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题名称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师姓名
杨璐萍
学生年级
高二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考试大纲描述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通过对数据、曲线、图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绍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引导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的了解,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本节的能力目标也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这一探究活动得到体现,此项探究活动能够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及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是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领悟预实验意义的良好载体
学生分析
高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较活跃。在初中阶段已初步了解过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在上节课《生长素的发现》中系统的学习过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但对于探究的目的性、过程和结论形成缺乏系统的思考,因此在探究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细化各步骤的问题,尤其是与实验的引入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重点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难点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3分钟)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大屏幕展示向光生长的植物。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请大家回想一下,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
学生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初中有关知识,导入新课。
思
(8分钟)
提示:请同学们再看这幅图片,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的曲线图及问题探讨。)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mol/L,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___。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的浓度为10-10mol/L至10-1mol/L,对植物各器官的作用来看,总的情况是_____。
(6)曲线BD段(对茎来说)表示__________
提问:从刚才的问题探讨中,你可以总结出哪些规律吗?
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一棵豆苗水平放在松软的地面上,它会怎样生长?
教师肯定学生的答案,并投影图片
为什么会那样生长?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阅读课本,思考如下问题:
(1)该探究实验可提出什么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比较简便的是_______法和________法。
(3)在正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有什么好处?这个实验有没有必要做预实验?为什么?
(4)在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以导学提纲为学习路线图,自学教材,勾画圈点、分析归纳,并做好记录,以带入讨论环节。
通过导学提纲,
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议
(5分钟)
根据刚才我们分析得到的结论,同学们再思考下面的问题:
现在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常常用到除草剂,除草剂的原理是什么?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插地瓜秧时为什么保留侧芽和幼叶?
拓展:为提高插条的成活率,可采取什么措施处理插条?
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外还有哪些作用?
学生完成导学提纲分层题目后,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先对学、群学,交流学习中的收获,讨论并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初步统一答案和结论。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教材,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并学以致用,进行迁移。
展
(6分钟)
选取代表小组进行展示,认真聆听并记录展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激情展示,不仅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学习心得,将小组共性的学习困惑提交班级共同讨论
培养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交流和表达能力。
评
(12分钟)
由于受重力作用,生长素在幼苗的近地面一侧分布较多,对于茎来说生长素浓度高的一侧生长快,于是茎就背离地面生长;对于根来说,生长素浓度低的一侧生长快,高的一侧生长慢,甚至被抑制,于是表现为向地生长。从这里可看出,生长素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即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根据老师的讲解认真归纳总结,如果刚刚自学、讨论过程中有错误的观点及时改正。将本节知识系统化。
点评精讲、归纳提升。
检
(5分钟)
安排适量的当堂检测。
11.农业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
A、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
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D、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2.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 )
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 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
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3.飞行于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里,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和茎生长的方向是 (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4.图中A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不同器官的生长关系。将已长出幼根和幼芽的豌豆种子置于水平状态(图B中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
?
(1)图B中的生长素大部分分布在靠地侧是由于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豌豆幼芽继续生长的方向是_______,而幼根则________。
(3)由图A可知,幼芽与幼根对生长素的反映的灵敏度不同。根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度_______。10-10mol·L-1的生长素_______根的生长;________mol·L-1的生长素________根的生长,却强烈地__________芽的生长。
(4)由分析可知,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____;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____;生长素具有_________性,在一定________内能促进生长,当浓度___________时,可由促进生长转变为__________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在教师安排下进行当堂教学效果的检测,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深化。
巩固、深化本节课学习的新知,对知识总结梳理。
教学反思
教学后完成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
合格[ ] 不合格[ ]
教研组长(签字):
检 查 日 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