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
知识点 1 恶性肿瘤
1.癌症病人的死亡率高,其致死原因是( )
A.癌细胞释放毒素,使人死亡
B.癌细胞本身有毒,使人死亡
C.癌细胞使人体组织停止生长
D.癌细胞分裂并广泛转移侵犯其他组织,病人衰竭而死
2.2018·余杭二模 英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因为在细胞分裂机理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科学家的发现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是它最有可能对人类何种疾病的防治产生重大作用( )
A.心血管病 B.恶性肿瘤 C.传染病 D.遗传病
3.诺贝尔奖获得者Peyton Rous说道:“肿瘤以一种独特可怕的方式毁坏人体,它虽然是人体自身的血肉,却莫名其妙地变得生长旺盛,猖狂掠夺,无法控制。”由此可知肿瘤是一种( )
A.人体自身细胞突变引起的疾病
B.食物中毒引起的后遗症
C.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
D.父母遗传引起的一种疾病
4.有关人士预测:未来家庭都有可能被三大癌症——胃癌、肺癌、肝癌所困扰。研究表明:胃癌与食物有关,肺癌与空气有关,肝癌与水有关。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霉变的大米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可致癌
B.免疫力强的人产生的癌细胞能被自身免疫系统杀死
C.体育锻炼、良好的心态、健康的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D.癌症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有关,而与人体的免疫、遗传、激素水平等无关
知识点 2 冠心病
5.以下不属于“生活方式病”的疾病是( )
A.心血管疾病 B.脑血管疾病
C.恶性肿瘤 D.艾滋病
6.下列有关疾病和病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
A.动脉硬化——糖类物质沉积在动脉壁上
B.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栓塞或发生痉挛
C.心绞痛——心肌暂时性缺血
D.肿瘤——细胞不间断地分裂
知识点 3 糖尿病
7.2016·丽水 糖尿病是一种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非传染性疾病,我国患糖尿病的人数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胰岛素分泌不足
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胰岛素分泌过多
8.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4 h测定血糖浓度,乙为0.14%,甲为0.09%,然后让他们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葡萄糖溶液,并每隔0.5 h测定1次血糖浓度,所得结果如图A3-4-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图A3-4-1
(1)由人的血糖浓度值可推断甲、乙两人中________可能患________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 h内血糖浓度显著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被吸收进入了血液。
(3)饮用葡萄糖溶液1 h后,甲的血糖浓度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葡萄糖被____________后,多余的部分可以在________和________等组织合成________而储存起来,如果还有多余,还可以转化成________。这与内分泌腺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有关。
(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 h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上述病因归结起来都属于( )
A.恶性肿瘤 B.烈性传染病
C.遗传病 D.心血管疾病
10.有研究表明,癌症的成因是细胞在DNA复制时出错导致的,该错误发生在( )
A.细胞要生长时 B.细胞要分化时
C.细胞要分裂时 D.形成受精卵时
11.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如图A3-4-2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不能通过该图获得的结论是( )
/
图A3-4-2
A.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B.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
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
D.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
12.2017·温州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长较快。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的一种状态,它会影响身体健康。
/
图A3-4-3
(1)肥胖会增加患一些其他疾病的风险(如图A3-4-3),图中列举的五种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 g脂肪。打乒乓球时,该同学每小时消耗的脂肪约6 g。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同学通过打乒乓球,约需________h才能消耗完4.5 g脂肪。
(3)据调查,我国3~17岁人群是糖类饮料的高消费群体,过多饮用糖类饮料也会导致肥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90 mg/100 mL,进食后1 h内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130 mg/100 mL,进食后2 h内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90 mg/100 mL,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请你在图中绘出这个人从开始进食到饭后3 h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并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A3-4-4
拓| 展| 培| 优
14.下列对图A3-4-5中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图A3-4-5
A.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
B.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C.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补充大棚氧气
D.图丙曲线表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
教师详解详析
1.D
2.B [解析] 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分裂增生,因此,英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在细胞分裂机理方面的重大发现可能对人类恶性肿瘤的防治产生重大作用。
3.A
4.D [解析] 化学致癌因素是目前导致肿瘤的主要原因,其来源甚广,种类繁多,如霉变的大米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免疫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遏制癌的生长或扩散的目的,提高免疫力的制剂称为免疫增强剂,还有转移因子、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等,因此免疫力强的人产生的癌细胞能被自身免疫系统杀死。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如坚持体育锻炼、健康的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第一位就是吸烟,长期吸烟患肺癌的概率增大。癌症的发生与个体的遗传、免疫有关,是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及生活习惯等诸多后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5.D
6.A [解析] 动脉硬化的病因是脂肪类物质沉积在动脉壁上;心肌梗死的病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 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正常细胞癌变后,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肿瘤。
7.B
8.(1)乙 糖尿
(2)葡萄糖
(3)氧化分解 肝脏 肌肉 糖元 脂肪
胰岛素
(4)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
9.D 10.C
11.A [解析] 从题图分析,癌细胞无论在有无血清环境下增殖速率均大于正常细胞。
12.(1)糖尿病
(2)0.75
(3)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解析] (1)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血糖过高,因此最容易引起糖尿病。(2)消耗完4.5 g脂肪的时间t==0.75 h。(3)过多饮用糖类饮料也会导致肥胖,其原因是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13.进食后1 h内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是因为人体对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进食后2 h内血糖含量下降到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氧化分解等使血糖含量下降
/
[解析] 胰岛素是人体内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正常人在饮食以后,将食物消化分解产生的大量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中,导致血糖含量升高,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并维持在正常范围。
14.B [解析] 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肾脏在形成尿液的同时也需要血液运来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物质的变化是氧气、营养物质、尿素减少,二氧化碳等废物增多。图乙是人在饭后刚摄取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段),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类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CD段),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图丙大棚内CO2的浓度变化取决于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当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的吸收量时,棚内CO2的含量升高,反之CO2的含量降低。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该棚内的CO2呈现以24 h为周期的变化,每天日出前(7时左右),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积累在棚内,使CO2达到最高值。在a点,此时的CO2的浓度最低,所以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补充大棚内的CO2,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图丙曲线表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趋于平衡,而不是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