和植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着种族的延续。“物种的延续”是一级主题,下设四个二级主题:“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自学、观看视频、图片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比较,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充分运用模型及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教师准备:
(1)实验用具;
(2)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引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图片。
教师:小蝌蚪是谁的孩子?你了解它们的一生吗?今天就让我们讨论蛙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讲授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7页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最早在哪个季节、什么样的环境中听到蛙的鸣叫声?
2、鸣叫的是哪种蛙?
3、雄蛙鸣叫的目的是什么?
4、求偶成功后,雌雄蛙会发生什么行为?
5、青蛙的受精方式是怎样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哪里结合?
学生:1、每年的春末夏初,池塘、河边等有水的地方听到蛙的鸣叫。
鸣叫的是雄蛙,雄蛙口角两边有明囊,能使鸣叫声更洪亮。
吸引雌蛙,求偶。
抱对行为。上面的是雄蛙,下面的是雌蛙。雄蛙紧紧抱住雌蛙,会刺激雌蛙排出卵细胞,雄蛙排出精子。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提高卵的受精率。
5、青蛙的生殖过程包括:求偶→抱对→受精
青蛙的生殖特点是: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卵生,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教师:没错,受精卵是青蛙新生命的起点,而这些新生命的成长和发育是一个伟大而神奇的过程,大家想不想见证这一过程?观看图片青蛙的发育,并思考以下问题:
1、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2、蝌蚪在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尾、四肢、呼吸器官)
学生:1、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
2、①蝌蚪有尾,适于游泳;成蛙无尾。
②在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四肢的变化是:无四肢的蝌蚪→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前肢的蝌蚪;
成蛙有四肢,和前肢相比后肢长而粗壮有力,适于跳跃。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③蝌蚪用鳃呼吸,在蝌蚪的发育过程中鳃的变化是:长出外鳃的蝌蚪→长出内鳃的蝌蚪(外鳃消失);
成蛙的呼吸器官:肺、皮肤辅助。
教师:蝌蚪和成蛙各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学生: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这些结构都与它的水中生活相适应;成蛙后肢长而粗壮有力,适于跳跃。趾间有蹼,适于游泳。主要用肺呼吸,这些结构特点使它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师生共同总结蝌蚪与青蛙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区别。
教师:不错,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青蛙的发育特点是什么?
学生:变态发育。
教师:很好,那青蛙属于什么类动物呢?
学生:两栖动物。
教师:什么是两栖动物?
学生: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用鳃辅助呼吸。
教师:不错,那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栖动物还有哪些?
学生:青蛙、蟾蜍,蝾螈及鲵。
教师:为什么说“蛙满堂,谷满仓。”?
学生:一只青蛙一天捕食的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
教师:现在我们的好朋友青蛙的状况怎么样呢?
学生:越来越少。
教师:引起青蛙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人类的捕杀,环境污染等。
教师:所以作为青蛙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保护青蛙的生活环境。
教师:让我们一起呼出我们的心声: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教师:好,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全部内容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两栖动物的发育和生殖。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真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用我们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略。
课件14张PPT。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小蝌蚪找妈妈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两栖动物的生殖1、我们最早在哪个季节、什么样的
环境中听到蛙的鸣叫声?
2、鸣叫的是哪种蛙?1、每年的春末夏初,池塘、河边等有水的地方 听到蛙的鸣叫。
2、鸣叫的是雄蛙,雄蛙口角两边有明囊,能使鸣叫声更洪亮。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两栖动物的生殖3、雄蛙鸣叫的目的是什么?
4、求偶成功后,雌雄蛙会发生什么行为?3、吸引雌蛙,求偶。
4、抱对行为。上面的是雄蛙,下面的是雌蛙。雄蛙紧紧抱住雌蛙,会刺激雌蛙排出卵细胞,雄蛙排出精子。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提高卵的受精率。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两栖动物的生殖青蛙的生殖过程:求偶→抱对→受精
青蛙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卵生,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两栖动物的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两栖动物的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两栖动物的发育蝌蚪和成蛙各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这些结构都与它的水中生活相适应;成蛙后肢长而粗壮有力,适于跳跃。趾间有蹼,适于游泳。主要用肺呼吸,这些结构特点使它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两栖动物的发育蝌蚪与成蛙的对比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两栖动物的发育青蛙的发育特点: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
以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
用肺呼吸,用鳃辅助呼吸。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两栖动物的发育两栖动物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 一只青蛙一天捕食的害虫,少则五
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的
“农田卫士”。
由于人类的捕杀,环境污染等问题,
青蛙越来越少。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堂小结总结: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堂小练1、青蛙的生殖方式是: ( )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2、 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
A. 卵----胚胎----幼蛙----成蛙
B. 卵----胚胎----蝌蚪----成蛙
C. 受精卵----蝌蚪----成蛙
D.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