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1)概念:人体内以______为基础的液体。水(2)组成:____________(约占 2/3)、____________(约占 1/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2.细胞外液的组成:(1)血浆——____________直接生活的环境。血细胞(2)组织液:
①概念:存在于____________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组织细胞②作用: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组织细胞(3)淋巴:
①概念:小部分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组织液被___________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毛细淋巴管②作用: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4)三者间的关系:淋巴图 1-1-1组织液3.内环境:细胞外液 (1)概念: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
(2)作用: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探究与学习] 图 1-1-2 中的①、②、③和 A 液、B 液、C
液分别代表什么?
图 1-1-2
提示:①、②、③分别代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
细胞;A 液、B 液、C 液分别代表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无机盐气体 注: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_______、
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和含量的异同点:(1)相同点:三者的__________、含量相近。成分(2)最主要差别:血浆中的__________含量较多,组织液和淋巴的则很少。蛋白质3.细胞外液的本质:一种____________,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盐溶液 [探究与学习] 血红蛋白、汗液、尿液等属于内环境成分
吗?为什么?
提示:不属于。血红蛋白在细胞内,汗液是由汗腺细胞分
泌到体外的,尿液存在于与外界相通的管道内,均不属于内环
境。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1.渗透压:溶质微粒(1)概念:指溶液中_____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无机盐(主要为Na+、Cl-)的含量有关。蛋白质Na+、Cl-(3)在 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 kPa。
(4)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____。2.酸碱度:7.35~7.45(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__________。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左右(人体)。37 ℃ [探究与学习] 人的血浆渗透压为什么要等于细胞内液的
渗透压?
提示: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若细胞内液与细
胞外液浓度不同,会发生细胞失水或吸水,只有维持细胞内液
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细胞直接与____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
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内环境2.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_____的参与。系统[探究与学习] 与内环境物质交换关系最密切的四大系统是( )
A.消化、呼吸、神经、内分泌
B.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C.循环、泌尿、消化、神经
D.呼吸、内分泌、循环、运动
[答案]B内环境中的细胞及内环境成分的比较1.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2.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内环境成分的判断(1)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的一切物质。
(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管腔和管道内的液体,如消化道、尿液等。②只能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血红蛋白、载体等。【例 1】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C.①③ 名师点拨:根据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壁细
胞内邻血浆,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毛细淋
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答案:C【变式训练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解析]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管道跟外界环境直接相
通,都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C②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1)变化的原因:(2)决定因素: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3)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
体液的酸碱平衡。3.温度:(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人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温度也是 37 ℃左右。(2)不同人的体温比较: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特点①相对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波动。②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生理盐水(0.9%的 NaCl 溶液)的渗透压。【例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pH 为 7.35~7.45
B.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C.男性平均体温比女性高
D.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低于 37 ℃
名师点拨:血浆的渗透压等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男性平
均体温比女性低;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
答案:A【变式训练 2】血浆渗透压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正负离子浓度
B.蛋白质分子的数量
C.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等的含量
有关,与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答案]CD.Na+的数量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关系1.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各器官、系统参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如图 1-1-3 所示:图 1-1-3(1)物质交换:①营养的进入:食物→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循环系统的运输→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细胞。②代谢废物的排出:代谢废物→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泌尿系统和皮肤→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2)气体交换:①O2 的吸入:空气中的 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运输→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细胞。②CO2 的排出:与 O2 的吸入途径正好相反。注: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有关物质进入细胞需经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①确定具体的运输途径。②切记由单层细胞组成的结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和肺泡壁。③经过单层细胞要经过 2 次细胞膜。【例 3】 下图 1-1-4 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 1-1-4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红细胞中的 O2 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 4 层生物膜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
交换 名师点拨:图中①、②、③依次需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
统和泌尿系统;O2 进入组织细胞要穿过红细胞膜(1 层生物膜)、
毛细血管壁(1 层细胞两层生物膜)和 1 层组织细胞膜(1 层生物
膜),至少 4 层。答案:C【变式训练 3】大气中的 O2 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至少)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3 层
C.6 层B.5 层
D.10 层 [解析]至少要穿过肺泡壁(1 层细胞两层生物膜)、毛细血管
壁(1 层细胞两层生物膜)和红细胞膜。共 5 层生物膜,即10 层
磷脂分子。
[答案]D【拓展过程】本节内容:内环境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课题延伸:细胞外液中无机盐的浓度对于维持细胞形态的影响。↓实例应用:血浆中无机盐浓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典例】 现有三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生理
盐水、10%的 NaCl 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往这三支试管中滴入 1
滴活鸡血细胞液,处理之后制作临时装片,下面有关观察现象及说明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因为生理盐水中含有 NaCl,
浓度高
B.10%的 NaCl 溶液浓度高,所以细胞吸水
C.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涨破,因为蒸馏水的渗透压比红细
胞的低
D.不能观察到红细胞,因为每个装片中的红细胞都已经
破裂了 解答提示:①生理盐水为红细胞的等渗溶液——红细胞保
持正常形态;②10% NaCl 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皱缩;③蒸馏水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破裂。答案:C1.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A
CB
D[答案]C2.下列各项中,均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血液、血浆和氨基酸
B.血细胞、血红蛋白
C.核酸、载体和淋巴
D.血浆、O2 和葡萄糖
[解析]血液除了血浆,还有血细胞,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
血红蛋白和核酸是细胞中的成分;载体在细胞膜上,不属于内
环境。
[答案]D3.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会出现组织水肿。下列对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的
B.血浆的水分子大量进入组织液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能改善该情况
[答案]C4.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如图 1-1-5 所示,指出图 )
图 1-1-5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A.①血浆
C.③水B.②组织液
D.④红细胞 [解析]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正
常情况下红细胞不能出血管,图中④箭头表示是错误的。组织
液和血浆可互相渗透,组织液中的水分可渗透进入淋巴,图示
①、②和③箭头表示是正确的。[答案]D 5.(双选)图 1-1-6 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
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的 4 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
和淋巴
B.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需通过
肺泡壁即可完成
C.Ⅰ表示呼吸系统,细胞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通过Ⅲ、Ⅳ排出体外图 1-1-6 D.与内环境物质交换有密切关系的系统有消化、呼吸、
循环、泌尿等系统 [解析]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浆;内环境与Ⅰ交
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Ⅰ能为内环境提供 O2
和排出CO2,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Ⅲ是泌尿系统,Ⅳ是皮肤。[答案]AB 6.完成细胞外液各组成成分之间及与细胞内液的关系图
1-1-7。
图 1-1-7[答案]①组织液②血浆③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