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5.2 函数(共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5.2 函数(共2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5 16:51:23

文档简介

第5章 一次函数
5.2 函数(第1课时)
课堂笔记
1. 函数: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设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____________,y都有____________确定的____________,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____________.
2. 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函数值:对于自变量x取的一个值,函数y的对应值称为____________值.
分层训练
A组 基础训练
1. 有一种圆珠笔,每盒12支,售价为24元,圆珠笔的售价y元与圆珠笔的支数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y=12x B. y=24x
C. y=x D. y=2x
2. 已知变量x,y满足下面的关系:
x

-3
-2
-1
1
2
3

y

1
1.5
3
-3
-1.5
-1

则x,y之间用函数表达式表示为( )
3. 下列各关系式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
A. y=(x≥0) B. y=(x≤0)
C. y=±(x≥0) D. y=-(x≥0)
4. (南宁中考)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5. (衡阳中考)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的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 小明看报用时8分钟
B. 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200米
C. 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米
D. 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分钟
6. 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24km,小亮8:0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8:30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姥姥家.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程s(km)与北京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得到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km/h
B. 妈妈比小亮提前0.5h到达姥姥家
C. 妈妈在距家12km处追上小亮
D. 9:30妈妈追上小亮
7. 已知△ABC的底边BC上的高线为4cm,当BC的长改变时,三角形的面积也将改变.
(1)若△ABC的底边BC的长为x(cm),则△ABC的面积y(cm2)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
(2)当底边长从10cm变化到3cm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________变化到____________.
8. 下图表示某市2018年6月份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观察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____℃;
(2)这天共有____________个小时的气温在31℃以上;
(3)这天在____________时到____________时气温一直在上升.
9. 当x=2和x=-3时,分别求出下列函数中对应的函数值:
(1)y=-x2+3x-2; (2)y=.
10. 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
填表:
x
1
3
-4
0
101
y
显示的数y是输入的数x的函数吗?为什么?
11. 如图是小明放学骑自行车回家的折线图,其中t表示时间,s表示离开学校的路程.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折线图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路程s可以看成时间t的函数吗?
(2)求当t=5分钟时的函数值;
(3)当10≤t≤15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4)学校离小明家多远?小明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共用了多少分钟?
B组 自主提高
12. 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中y与x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函数关系,乙图中y与x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函数关系.
13. (台州中考)图1中的摩天轮可抽象成一个圆,圆上一点离地面的高度y(m)与旋转时间x(min)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根据图2填表:
x(min)
0
3
6
8
12

y(m)

(2)变量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3)根据图中的信息,请写出摩天轮的直径.
C组 综合运用
14. 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m,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s,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乙出发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a,b,c的值.

参考答案
【课堂笔记】
1. 值 唯一 值 自变量
2. 解析法 列表法 图象法
3. 函数
【分层训练】
1—5. DCCDA 6. D
7. (1)y=2x (2)20cm2 6cm2
8. (1)37 (2)9 (3)3 15
9. (1)x=2时,y=0,x=-3时,y=-20.
(2)x=2时,y=4,x=-3时,y=0.25.
10. 7 11 -3 5 207 显示的y是x的函数,因为取任意的x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符合函数关系式y=2x+5,故y是x的函数.
11. (1)这个折线图反映了小明骑车回家所用时间t(min)与离开学校的路程s(km)之间的关系. 因为每一个确定的t的值,s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路程s可以看成时间t的函数;
(2)由图象知,当t=5min时,s=1km;
(3)当10≤t≤15时,对应的函数值是2km,它的实际意义是小明骑了10min,在离学校2km处停留了5min;
(4)学校离小明家3.5km,小明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共用了20min.
12. 是 不是
13. (1)5 70 5 54 5
(2)是函数. 由图象可知,变量y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对于每一个x,按照图象,都有唯一的变量y与之相对应,符合函数的定义.
(3)d=70-5=65m
14. 当t=0时(即乙出发时),甲、乙相距8m,说明甲跑8m用了2s,则甲的速度为=4(m/s). 由图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且当t=100时,甲、乙两人距离最远,说明乙跑500m用了100s,则乙的速度为=5(m/s).当t=a(s)时,甲、乙两人的距离为0m,说明乙追上了甲,则有(5-4)a=8,解得a=8. 当乙出发100s,即甲出发(100+2)s时,甲、乙两人的距离为b(m),故b=5×100-4×(100+2)=92. 当t=c(s)时,甲、乙两人的距离为0m,说明甲跑到了终点,故c=-2=123.
5.2 函数(第2课时)
课堂笔记
1. 求函数表达式:可以先得到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式,然后解出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函数表达式.
2.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从两个方面考虑:①代数式要有意义;②符合实际意义.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应符合实际意义,如有时自变量不能取负值,有时自变量只能取自然数等.
分层训练
A组 基础训练
1. (黄冈中考)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x>0 B. x≥-4
C. x≥-4且x≠0 D. x>0且x≠-4
2. 一根弹簧原长12cm,它所挂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10kg,并且挂重1kg就伸长1.5cm,则挂重后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y=1.5(x+12)(0≤x≤10)
B. y=1.5x+12(0≤x≤10)
C. y=1.5x+12(x≥0)
D. y=1.5(x-12)(0≤x≤10)
3. 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个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 )
A. y=x+2 B. y=x2+2
C. y= D. y=
4. 打开某洗衣机开关,在洗涤衣服时,洗衣服经历了进水、清洗、排水的过程.其中进水、清洗、排水时洗衣机中的水量y(L)与时间t(min)之间满足函数关系,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0<t<2 B. 2<t<19 C. 0≤t≤17 D. 0≤t≤19
5. 按照如图的程序,当x=5时,输出的结果y=____________.
6. 三角形三边长为3cm,4cm,xcm,则三角形的周长y(cm)与x(cm)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7.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它的各边减少xcm后,得到的新正方形周长为y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8. 某种报纸的单价为a元/份,则购买报纸的总价y(元)与购买报纸的份数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9. 如图,每个图形都是由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图案的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n(n≥2)个棋子,设每个图案的棋子总数为S,则S与n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求下列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y=; (2)y=;
(3)y=; (4)y=-.
11. 将长为20cm,宽为8cm的长方形白纸,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粘合起来,粘合部分的宽为3cm.
(1)根据题意,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白纸张数x(张)
1
2
3
4
5

纸条总长度y(cm)
20
54
71

(2)直接写出y与x的关系式:____________;
(3)要使粘合后的长方形总面积为1656cm2,则需用多少张这样的白纸?
12. 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2,底边BC长为y,腰AB长为x,求
(1)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腰长AB=5时,求底边BC的长.
B组 自主提高
13. (眉山中考)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和n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
m
1
2
3
4
n
0.01
2.9
8.03
15.1
则m与n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关系式中的( )
A. n=2m B. n=m2-1
C. n=3m-3 D. n=m+1
14. 如图,△ABC中,∠C=90°,AC=6,BC=8,设P为BC上任意一点(点P不与点B,C重合),且CP=x,设△APB的面积为S.
(1)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5. “五四”青年节,王老师组织八年级(二)班同学一起春游.已知某风景区集体门票的收费标准是20人以内(含20人),每人25元,超过20人,超过部分每人10元.
(1)写出应收门票费y(元)与游览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利用(1)中函数表达式计算,全班54名学生去该景区游览时,为购门票共花了多少元?
C组 综合运用
16. 某工厂生产某种零件,每个零件的成本为40元,出厂单价定为60元,该厂为鼓励销售商订购,决定当一次订购量超过100个时,每多订购一个,订购的全部零件的出厂单价就降低0.02元,但实际出厂单价不能低于51元.
(1)当一次订购量为多少时,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恰为51元;
(2)设一次订购量为x个,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为P元,写出P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3)当某销售商一次订购500个零件时,该厂获得的利润是多少?如果订购1000个,利润又是多少?(工厂售出一个零件的利润=实际出厂单价-成本)
参考答案
【分层训练】
1—4. CBCD
5. 0
6. y=7+x(17. y=20-4x 08. y=ax 自然数
9. S=4n-4 n为整数且n≥2
10. (1)x≠-1 (2)x可取任意实数
(3)x≠1且x≠-2 (4)x≥0
11. (1)37 88 (2)y=17x+3
(3)1656÷8=207(cm),当y=207时,17x+3=207,解得:x=12,所以,需要12张这样的白纸.
12. (1)y=12-2x (2)313. B
14. (1)S=24-3x (2)015. (1)y=
(2)当x=54>20时,y=500+10×(54-20)=840(元).所以54名学生去该景区游览时,为购门票共花了840元.
16. (1)设订购x个,单价为51元. 60-(x-100)×0.02=51,∴x=550.
(2)当0<x≤100,P=60;当100<x≤550,P=60-(x-100)×0.02=62-0.02x;当x>550,P=51.
(3)订购500个零件,利润为500×[(62-0.02×500)-40]=6000(元);订购1000个零件,利润为1000×(51-40)=1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