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2.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选自《列子·汤问》。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2.教师提问: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学生先理解第1段话,明确:这段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做了铺垫。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于)、“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第一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是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遗男“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从表达上看,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
(5)归纳第2段,回答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课文第2段一开头的两句话是故事的开端,提出了移山问题。第2段的最后三句话写了移山劳动,这是与自然的斗争。至于移山中的与人斗争,则要在下面第3段讲到。
四、布置练习、思考
1.背诵第1、2段。
2.思考: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说说这两场论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学生背诵课文第1、2段。
二、研习新课
由检查上课时布置的思考题入手提问。
1.提问: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2.转入读讲第3段,由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讨论,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归纳:
(1)“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他的“笑”是讥笑,特别是一个“止”字,表明是“阻止”。智叟说话的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倒装句,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
(2)“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的出发点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出于对完成移山任务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重点在“且焉置土石”(回答时也侧重这一点)。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从心里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说话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
(3)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与智叟的论争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气氛不同。反复朗读愚公的一席答话,要求读出气势。而愚公与家人的论争,实际上是一次“民主讨论会”,统一思想之后立即付诸行动。
(4)这场论争反映了什么呢?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智叟是逃避困难。愚公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发展变化的认识。
4.提问: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被谁搬走的?
先理解、翻译第4段,然后讨论,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明确: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求学生抓住:“命”“感”“惧”三个词,“命”是谁“命”?主语是“帝”。“帝”为什么“命”?因为“帝”“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特别是这个“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懈。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最后一段既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这样处理显得高明超脱,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
5.提问: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然后明确: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
三、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与自然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的形象更为高大。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改造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分析文章的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对比、京城氏之子和智叟对比、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四、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1.提问:愚公精神是什么呢?
明确: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
2.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明确: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五、课堂小结,教师朗诵
《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六、布置作业
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