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6.《散文二篇》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6.《散文二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2 20:1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3.体会作者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赏析欲扬先抑的手法。
4.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的看法,理解文章表达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2.体会作者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赏析欲扬先抑的手法。
3.赏析作者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
4.赏析欲扬先抑的手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臼齿(  )  洗涤(  )  牛犊(  )  茸毛(  )  飓风(  )
濒临(  )  震颤(  )  俯瞰(  )  点缀(  )  边缘(  )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________:制止;控制。
(2)________: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3)________:紧接,临近。
(4)________:俯视。
3.文学常识填空。
(1)严文井,原名________。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2)罗素是________(国籍)哲学家、数学家、________,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
1.jiù dí dú rónɡ jù bīn chàn kàn zhuì yuán
2.(1)遏制 (2)蔓延 (3)濒临 (4)俯瞰
3.(1)严文锦 严文井散文选 (2)英国 作家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两篇散文,来探究一下生命的意义。
2.自主学习。
(1)熟读两篇文章,研讨下面的问题。
①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明确: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
②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明确:它给人带来狂喜,使人摆脱孤寂,在爱的结合中能见到仙境的神秘缩影。
③既然人类世界充满了那么多的苦难,既然这一切的一切使罗素觉得痛苦,甚至深深地伤害过他,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他还是那么坚定地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明确:“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仙境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他睿智、博学;他渴望知识、追求真理;他的心中充满了正义与良知,为了拯救人类苦难,即便是自己身受迫害也全然不顾,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这就是罗素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的智慧和力量献给了整个人类。他的人格崇高而伟大。因此,他多想再活一次,再为人类奉献他的一切。
④你认为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明确:生命本没有意义。没有人会替你确定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无法确定人生的意义,你将一辈子活在无意义状态里面。大到每一天,小到每做一件事,你都会感到无名的痛苦,因为你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走。所以,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并为实现人生意义而拼搏奋进。
(2)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比喻成花朵,生动形象地写出生命时刻在贡献着自己,它值得赞美、值得感谢。
②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将“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感情比作飓风,形象生动地写出这三种感情的强烈程度。
③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用“世界的边缘”“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的比喻描述“孤寂”的可怕,形象生动。
3.总结归纳,谈收获。
三、布置作业
阅读罗素的散文集《真与爱》,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