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4.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导入新课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预习检测
遗嘱( )渗透( )卓有成效( )
仲裁( )拨款( )逝世( )颁发( )
重点词语
遗嘱
颁发
建树
卓有成效
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身后事应如何处理
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读准字音
yí
shèn
zhuó
zhōng
bō
shì
bān
作者介绍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介绍
1.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待了哪些内容?
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
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得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
,时间、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
的分离。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精读课文,揣摩品味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
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
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
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
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地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
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
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
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
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课文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
样安排?
详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
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等。
能更好的突出中心
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
说明资金管理树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有助于读者了解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消除读者心中的疑虑。
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奖的公正和公平。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及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
主体
背景
诺贝尔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
颁发时间、颁发奖项
获奖者的国籍、姓名
所获奖项、所做贡献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和评奖两权分离
总括
全文
准确
翔实
这是什么钞票你知道吗?
导入新课
欧元纸钞和硬币
欧元上的图案
欧元上的图案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钞票( )弗罗伊德( )粉碎( )
安慰( )
吞食:吞吃、不咀嚼而咽下
安慰:文中指精神上的不满足得到补偿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有什么特点?
导语为课文第一段,导语特点是有别于传统消息的导语,采
用了抒情式的表达方式。
2.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你了解吗?动手查查
卡拉瓦乔: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画家,是
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圣马太殉难》
《圣马太蒙召》等
贝尔尼尼:生于1598年,逝世于1680年,是意大利雕塑家、建
筑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或21日或22日- 前323年6月22日)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他足智多谋,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古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疆域广阔的国家。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希腊古文化的繁栄和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取代它们的印着欧洲建筑式样的7种纸币,对民族自尊心的
唯一安慰将是欧元的硬币
唯一:是唯独,独一无二的意思,用在句中表明绝无仅有,
只有欧元硬币才能对他们的民族自尊心稍作一点安慰,再
无其他了。
2.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可以在这小小的硬币的一面自由选择
一种图案。
小小硬币和一面:表明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对硬币所印图
案的选择很有限,强调了他们选择余地之小。
揣摩语言,品味含义
1.导语中,”再见了,卡拉瓦乔。再见了,贝尔尼尼,我们不愿看到你们离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的作者对欧洲银行新发行的欧元钞票上没有了著名艺术
有的位置的深深遗憾与婉惜。
2.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欧元与欧洲民族文化的痴线,揣摩作者
的感情倾向。
像所有的货币一样,欧元也有两面,但与其它货币不同的是:
欧元硬币只有一面图案是相同的,称为欧洲面,另一面算是国
家面,图案由12个成员国自行设计。欧元是欧洲共创未来的象
征,也不意味着成员国将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征。
课堂小结
我们了解到随着欧元的发行,欧洲人民正与以前钞票上的民族文化告别,他们的那种不舍与依恋,让我们意识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灿烂瑰宝,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骄傲。所以我们必须要在
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拓展延伸
请参加以“开展书法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共35张PPT)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这则消息的特点。
考点链接 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准确”被称为新闻语言的核心,新闻界历来把“准确、准确、再准确”奉为写作格言。新闻语言要准确,应该注意三个问题:首先,要注意词意差别;其次,要推敲词语的感彩;第三,要讲究用语得体。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男,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受喜欢研究炸药的父亲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几乎是在轰隆轰隆的爆炸声过了童年。
诺贝尔8岁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他与家人在1842年迁往俄国的圣彼得堡。诺贝尔开始师从研究化学的俄罗斯教授NikolayNikolaevichZinin。当时诺贝尔年仅18岁。他随后去美国学习了4年化学并和JohnEricsson一起打短工。
1859年,他的哥哥鲁维·艾马纽(1831年-1888年)接管了父亲的产业。投身于研究炸药制造。1864年9月3日,一场大爆炸发生在斯德哥尔摩的工厂Heleneborg,造成5人死亡,其中包括诺贝尔的弟弟艾米尔。邻居十分恐惧,纷纷去政府控诉诺贝尔,市政府决定禁止诺贝尔在市内做实验。
1863年10月14日,诺贝尔在瑞典获得硝化甘油引爆物的专利后,想立即建厂投产。
由于市政当局的禁令,他在市区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厂址,只好在市郊湖中的“船上化工厂”着手投产。此后,在瑞典诺贝尔开办过4家工厂。但由于当时炸药并不安全,瑞典很多地方都禁止使用诺贝尔的炸药。但这些依然没有停止诺贝尔对科学研究的脚步。
一天,诺贝尔发现了硝化甘油倒入澡泥中只有点燃才会爆炸,十分安全。政府也开始信任诺贝尔。
1865年,诺贝尔在德国汉堡开设了德国的诺贝尔公司;1873年至1891年迁居法国期间,法国诺贝尔公司所属的工厂开办到7家;英国的诺贝尔公司所属的工厂曾发展到8家;到70年代,诺贝尔已成工业巨富,他委托大哥在芬兰和俄国开办了化工厂,还投资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后者曾是诺贝尔巨额资产的重要财源之一。
从1886年到1896年的10年间,诺贝尔跨国公司已遍及21个国家,拥有90余座工厂,雇工多达万余人,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诺贝尔跨国公司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工业帝国。
颁发(?bānfā)? 遗嘱?yízhǔ?
仲裁zhòngcái建树?[jiàn shù]??
渗透(shèn) 卓有成就(zhuó) 拨款(bō)??逝世(shì)??
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课内精读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课前自学
一、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标题: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体:
背景: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
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几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最后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课内精读
.本则消息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导语交代了颁奖人物、颁奖机构、颁奖时间、颁奖名称及意义。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
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
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
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因为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消息文末补充说明了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何用意?
意在体现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公平。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临终时,他把毕生发明所得的积蓄,全部奉献出来,以每年的利息作为诺贝尔奖的奖金,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 当听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敬佩诺贝尔的对科学事业的痴迷,更敬佩他的无私奉献。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据介绍,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时,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课外拓展
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而这次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 (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 “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上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
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很了不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 《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请你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3.第三段“而这次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中的“迄今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
?
不能。因为新闻语言要求准确性。“迄今为止”从时间上作了限制,准确表达出当前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是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奖。
4.文中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背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这样写可以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贡献与付出的辛勤劳动,交代其获诺贝尔奖的原因,使读者对消息了解更深刻和全面,增强可阅读性。
二、达标自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 )了诺贝尔奖。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jiàn shù( )。
(3)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
zhòng cái( )的各国议会联盟。
颁发
达标自测
建树
仲裁
(4)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yí zhǔ( ),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yí zhǔ ( )建立的基金中拨款。(5)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jù é( )收入。
遗嘱
遗嘱
巨额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校长要给他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他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缓缓地走上了领奖台。
B.他写了遗嘱和吩咐后事不久,就溘然长逝。C.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D.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C(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C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民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将带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卫生、儿童照料、教育等方面会面临一定压力。(把“增长”改成“提高”)
B.法国前经济部长、“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2017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得超过65%以上的选票,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删去“以上”)
A
C.深圳“12·20”山体滑坡事件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还派人给灾区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物。(删去“和食物”)
D.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橡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删去“的生产”)
A(应该在“两个孩子”后加“的政策”。)?
4.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 ;
, 。
如果一朵花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个花园;如果一片树叶代表一份思念,我送你一座森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