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1课时 细菌和病毒
/
知识点 1 来自细菌的威胁
1.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
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C.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
D.细菌进入人体后都会侵入人体细胞
2.下列有关疾病和传播途径的连线中,正确的是( )
A.破伤风——接触传播
B.霍乱——飞沫传播
C.淋病——粪—口传播
D.细菌性痢疾——水、食物、苍蝇传播
3.下列有关青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B.青霉素是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的
C.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而死亡
D.青霉素是一种杀菌力弱、毒性大、应用广的抗生素
4.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________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青霉素治疗,但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下列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破伤风 ②霍乱 ③细菌性痢疾 ④肺结核 ⑤SARS ⑥流行性腮腺炎
知识点 2 来自病毒的威胁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C.病毒可以引起动植物和人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D.小儿麻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6.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是( )
A.EV71病毒 B.痢疾杆菌 C.草履虫 D.酵母菌
/
7.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后,使人感染破伤风的原因是( )
A.直接侵入人体的细胞
B.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C.通过其他细胞损害人体的细胞
D.破伤风杆菌和破伤风没有关系
8.艾滋病被称为“现代癌症”,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IV比细菌要小得多
B.HIV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C.HIV必须在活细胞中繁殖
D.HIV的结构非常简单,只由蛋白质组成
9.若将细菌放置于固体培养基上,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A3-2-1所示,下列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杀菌效果的是( )
/
图A3-2-1
拓| 展| 培| 优
10.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超级细菌”的出现,正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一种报复。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超级细菌”是指耐药性很强的细菌
B.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超级细菌”属于分解者
C.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超级细菌”属于传染源
D.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教师详解详析
1.D 2.A
3.D [解析]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特点,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
4.抗生素 ①②③④
5.C
6.A [解析] 病毒是一种个体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痢疾杆菌是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拟核区无核膜包裹,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草履虫是动物,具有细胞结构;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7.B 8.D 9.B 10.C
第2课时 传染病
/
知识点 1 传染病
1.2018·日照 下列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的对应,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与HIV
B.足癣与寄生细菌
C.血吸虫病与血吸虫
D.肺结核与结核杆菌
2.一个人一旦得过麻疹这种传染病,痊愈后一生中就不会再得这种病了,这说明某些传染病具有( )
A.选择性 B.流行性 C.免疫性 D.复发性
3.图B3-2-1中甲同学是流感患者,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图B3-2-1
A.甲属于传染源
B.乙属于易感人群
C.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D.服用抗生素可治疗流感
4.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
知识点 2 控制传染病的三种途径
5.2018·雅安 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并就地焚毁。以上过程体现了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些措施( )
A.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6.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和研制的青蒿素可有效降低疟疾这一传染病的死亡率。从传染病的预防角度分析,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 )
A.消灭病原体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
7.下列对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将患病孩子送回家治疗——控制传染源
B.按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D.要求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保护易感人群
8.2016年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针对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9.请将下列做法与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措施连线。
A.饮用水消毒
B.教室开窗通风 a.切断传播途径
C.将传染病患者隔离 b.控制传染源
D.接种疫苗 c.保护易感人群
E.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10.某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经医生确诊患了某种病。于是医生马上做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①立即将患者隔离治疗;②为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预防针;③对患者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④在患者住院期间,不让家属去探望。分析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是一种__________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医生所做的措施中①属于______________,②④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
11.晓勤和阿谦去拿橘子吃,发现很多橘子上都长了青霉。而用小保鲜袋分别包装的橘子都没长青霉,他们有了下面的对话,请你补充完整。
阿谦:早几天只有一个橘子上长了一点点青霉,早把它丢掉就好了。
晓勤:这个现象很像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长青霉的橘子就像________,好橘子就像易感人群。
阿谦:青霉就像引起传染病的___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丢掉长青霉的橘子代表控制传染源,用保鲜袋包装新鲜橘子则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晓勤:我们用橘子长青霉现象说明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就是老师说过的_______实验法。
阿谦:青霉的孢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用橘子长青霉的现象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说明细菌性痢疾的传播。
12.法国细菌学家卡默德和介兰自1907年起,经过13年努力发明了卡介苗:把驯化了的结核杆菌,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就会获得对结核病的抵抗力。问:
(1)卡介苗中含有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从预防传染病环节的角度看,上述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
13.2018·义乌模拟 2017年12月份以来,浙江省多地出现流感疫情。诱发该流感的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为了预防该流感病毒,学校对每个教室、餐厅等进行充分清洗、消毒;同时教育大家平时多喝水、注意保暖,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教室、餐厅的清洗、消毒属于______________。
(2)流感具有传染性、________和免疫性等特点。
14.如图B3-2-2所示,肝吸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脏里,受精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内排出,在水中被淡水螺吞食,孵化、发育后进入淡水鱼体内,幼虫最终与没煮熟的鱼一起被吃进人体,进入肝脏发育为成虫。回答下列问题。
/
图B3-2-2
(1)肝吸虫病属于________(填“传染性”或“非传染性”)疾病。
(2)肝吸虫的个体发育从________开始。
(3)螺、鱼可按________________分成两类。
拓| 展| 培| 优
15.据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截止到2013年3月,全球共报告了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622例,其中死亡371例。病例分布于15个国家,其中,我国发现了45例,死亡30例。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这些病例均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
图B3-2-3
材料二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甲型流感病毒的H5N1亚型病毒。这种病毒的形态如图B3-2-3所示。
材料三 据新华网消息,中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疫苗,它们能够有效阻断致命病毒向水禽、家禽及哺乳动物和人类传播。
(1)根据材料二,这种病毒的结构特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
(2)根据材料一判断,在病毒的分类中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填“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
(3)根据材料三可知,通过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的方法进行禽流感预防,这种禽流感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禽流感病毒划分到微生物类,家禽划分到动物。这种归类的方法是按照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划分的。
教师详解详析
1.B [解析]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足癣是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而不是细菌;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2.C
3.D [解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甲同学是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乙属于易感人群;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
4.D [解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因此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
5.B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并就地焚毁属于控制传染源。
6.D [解析] 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疟疾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对疟疾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7.D [解析]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破坏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比如,将患病孩子送回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对教室进行消毒、要求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8.D
9./
[解析]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饮用水消毒、教室开窗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将传染病患者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接种疫苗和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0.(1)传染 传染性、流行性
(2)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11.传染源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模拟
不适合
12.(1)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
(2)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 (1)结核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动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2)接种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环节的角度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3.(1)切断传播途径 (2)流行性
[解析] (1)对教室、餐厅的清洗、消毒,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点。
14.(1)传染性 (2)受精卵 (3)有无脊柱
15.(1)蛋白质 遗传物质 (2)动物
(3)禽流感病毒(病毒) (4)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 病毒利用核酸(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实现其大量繁殖。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病毒叫作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等;禽流感疫苗是人工处理后毒性减弱的禽流感病毒,目的是刺激人体产生抗病毒的抗体;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