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含解析)(打包5套)人民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含解析)(打包5套)人民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3 15:58:44

文档简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剧烈变化。
(2)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
(1)思想主张:
①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自然观: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③教育方面: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贡献:
①孔子的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
②开创儒家学派。
③基本文献:《诗》《书》《礼》《乐》《易》《春秋》,史称“六经”。
3.孟子
(1)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
(2)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3)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荀子
(1)主要思想:
①强调“天行有常”,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②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地位: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地位与影响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法家 李悝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主张严刑峻法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商鞅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 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1.图解孔子的思想

2.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
(1)“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2)“无为”是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有一定的合理性。
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备受冷落,法家却受推崇?
儒家学说以“仁”和“礼”为核心,强调以德治国,这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法家主张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符合当时诸侯国的需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二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三 治之经,礼与刑。
——《荀子·非相》
(1)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为何不为统治者采纳?
(2)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实质:西周时奴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制度。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儒家思想主张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需要。
(2)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荀子继承了孔子“礼”的思想,并吸收了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归纳总结]
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比较
项目 伦理观 治国理念 民本思想 历史观
孔子 性相近 主张“仁”“为政以德” 强调“节用而爱人” 主张“克己复礼”,比较保守
孟子 性善论 主张“仁政”“施仁政于民” 提出“民贵君轻” 主张社会进步
荀子 性恶论 强调“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主张社会进步
特点 以“仁”“民本”为核心,经过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儒学体系,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孔子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对点训练]
1.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当时的儒家(  )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
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
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
解析:选B 材料中三位儒家代表人物都主张德治,但没有明确反对法治,故A项错误;他们都将德治作为理想的人治政治,故B项正确;德治就是他们治国的明确标准,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儒家的治国方略,与人伦秩序的规范无关,故D项错误。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孟子·梁惠王上》载:“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材料二 不尚贤,使民不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材料三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1)归纳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观点。
(2)材料二体现了老子的何种治国理念?这种治国理念在材料中具体表现为什么思想?
(3)材料三的思想与哪一学派相吻合?强调如何治理国家?
提示:(1)材料一中孟子主张统治者以仁政来治理天下,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假使当政者能够按照要求来做,则能够抵御秦楚的强兵。
(2)材料二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具体表现为不尚贤、愚民思想,表达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3)法家;主张实行严刑峻法,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拓展升华]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
(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4)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
[对点训练]
2.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选D 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君主不能因为偏爱某个大臣就对他法外开恩,大臣触犯法律也应受到制裁。可见韩非子认为法律应针对臣民,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故选D。


命题角度:1.孔子的思想。2.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3.儒家思想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1]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解题思路] 本题通过儒墨两家思想的比较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两人阶级属性的差异决定了其思想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两人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C、D两项是史实,并非根源。故选B。
[答案] B
[题组冲关]
1.2017年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 568周年,在孔子故里举行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向平民化发展所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  )
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解析:选C 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春秋时期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的思想和做法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这表明荀子(  )
A.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
B.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
C.已摒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
D.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
解析:选B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并非法家学派,故A项错误;荀子糅合法家思想提出“礼法并重”,故B项正确;荀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时期孔子的早期儒家思想,并非摒弃,故C项错误;在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题目中并未牵涉到儒家社会地位提升的问题,故D项错误。

命题角度:1.韩非的主张。2.墨翟的思想主张。
3.百家争鸣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2]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韩子”或“韩非子”。秦王嬴政读了他的文章后,极为赞赏。在其思想理论中,法、术、势是其主要核心,如果将韩非的学说比喻为一辆马车,在如图中寓意“法”的应该是(  )

A.车轮   B.车架   C.马鞭   D.马匹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法”指由国君颁布法令条文,以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喻指“法”是车轮 √
B “术”是国君为了支配大臣,运用的种种手段,喻指术是控制马的两根缰绳,而君主是驭手 ×
C “势”指权位、势力,喻指势是打马的鞭子 ×
D 臣民和佣人是拉车的马,喻指是被统治者 ×
[答案] A
[题组冲关]
3.《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选B 材料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最能反映战国墨家“兼爱”的思想,儒家主张仁爱(爱有等差),强调等级差别,故A项错误;墨家思想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知足寡言、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权力,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有仁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上述材料中的哪种主张对当时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
解析:本题通过“如何治理国家”这一主题,考查了不同的学派对此的观点,解题的关键在于熟记并理解各个学派的基本思想主张。同时还要注意:一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和分析各派持有其思想观点的原因,二要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基本观点。
答案:(1)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
(2)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
(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材料一“德”和“礼”的主张。

春秋战国之关键词——
群雄争霸、百家争鸣,社会在动荡变革中转型

[文化上]
(1)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思想核心是“仁”“礼”;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主张清静无为;庄子提出“齐物”的思想。
(3)法家的韩非子提出加强君主集权等思想,墨家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等思想。
(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政治上]
(1)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周天子实力衰微。
(2)战国时代各国兴起变法运动,其中商鞅变法最为彻底,通过变法各国先后确立了封建制度。
(3)春秋时期发生的诸侯争霸战争和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经济上]
(1)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春秋战国时代,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3)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掌握了炼钢和淬火工艺;同时出现富足的商人和繁华的商业中心。
(4)战国时期,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开始出现,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课下能力提升(一)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游士纵横捭阖,为了博取人君之信任,争取发言机会及生存空间,他们多讲究论辩之术,由此产生了诸多流派。这一现象产生的大背景是(  )
A.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   B.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C.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 D.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解析:选A 题干展现的现象是百家争鸣,其产生的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生了剧烈变化,在思想界表现为涌现出一批杰出思想家,他们相互争辩、学习,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因此选A项。当时虽然分封制渐趋崩溃,但是还未形成中央集权局面,B项错误;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是在战国后期,C项错误;此时知识分子阶层活跃而非“兴起”,D项错误。
2.“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孔子吸收墨家思想开创了儒家学派
B.韩非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C.荀子吸收各家思想提出“兼相爱、交相利”
D.老子在批判法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齐物论”
解析:选B 墨子出生于孔子故去后,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法家吸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形成了系统化理论,故B项正确;“兼相爱、交相利”属于墨家思想,故C项错误;“齐物论”属于庄子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解析:选B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A项的“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B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符合题意;C项是孔子的德治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是法家的法治和集权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
4.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并未反映士阶层的崛起,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战国时期的阶级矛盾的激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孔子主张“德治”,而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体现了儒家在治国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荀子“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说明其并未摒弃儒家的德治思想,故D项错误。
5.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解析:选C 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D项错误。
6.中国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处世格言。这些格言体现的思想是(  )
A.儒家的民本 B.道家的无为
C.法家的法治 D.墨家的尚贤
解析:选B 材料体现了重天命轻人为的处世理念,儒家的民本思想是指统治者要爱民安民,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明哲保身,不争,不妄为,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故B项正确;法家的法治是主张有所为,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墨家的尚贤是关于人才选拔的政治主张,与材料中不争的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7.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把握,关键是要抓住各派思想的核心主张。题干中“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调的是“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的基本主张,故选D。
8.周山在《中国学术思潮史》中介绍先秦一位思想家,说他“对社会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国家人民之利;他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
A.荀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解析:选D 荀子主张“礼法并施”,故A项错误;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故B项错误;韩非子属法家代表,主张法、术、势相结合,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即无等差的爱,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是在传统礼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和改造主张也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单有礼乐,没有道德作根本,还不够适合政治上的需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说,没有仁作为思想基础,礼乐是空虚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墨子确实对当时统治阶层礼乐实践中所表现的过度奢侈的生活风格大加抨击。……就礼乐传统而言,墨子大致是宁取早先之简朴而舍其后来之繁缛的。……(早期道家)相信文明制度(指礼乐制度)不但不是自然状态的改进,而是对自然状态的污染和毁灭,而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找到完全彻底的幸福与自由。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周代传统礼乐的主要作用,并指出法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更新传统礼乐的核心主张。(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墨家认为传统礼乐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改造主张,并概括早期道家突破传统礼乐的核心主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儒、墨、道、法各家与传统礼乐之间的关系。(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得出明确贵族尊卑,规范贵族行为,据材料一“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据材料一“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得出维系宗族政治秩序;第二小问,据材料一“法律取代了礼乐”得出用法律取代礼乐。第(2)问,据材料二“没有仁作为思想基础,礼乐是空虚的”结合所学得出把“仁”作为礼乐的道德根本。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礼乐实践中所表现的过度奢侈的生活风格”得出过度奢侈、繁缛;第二小问,据材料三“就礼乐传统而言,墨子大致是宁取早先之简朴”得出回归简朴;第三小问,据材料三“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找到完全彻底的幸福与自由”得出回归自然,追寻幸福与自由。第(4)问,据材料导语中“诸子百家是在传统礼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和改造主张也不尽相同”得出各家在传统礼乐的环境中成长,又从各家立场出发改造传统礼乐。
答案:(1)作用:明确贵族尊卑,规范贵族行为;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维系宗族政治秩序。
态度:用法律取代礼乐。
(2)主张:把“仁”作为礼乐的道德根本(思想基础)。
(3)弊端:过度奢侈、繁缛。
改造主张:回归简朴(化繁缛为简朴)。
核心主张:回归自然,追寻幸福与自由。
(4)关系:各家在传统礼乐的环境中成长,又从各家立场出发改造传统礼乐。(言之有理即可)







PAGE



1









第2课 汉代儒学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秦朝建立后,一些儒生借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攻击郡县制度。
2.概况
秦始皇将秦以外的各国史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以外的私人收藏的书籍统统焚烧,后又将违犯禁令的四百六十余儒生坑杀于咸阳。
3.影响
“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二、“罢黜百家”
1.背景
(1)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需要用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2)董仲舒改造儒学,并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3.影响
(1)积极:汉王朝加强了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概况
(1)汉武帝创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并将儒家经典列为官方教材。
(2)汉武帝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作用
(1)太学的出现,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僚富豪子弟垄断官位的情形,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3.太学清议
东汉太学生参与议政,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
(1)实行时间:隋唐时代确立,一直沿用到清末。
(2)主要内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考试内容以儒学经典为主,明代以后发展为八股取士。
2.影响
(1)积极:
①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巩固。
②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使其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③使得知识分子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2)消极:导致古代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1.图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三纲五常”释义
“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君臣义;父为子纲——父子亲;夫为妻纲——夫妻顺。“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董仲舒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3.汉武帝的治国思想
汉武帝的治国方针不是单纯地依靠儒学,其方式是“外儒内法,济之以道”。就是披着儒家的外衣,实行法家的治国方式,在危机时候用道家“无为”来调剂。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三,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
提示:(1)主张: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主张: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理论。作用: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归纳总结]
对董仲舒新儒学的认识
(1)“大一统”主张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对当今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当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对点训练]
1.《吕氏春秋·不二》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  )
A.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君主专制
解析:选B 材料强调统一思想对巩固统治的作用,反对百家争鸣和思想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通过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材料主旨相符,故B项正确;天人合一提倡一切人事顺乎自然规律,天人感应主张君主要实行仁政,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君权神授和君主专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

[史料探究]
材料


上图三人分别是孔子、孟子、董仲舒,他们分别对儒学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为什么儒家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显学”,但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提示:贡献:孔子主张“仁”与“礼”,提倡“德政”;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百家争鸣,儒学对统治者持批判态度,因此成为当时的“显学”;秦朝以法治国,儒学批评时政遭到了严厉的打击;汉代经过董仲舒的发挥,儒家学说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被汉武帝接受并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拓展升华]
董仲舒的新儒学能够得到汉武帝全面肯定的原因
(1)社会根源: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但也面临着封建割据问题和匈奴劫掠的威胁,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
(2)形势需要: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思想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改造后,宣扬“大一统”,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而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3)利于统治:董仲舒利用“天人感应”学说宣传“君权神授”,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有利于树立皇权、加强中央集权有利,因而得到了统治者的赏识。
[对点训练]
2.《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次,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  )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解析:选D 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材料中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反映了汉代重儒尊儒,由此可见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符合题意。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秦朝已实现转变,材料信息也无体现,排除。


命题角度:1.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背景。
2.董仲舒思想的特点。
[典题例析]
[例1]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神学依据”等。

[答案] C
[题组冲关]
1.董仲舒说:“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这一理论的提出(  )
A.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
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推行神学教育
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的顺其自然思想
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
解析:选D 材料体现的是“天人合一”思想,其政治意义是把皇权与上天意志联系起来,这加强了皇权的神秘色彩和权威性,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建国初期,由于经过长期的混乱,社会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的境地。西汉统治者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出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需要,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来了一个大转变……
材料二 西汉时期的儒生董仲舒,把战国以来的道家、阴阳家等学派中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吸收进儒家思想。他非常强调“大一统”,他认为,全国人民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他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遂被接受。
——《中国古代文化教学参考》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治法律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并指出其观点的实质。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就是“显学”,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所述背景知识可知是“无为而治”思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可知其思想核心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第二小问从神化君权、维护封建统治角度回答;第三小问从思想改造、政治需要、统治者政策等角度回答。
答案:(1)西汉统治者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
(2)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实质:神化君主权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是唯心主义思想。
原因:西汉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命题角度:1.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原因。
2.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实质。
[典题例析]
[例2]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解题思路]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公孙弘因《春秋》位列三公,天下学士因此习儒成风 汉武帝吸纳人才,平民将相大量涌现,与材料信息公孙弘因《春秋》位列三公没有必然联系;自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儒学在民间已兴起 A项 错误
B项 错误
民间广泛传授儒学,以儒入仕,儒学大兴,地位独尊 C项 错误
D项 正确
[答案] D
[题组冲关]
3.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儿宽“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这段记载突出反映了(  )
A.儒家思想得到重用
B.孟子的“仁政”思想获得特别推崇
C.儒学家都是实干家
D.帝王利用儒者经学维护统治
解析:选D 从材料的意思可知,因为“董仲舒、公孙弘、儿宽三人皆儒者”,以“经术润饰吏事”,所以“天子器之”。这说明儒家思想因对维护统治有利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D项符合题意。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提取材料一信息概括作答,董仲舒主张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庠序来教化百姓行仁、义、礼等;第二小问则要结合当时形势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自身主张和教化的功能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可直接从材料二中找出,如设置五经博士、征选儒家学者做官、提倡儒学等;第二小问需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统治、发展教育和儒学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回答。第(3)问,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思考,归纳材料三可得出“巩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主要从儒学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角度回答。
答案:(1)主张:办学校;教化人民行仁、义、礼等。
原因: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传统;教化本身的功能。
(2)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
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3)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

秦汉时期之关键词——
走向“大一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文化上]
(1)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国,实行文化高压政策,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2)汉代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思想精华,创立新儒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
(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开始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政治上]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引发七国之乱,后逐步消除了王国割据势力。
(3)汉武帝在中央实行中朝制度,在地方设立刺史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4)西汉以察举制为主要选官方式,这一制度在魏晋时期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经济上]
(1)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耦犁、一牛挽犁等耕作技术,关中农民发明“井渠”,王景治理黄河取得成功。
(2)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和工官制度,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为中国赢得“丝国”美誉。
(3)秦汉政府对市场管理非常严格,汉代长安、洛阳成为北方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课下能力提升(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都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解析:选B 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而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的根本着眼点还是为了加强政治统治,故选B。
2.《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解析:选B 关键信息:道、教化、正法度,由此可知,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等思想,B项正确;A项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但题干并没有体现;C项说法错误,三教合一是指儒道释三家;D项说法错误,董仲舒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吸收道、法、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加以改造。
3.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是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  )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和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提供理论依据
解析:选D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具有相当成分的迷信色彩,同时也将皇权统治神秘化,但客观上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适应了中国古代前期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利于推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这是其进步作用的主要表现,D正确。
4.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选B 材料中“民贵君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思想显然是主张君为民本,违背了原始(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项错在“全部”;C项中的“仁爱”与D项中的“德治”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5.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西汉自宣、元以后,任职丞相者共18人,其中就有14人以明习经学起家。上述现象(  )
A.是“独尊儒术”实施的结果
B.表明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
C.说明丞相素质得到了提升
D.有助于广大平民参与政治
解析:选A 汉代丞相大多是儒生,反映出西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措,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丞相的身份,不能反映出儒学成为当时正统思想,故B项错误;丞相素质得到提升表述过于片面,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有利于平民参与政治,故D项错误。
6.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创办太学。由此可见太学(  )
A.违背了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B.促使儒学教育民间化和制度化
C.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
D.彻底改变贵族垄断官位的局面
解析:选C 材料体现了太学的兴办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故A项错误;民间化与材料“在长安创办太学”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可知太学是为培养治国理政人才而设,故C项正确;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
7.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学制系统图》。该学制图所属的朝代应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明朝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西汉的教育制度和西汉的地方制度。根据官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可知,该朝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系统;再根据地方官学有“郡国”和“县邑”之分可知,该朝实行郡国并行制。由此可知,该朝为西汉。
8.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科举制对儒学产生的影响有(  )
①儒家经典备受读书人重视
②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③儒学因科举制显荣,地位提高
④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科举制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因此儒家经典备受读书人的重视,①正确,结合所学可知②③④也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18分)
9.中国古代各家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主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是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
——闫志《历史突围:图说春秋战国》
材料二 他(韩非)理想中的境界是,“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在董仲舒看来,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因为民性不善,才有立王的必要。民得之于天的未善的性,要接受君王的教化才能变善,君王的天职就是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
——曹影《“性三品”:董仲舒社会教化的理论根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为达目的,他提出了哪些主要主张?(6分)
(2)材料二中韩非子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的积极作用。(4分)
(3)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基本主张及理由。为此,汉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得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据材料一“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得出孔子从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第二小问据材料一“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结合所学得出仁、礼。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得出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变法。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得出社会教化。第二小问据材料三“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得出人民有善质而未实现,君主有教化人民的责任。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设立太学和郡国学。第四小问据材料一“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得出教育服务于政治,综合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以儒学教育为主、私学和官学并存。
答案:(1)目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从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主张:仁、礼。
(2)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作用: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变法。
(3)主张:社会教化。
理由:人民有善质而未实现,君主有教化人民的责任。
措施:设立太学和郡国学。
特点:教育服务于政治,以儒学教育为主,私学和官学并存。







PAGE



1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1)原因: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2)表现:唐末五代之后,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受到削弱。
2.儒学复兴运动
(1)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北宋士大夫掀起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北宋五子和理学的创立
“北宋 五子” 主要成就 地位及影响
周敦颐 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 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高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邵雍 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张载 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程颢、 程颐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 “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够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主要思想
(1)理气关系方面:认为理比气更根本。
(2)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
(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2.主要贡献: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3.地位及影响
(1)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南宋陆九渊
心学的创立者,其主要思想包括:
(1)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2)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3)穷理不必向外探求,提出“发明本心”为求理的方法,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明朝王守仁
心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思想包括:
(1)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人人都有良知。
(2)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在于“致良知”。
(3)修养的方法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3.心学的影响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1.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2.正确认识宋明理学的“伦理观”
(1)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史料探究]
材料 温家宝出访美国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结合以上材料思考,理学中蕴含的优秀思想文化遗产有哪些?
提示:理学中包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以及勤劳俭朴、自力更生、诚实守信等等,都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道德遗产。
[归纳总结]
程朱理学的三大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这是程朱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特点。程朱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对点训练]
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  )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解析:选A 由“致知”“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等信息可知,朱熹强调知识分子应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故选A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史料探究]
材料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陆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对“理”的认识上,程朱与王阳明有何不同?二者有本质区别吗?
提示:不同:程朱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为封建统治服务。
[拓展升华]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相互关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二者在传承关系,心学也是理学,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2)二者的异同点: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点 宇宙观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理先气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伦理观 主张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相同点 范围 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
主张 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目的 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的行为
地位 影响 都是为了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点训练]
2.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
A.南辕北辙       B.大同小异
C.水火不容 D.大异小同
解析:选B 解题时首先应注意诗歌的开头结尾“地势无南北”“应知合处同”,这反映朱熹的认识是从大处着眼,认为双方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相同的,都是孔孟纲常。


命题角度:1.程朱理学的思想内涵。
2.程朱理学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1]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由题干中“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可知朱熹将天理置于人性之上 ×
B 由题干中“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可知是要战胜、克制个人的欲望 ×
C 孔子的“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朱熹的解释是克制私欲,两者有相通之处,没有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
D 孔子的“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朱熹的“克己”则要求克服人的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二者并不完全一致 √
[答案] D
[题组冲关]

1.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与之相对应,“二程”的观点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解析:选B 朱熹强调的是伦理观方面的内容,在这方面,“二程”认为“人伦者,天理也”,B项正确。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凡听五刑自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盖必如此,然后轻重之序可得而论,浅深之量可得而测”;“凡以诉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然后听其曲直自词。凡以下犯上,以卑犯尊,虽直不右;其不直者,罪家几让之坐;其有不辜至于杀人者,虽有疑虑可怜,而至于奏谳,亦不准辄用拟贷之例。”
——《朱熹集》卷十四
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三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蔡仁厚《宋明理学·南宋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为何被称为新儒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造成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第(1)问,所谓“新儒学”,说明其根本是儒学思想,但又有新发展,宋明理学的“理”对孔子的“礼”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第(2)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归纳后回答,如哲学化、注重伦理、吸纳佛、道思想等。第(3)问,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评价宋明理学。
答案:(1)孔子以“礼”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而宋明理学的“理”指封建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或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因此“理”是“礼”的继承和发展。
(2)哲学化(思辨性);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
(3)以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品质,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命题角度:1.陆王心学对理学的发展。
2.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典题例析]
[例2]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题思路]

[答案] A
[题组冲关]
3.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阳明相近的是(  )
A.陆九渊 B.程颐
C.朱熹 D.程颢
解析:选A 从王阳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强调的是“心”的重要性,这与陆九渊的“心学”一脉相承,故选A。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三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
(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与材料二有何不同?
解析:第(1)问,从规范封建伦理道德方面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指出理学家们的追求。第(3)问,从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不同方面分析。
答案:(1)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社会安定的目的。
(2)朱熹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而实际上就是“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他实际上是要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如此就会天下太平。
(3)王守仁是心学的创立者,是理学的延伸和发展。程朱理学宣扬的是理在心外,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而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理,理外无心”,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因此,王守仁主张“致良知”,“本心”发明以“致良知”,强调道德自律,而程朱理学则强调“格物致知”。

宋明时期之关键词——
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官僚制度、思想体系走向成熟

[文化上]
(1)北宋五子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创立理学,其核心思想是“理”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3)南宋陆九渊创立心学,提出“心即理也”的思想命题;明代王守仁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等思想。
[政治上]
(1)宋代在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地方上设立通判、转运使等官职,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元代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成为以后省制的开端。
(3)明初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科举考试发展为八股取士,君主专制开始走向极端化。
[经济上]
(1)宋代出现水转翻车等灌溉工具,农业进一步发展。
(2)宋代制瓷业出现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四大名窑,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3)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日益放松,市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宋都汴京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4)明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交流,明代实行的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课下能力提升(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解析:选D 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这是韩愈的做法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格物穷理是朱熹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三教合一和儒学吸收佛道精髓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材料“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可知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故D项正确。
2.名儒邵雍说:“室中造车,天下可行,轨辙合故也。苟顺义理,合人情,日月所照,皆可行也。”张载认为:“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由此可见,二人均认同(  )
A.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关系
B.先义后利的儒家追求
C.“理”是万物的本原
D.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选C 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人欲与天理的对立关系,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义利关系的提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苟顺义理,合人情,日月所照,皆可行也”和“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可知,邵雍和张载两人都强调“理”在万事万物中的本原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涉及,故D项错误。
3.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框内空白处应填写为(  )

A.致良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
解析:选D “反省内心”是心学探求天理的方法途径,与此对应的应是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4.朱熹说,“太极只是一个理,迤逦分作两个气,里面动底是阳,静底是阴,又分作五行,又散为万物”。可见,朱熹认为(  )
A.理就是太极的阴阳变化
B.富于变化的气推动理的形成
C.万事万物皆产生于气
D.气后于理产生,且是不变的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太极只是一个理,迤逦分作两个气,里面动底是阳,静底是阴”,可知太极由阴阳构成,不断变化形成五行万物,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理包含阴阳二气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理学主张理是天地万物本原,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动底是阳,静底是阴”,阴阳变化不符,故D项错误。
5.中国古代某思想家基于“心即理也”的认识,他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剥落心蔽”“发明本心”。这一人生活在(  )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解析:选B 根据“心即理也”“发明本心”可知这是南宋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故B项正确。
6.(2015·北京高考)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朝鲜来华使者认为王阳明的学说“谤辱朱子”,他们以程朱理学为儒学正宗,故①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组成部分,故②说法错误。朱熹认为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而王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求理方法是“致良知”,故③正确。心学是儒家学者为适应当时统治需要而对儒学的发展,故④说法错误。
7.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他所说的“灵明”是指(  )
A.天理 B.人的物欲
C.宇宙万物 D.人的精神
解析:选A 王阳明是理学大师,其所谓的“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故选A项。
8.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解析:选A 据材料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可以得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是理学的特点之一,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有了发展,但理学的产生并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C项错误;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是理学的特点,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在哲学本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性本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在认识论上,“格物致知”。“物”就是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
材料二 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去看花,朋友问他,“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你看这朵花,在山中自开自落,不随你的心而开落。你做何解释?”王阳明的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在他的《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指明其精华与糟粕。(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阳明的主要儒学思想,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王阳明这些儒学思想的意义。(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在哲学本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可知其本体论是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根据材料一中“在认识论上,‘格物致知’”可知其认识论是“格物致知”。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可知其糟粕是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此为唯心主义;“存天理,灭人欲”违背人性;一味强调封建天理,轻视科学研究。其精华是强调控制人欲,遵循正确道德规范。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等信息可知其思想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也”;人固有善性;强调知行合一。第二小问根据其思想内容可知其倡导人心向善,严格律己,因而对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不被私欲所蒙蔽,实现人的价值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案:(1)观点:本体论上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认识论上是“格物致知”。
糟粕: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这是唯心主义;“存天理,灭人欲”违背人性,太绝对,对后世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一味强调封建天理,轻视对于“草木”“器用”的科学研究,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导。
精华:强调控制人欲,遵循正确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对的。
(2)思想: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人固有善性;强调知行合一。
意义: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不被私欲所蒙蔽,实现人的价值,这些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及其以后都有重要意义。







PAGE



1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背景
(1)明代后期,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理学走向极端,束缚人们的思想。
(2)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
2.思想
(1)挑战理学正统地位: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2)挑战孔子的至尊地位:反对将“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4)文学创作方面: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3.著作
《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背景
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三次思想活跃局面。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
2.思想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2)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3.著作
《明夷待访录》。
4.影响
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3)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2.主要著作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政治思想
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揭露和批判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2.哲学思想
(1)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
(2)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哲学发展的顶峰。
3.著作
《船山遗书》。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思想主张
(1)倡导“经世致用”,著有《潜书》。
(2)对专制君主大胆批判,认为帝王皆贼。
(3)对“官”进行猛烈抨击,认为“难治者,非民也,官也”;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2.思想评价
(1)对君主专制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2)把希望寄托于明君;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阶级因素:工商业者阶层队伍的壮大。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政治因素: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2.归纳古代中国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
(2)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君舟民水”的观点。
(4)董仲舒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学说,即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5)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
3.巧记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儒家一条线,千万别忘记。春秋末创立,战国成大器(蔚然大宗)。秦朝受打击,汉武正统立。宋明很讲“理”(理学),明清现生机。康氏(康有为)曾改造,陈氏(陈独秀)大力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本,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矣。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大权乃归之天子。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材料一反映了黄宗羲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出了什么主张?有人认为他和黄宗羲都是否定皇权的,你是否同意,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提示:(1)材料一反映了黄宗羲“工商皆本”的主张。他认为工商业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皆本也”。
(2)主张分治(众治),反对独治(反对君主专制)。
不同意。两人都只是主张限制君主权力,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
[归纳总结]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礼教传统的士大夫惊惧。
(2)反封建专制。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致用”,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5)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对点训练]
1.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掘墓人”。得出这一见解主要是因为黄宗羲(  )
A.始终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专制暴君政治,倡导早期民主
C.对传统的程朱理学进行了批判与继承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
解析:选B “传统政治体系”是指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掘墓人”指他的反对君主专制的观点,因此B项正确。A、C两项与“政治体系”不符;D项是顾炎武的思想。

[史料探究]
材料 据说,有一次王守仁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你认为呢?王守仁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这个故事反映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王夫之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他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座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他提出了与王守仁针锋相对的观点。
王守仁与王夫之主要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提示:这段材料反映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宇宙观方面针锋相对的观点。王守仁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复存在;而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拓展升华]
评价早期启蒙思想
(1)积极:
①提倡民主,反对民族压迫和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
②重视工商业,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对后世民族资产阶级影响深远。
(2)局限性:
①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不占统治地位。
②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
[对点训练]
2.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一“修补”(  )
A.深入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削弱了明清的君主专制统治
C.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
D.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
解析:选D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也没有削弱君主专制统治,A、B两项错误;明清之际的这股批判思潮,在清朝巩固统治后便被镇压下去了,并没直接影响到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C项错误。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正确。


命题角度:1.李贽思想的主张。
2.对李贽思想的评价。
[典题例析]
[例1] 明朝思想家李贽,藐视礼法,在当时的思想界掀起了波澜。以下对其思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否定儒家思想      B.强调个性发展
C.挑战正统思想 D.批判理学虚伪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李贽挑战的是儒学的正统地位,而非否定儒家思想 √
B 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强调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与判断 ×
C 正统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而李贽则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对正统思想大胆挑战 ×
D 李贽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 ×
[答案] A
[题组冲关]
1.礼科都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弹劾:“刻《藏书》《焚书》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张问达弹劾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解析:选A 《藏书》《焚书》是李贽的著作,李贽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批判被视为异端学说。
2.阅读下列李贽的言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材料三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李贽的主要思想。(不得摘抄原文)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
(3)你是如何看待李贽思想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未尝有”、材料三中“人必有私”,再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主客观两方面回答。第(3)问,主要从进步性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认为是非的标准不应以圣人之言为依据,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私心和由之而发的对私利的追逐是人的天性;主张尊重人的个性。
(2)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人们竞相逐利,要求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李贽在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并逐渐形成了离经叛道的性格;他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3)李贽敢于提出不应以圣人的是非为是非标准的主张,表现了他强烈的反教条精神;提倡个性解放,否定了“天理”的存在,对当时的思想解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命题角度:1.明末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想。
2.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
[典题例析]
[例2]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都是反对君主专制,是在思想文化上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
B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是对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故“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不正确 ×
C 明清之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本项不符合史实 ×
D 明清之际的儒学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并没有形成新的思想理论体系 ×
[答案] A
[题组冲关]
3.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
A.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
B.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解析:选B 题干主旨是强调明清进步思想批判宋明理学而成为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结合其内容可知,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项正确。批判继承不等于“背道而驰”,A项错;其内容未体现西学思想,C项错;其未成为主流思想,影响微弱,D项错。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才能)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殿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据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
(2)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其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的设置、作用是如何认识的?其真实意图是什么?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养士”“治天下之具”等可归纳出;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的基础进行总结。第(2)问,从材料二中“君与臣,共曳木之人”可得出其“认识”;“目的”可结合黄宗羲关于君主专制的观点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内容分析;第二小问结合其思想主张分析;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第一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从其思想主张及实质方面归纳。
答案:(1)培养人才(养士);监督、议政。设立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认识: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相互协作,共同配合)。目的:限制君主专制。
(3)恢复宰相制;宰相辅佐君主,共议国事。目的:相权制约皇权。变化:明朝废丞相,君权合并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大臣只能依据皇帝的旨意办事。
(4)背景:明清易代,社会动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理学走向极端。时代特色: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

明清之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文化上]
(1)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活跃局面,产生了一批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
(2)李贽开始挑战封建正统思想,对理学进行大胆批判。
(3)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倡经世致用,并且提出了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
[政治上]
(1)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2)继明代废除丞相后,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3)清朝采取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使得多民族的国家日益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经济上]
(1)明朝以后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明清时期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并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压抑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3)清代出现粉彩瓷器工艺,明清出现商帮和会馆,并出现繁华的商业市镇。



课下能力提升(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抨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李贽思想。李贽反对盲从孔子,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李贽对孔子大胆提出了挑战,故选A。
2.他是中国社会刚刚开始其内发原生的近代化转型初期所出现的一位思想巨人,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
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可知此人是李贽,“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的主张,故A项错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主张,故B项错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董其昌的主张,故C项错误;“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是明朝李贽的主张,故D项正确。
3.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解析:选D 题干强调了以“天下之法”否定“一家之法”,实际是否定了君主专制;以“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强调了法治的突出地位,D项符合题意。A项不正确;B项与题干无关;C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
4.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 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坏而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说明黄宗羲(  )
A.反对个人利益 B.主张人人平等
C.反对专制皇权 D.主张法治社会
解析:选C 根据题目中“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得出题意强调的是“主权在民”,与反对个人利益、主张人人平等无关,故A、B两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与明末清初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形成对比,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5.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表明顾炎武(  )
A.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B.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
C.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顾炎武批评心学不务实,已经背离了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B项符合题意。顾炎武本身就是儒家在明清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并没有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方面的信息,故C项错误;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D项。
6.王夫之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理欲一致 B.理先于欲
C.欲先于理 D.礼即天理
解析:选A 根据材料“礼……必寓于人欲以见”“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体现了理与欲的一致性,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根据材料“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可知礼在一定程度上是理的体现,故D项错误。
7.以下是中国历史上几位思想家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对这些观点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解析:选A ①是明代王阳明的思想主张;②是南宋朱熹的思想主张;③是明朝中后期李贽的思想主张;④是明清之际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因此正确排序为②①③④,故选A。
8.黄宗羲曾提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顾炎武也说过“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下列对他们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推崇先秦时期封建制度
B.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
C.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D.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
解析:选D “推崇先秦时期封建制度”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且先秦时期的封建制度并不是完善的封建制度,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并没有对当时的君主专制政体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冲击,它起到的仅是一种思想启蒙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论是黄宗羲还是顾炎武,他们批判和抨击的都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以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弘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6分)
(2)针对材料二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4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4分)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进步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第(1)问,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问,针对君主专制的弊端,顾炎武主张分君权,材料信息能体现这一点。第(3)问,从材料信息中提取答案。第(4)问,人的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又起反作用,依据此原理回答即可。
答案:(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职责:君主应当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
(2)方法:分天子之权。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靠君主一人难以治理。
(3)家天下、世袭等级制、中央集权制。
(4)共同:抨击君主专制。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评价:积极: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为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消极: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思想不够完善,无法实现。







PAGE



1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小结与测评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形成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原因在于“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2.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原因在于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3.汉代是儒学的改造时期,儒学逐渐处于独尊地位。原因在于董仲舒在继承先秦“仁”“仁政”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4.宋明时期是儒学的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更加巩固。原因在于经过朱熹、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开始对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
[对点训练]
1.古代某学者说:“我今说个□□□□,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
A.董仲舒:天人感应     B.朱熹:格物致知
C.王阳明:知行合一 D.顾炎武:经世致用
解析:选C 材料中“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反映出该学者先知后行、知行合一的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A项错误;朱熹格物致知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B项错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D项错误。
二、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
1.思想特点
(1)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要想实现全国大一统,采取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3)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1)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2)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3)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对点训练]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解析:选C 儒家更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道家更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故B项错误;儒家和墨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法家强调人和法间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杂家强调人和国家的和谐,故C项正确;主张“礼”“法”并用的是儒家,故D项错误。
(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写道:“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解析:选A 材料中所提的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春秋时孔子思想,故A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代董仲舒的主张,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为明代王守仁的主张,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为明清三大家的经济主张,故D项错误。
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  )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论”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
解析:选B 孟子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与“出自人的天性”相符,故选B。
3.“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选C 法家强调的是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儒家倡导仁治,与题目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故C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4.《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周先生的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解析:选A 材料中周桂钿先生的意思是说,西汉时期正处于上升时期,服务于此时期统治者的思想也应该予以肯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思想主调是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故A项正确,其他几项说法都不客观。
5.“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史实可知,反映的是“天人感应”学说。此学说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提出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基础。故选D。
6.“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孟子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解析:选B 材料强调“理”无处不在,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普遍遵行的规律,是儒家的道德伦理。这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朱熹是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故选B。
7.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  )
A.重视人的内在完美 B.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
C.强调对物理的探究 D.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解析:选A 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可知,宋代理学家重视人的内在完美,故A项正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反映了宋代理学家在面对困境时注重内在的修养,但并不是反对外在物欲,故B项错误;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强调内修而不是探究外在物理,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不符,且与史实不符,宋代理学家注重道德教化,故D项错误。
8.“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点应属于(  )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李贽
解析:选C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与心学不同,故A项错误;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与材料“良知”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个个人心”“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关注内心、“致良知”等理念,故C项正确;李贽倡导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故D项错误。
9.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材料中“反动”的含义是(  )
A.宋明理学丧失了统治地位
B.传统儒学已被彻底否定
C.传统儒学遭到了极力批判
D.反对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读材料。材料主要是讲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非官方出现了有悖于程朱理学的思想。联系明清时期的史实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也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C项正确,排除A、B两项;D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反封建思想。
10.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选B 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理”反映在社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即人性,也就是说它将理学思想与君主专制统治紧密结合。由此可判断B项为正确答案。
1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人君受命于天”,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孟子、黄宗羲都具有民主思想
C.三种主张都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巨变
解析:选A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是一种“民本”思想但不是民主思想,在当时也没有受到统治者重视,B、C两项排除;董仲舒的主张“人君受命于天”并没有反映社会转型的巨变,D项排除。故A项符合题意。
12.唐甄是明末清初具有比较强烈的新兴市民意识的思想家。他在《太子》篇中这样说,“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上述言论反映了唐甄的治国思想是 (  )
A.关注下层民众的疾苦
B.民富是国富的前提
C.重视工商,勤俭治国
D.全面关注社会经济
解析:选C 由题干材料“衣服所自出”“器用所自出”“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可知,唐甄主张重视工商业,提倡勤俭治国。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6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解析:第(1)问,很明显宣扬的就是董仲舒提倡的“君权神授”、“大一统”主张,原因结合新儒学创立的背景回答。第(2)问,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得出作者宣扬的是封建伦理纲常,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第(3)问,李贽的思想主张从材料中概括即可,原因从经济角度考虑。第(4)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儒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
答案:(1)主张:“君权神授”、“大一统”。
原因: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核心观点: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3)主张: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
1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言论 言论者 思想 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A B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C D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E F
材料二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1)根据表格中的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他们的核心思想。(6分)
(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地认识它?(4分)
解析:第(1)问,根据表格中的具体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进行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依据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来分析;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第(3)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评论。
答案:(1)孟子:“民本”“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心外无物”“致良知”。
(2)时代特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文化专制加强,儒家思想成为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精神枷锁。
(3)剔除封建糟粕,吸收其精华,批判继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民族新文化。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