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短文二篇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短文二篇课件(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4 20: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
短文二篇1. 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 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4. 感悟作者的胸怀,学习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课时目标学情
诊断 情境导入学情
诊断 情境导入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世称陶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学情
诊断 作者简介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慰勉。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作者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学情
诊断 背景介绍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全、都。
歇:消散。
夕日:夕阳。学情
诊断 积累字词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鳞,指代鱼。
奇:指奇山异水。
谈:赞叹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学情
诊断 积累字词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译文: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原文: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译文: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自主探究疏通文意 古今异义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古义:坠落 今义:萎靡自主探究疏通文意 一词多义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与“界”合用,“欲界”指人间)(将要)自主探究疏通文意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自从)自主探究疏通文意五色交辉 词类活用自主探究感受文本第一部分(第1句):总领全文,点明从古至今山水美景人人喜爱。 短文的结构是怎样的?第二部分(第2~5句):具体描写山川秀美的景色。第三部分(第6、7句):写作者的感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通过分析景物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结尾“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夕日欲颓( ) 能与( )其奇者检测小结 生字注音tuíyù检测小结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四时俱备晓雾将歇与其奇者夕日欲颓检测小结 按要求填空“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山水之美,传达出自己 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
流露于笔端。归隐林泉、与自然相融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课时小结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卒后追谥“文忠”,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散文家、词人、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齐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学情
诊断 作者简介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豁达洒脱,乐观积极,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学情
诊断 背景介绍学情
诊断 积累字词相与:共同,一起。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大概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学情
诊断 积累字词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译文: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译文:
(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自主探究疏通文意 古今异义自主探究疏通文意自主探究疏通文意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散步。自主探究疏通文意 一词多义音yǔ,和,跟。音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苏轼交友甚广,为什么那夜偏偏要找张怀民一起赏月?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他们的“闲”?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什么感情?与其奇者
但少闲人
月色入户检测小结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只,只是门(1)实 是 欲 界 之 仙 都
(2)念 无 与 为 乐 者
(3)相 与 步 于 中 庭检测小结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课时小结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谢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