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0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0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3 21:4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
1.作者简介。
蔡年迟、蒲海洋,《人民海军报》记者。
2.背景透视。
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并第一时间发回报社,报社第一时间安排上版,在一版以文配图的形式,进行了突出处理。
稿件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了转载。读者认为,此稿抓住了舰载战斗机上舰中最精彩、最关键的一环,回答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是一篇集新闻和史实于一体的佳品,又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精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稿件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得的精品佳作。
3.题目解说。
着(zhuó),这里指飞机降落,具体指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着舰是战机降落在航母上的过程。题目写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给人带来的震撼,表现出事件的重大意义。“着”“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画面感强烈,吸引力强。
4.知识拓展。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
(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
(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4)从表达方式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以叙述为主,但可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 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5)从人称上看消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通讯则是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各取所需。
5.给加点字注音。
澎湃( ) 桅杆( ) 凛冽( )
浩瀚( ) 娴熟( ) 默契( )
咆哮( ) 镌刻( ) 殚精竭虑( )
6.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镌刻: [
(2)一丝不苟:
(3)惊心动魄:
(4)白手起家:
(5)殚精竭虑:
参考答案
重点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本文抓住歼-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2.围绕歼-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
依次记叙了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等内容。
3.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
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在着舰过程中的状态,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4.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危险性的难题;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
5.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作品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6.本文作者能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你觉得作品的成功之处在哪儿?
①很有价值感,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能够反映时代主题、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此稿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的文字记录,在历史的坐标中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新闻价值不言而喻。
②很有层次感。ɑ叙事完整,铺排有序。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c文风平实,脉络直观。
③很有现场感,ɑ标题“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b开头“海风呼啸”“斩浪前行”“军旗迎风招展”等句子、词语一下子把整体布好了局。c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现场。d“咆哮声”“一转弯”“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等一系列紧凑的动作描写,把读者的眼睛死死地吸引在着舰过程中。
④很有美觉感,ɑ动态美,对海天环境的全景描写,具有宏观上的壮美;对着舰细微动作的描写具备了微观的细节之美。b情感美,“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字里行间,展现出了官兵的家国情怀。c语言美。文中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着(zháo)陆 凛(lǐn)冽
B.默契(qì) 殚(dān)精竭虑
C.镌(juān)刻 桅(wéi)杆
D.娴(xián)熟 浩瀚(hàn)
2.填上合适的词语。
(1)(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2)(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安顺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龙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
密不可分的。
B.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
谓处心积虑。
D.今年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
可以火中取栗。
能力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航空母舰
①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战争武器,为海军飞机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舰艇。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应用。二战中后期,美国正是依靠强大的航母作战群最终赢得了制海权。
②现代航空母舰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它在许多方面有着严格、精深的技术要求。其中,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就是它的核心技术之一。
③一般情况下,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的方式可分为三种。
④第一种是蒸汽弹射起飞。起飞时,飞机的前轮被挂在起飞装置中,就好像将飞机放在拉满弦的弓箭上。飞行员在得到起飞许可后加足马力,同时用刹车防止飞机移动。在他得到起飞信号的同时要放开刹车,再借助弹射装置的启动,将飞机弹出跑道。
⑤第二种是拖索式弹射起飞。起飞时,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但这种弹射方式比较陈旧,使用这种方式的航母较少。
⑥第三种是斜板滑跳起飞,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采用这种方式的航空母舰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飞机在起飞时以自己的动力经由跳台的协助“跳”上空中,升空的那一刻就好像滑板运动员冲出U形赛道的瞬间。
⑦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比起飞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这不仅需要飞行员有高超的飞行技术,而且对甲板设施的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舰载机的降落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归航的飞机要围绕母舰飞行,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几乎失速的程度。飞行员放下起落架、襟翼与空气减速板,并将捕捉钩伸出,同时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甲板上的指挥员不断地告诉飞行员,飞机离最佳情况的偏差是多少;航空母舰上的灯光提示飞行员,下降时的角度是否正确。
⑧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后部有四条拦截索;拦截索是由液压系统制动的,它可以在两秒钟和50米内使飞机停下来。飞行员必须让飞机的捕捉钩挂上其中一条,在最佳情况下捕捉钩应该挂上第三条;假如挂上前两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挂上最后一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陡;着陆时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可以保证捕捉钩钩住其中的一条拦截索。同时他必须将发动机开到最大,这样假如飞机没有挂上拦截索,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加速离开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线。成功降落后,飞行员会依照甲板上地勤人员的指示将发动机的推力降低到慢档并且离开降落区。
⑨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技术的解决,把舰艇与战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使得航空母舰在现代军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概括选文主要说明内容。(15字以内)
2.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拦截索能够在约两秒钟和五十米距离内使飞机停下来。
B.舰载机的起降技术是航空母舰的核心技术。
C.在舰载机降落的过程中,舰上指挥员的作用不容忽视。
D.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比降落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
3.请根据选文内容按顺序补全飞行员的操作过程。
①驾驶飞机围绕母舰飞行,降低飞行高度与速度。

③接受甲板指挥员信息,不断调整偏差,确认角度。

⑤按指示,将发动机的推力降低到慢档,并离开降落区。
4.对本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采用了逻辑说明顺序。
B.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简明、周密、准确地说明了航空母舰的本质特征。
C.舰载机采用“斜板滑跳起飞”方式的好处是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简便易行。
D.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几乎”不能删掉,其准确地说明了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接近失速的程
度,而不是降低到完全失速的程度。
真题练习
【2019年中考四川南充卷】综合性学习
初三某班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拟写主题。请围绕“微笑面对生活”结合语境,补全下面主题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有乐总需放歌。
(2)活动二:设计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①办专题板报 ②写话题作文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畅谈感悟。面对挫折.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
1.A
【解析】A项,“着陆”的“着”应读“zhuó”。
2.(1)白手起家
(2)殚精竭虑
(3)浩瀚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联系语境识记常见词语的含义,遇到不认识的词语要勤查字典,弄清弄会。
3.D
【解析】A项,“夏日的龙宫是……好季节”搭配不当,应将“好季节”改为“好地方”。B项,两面失衡。可删去“能否”。C项,成分残缺,“提供”缺宾语,应在“个性化”后面加“服务”。
4.A
1.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
【解析】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航空母舰舰载机”,而“舰载机的升降技术”是航空母舰的核心技术之一。文章3—6小节讲的是舰载机的起飞;文章7—8小节讲的是舰载机的降落。所以,本文的主要说明内容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
2.C
【解析】A.文章说的是“拦截索是由液压系统制动的,它可以在两秒钟和50米内使飞机停下来”,数据是准确的,而不是大约的;B.文章第2段中说“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就是它的核心技术之一”;D.文章第7段中说“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比起飞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
3.②放下降落装置,伸出捕捉钩,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
④捕捉拦截索,同时将发动机开到最大。
【解析】文章的7—8两小节讲的是舰载机的降落。舰载机的降落过程通常是这样的:驾驶飞机围绕母舰飞行,降低飞行高度与速度——放下降落装置,伸出捕捉钩,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接受甲板指挥员信息,不断调整偏差,确认角度——按指示,将发动机的推力降低到慢档,并离开降落区。
4.B
【解析】B.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周密、准确地说明了航空母舰的本质特征。

(1)生活很美记得微笑
(2)③讲励志故事 ④开展辩论赛、谈生活感悟(切合主题,其他形式也可)
(3)在人的一生中,难免遇到挫折打击,我们应把失败看作成功的垫脚石。微笑面对生活,这样我们就会树立信心,迎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