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案: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案: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10 16:0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学习重、难点】
重点难点: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学情分析】
要求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来了解种群并体会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自主学习】
一、回顾旧知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概念: 与它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 及其 的总和。
基础感知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流动的含义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 、 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输入
生产者通过 把太阳能转化为 ,固定在 中。
(2)过程图解
(3)每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去向分析(以第一营养级为例)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 的。
原因: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 ,也不能 。
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 。
(1)原因: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2)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级到高级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帮助人们 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 的利用。
2.帮助人们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 的部分。
问题探究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
1.能量流动过程分析
由上图分析可知:
(1)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太阳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4)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以第二营养级为例分析能量的分流:
2.能量形式的转化
太阳能或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特别提醒】 (1)动物的摄入量不等于同化量,关系为: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某一营养级的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量,而应是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基础知识拓展与迁移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与相关计算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3.能量传递效率:10%~20%,即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 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计算方法为:能量传递效率=×100%。
【提问展示问题预设】1.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归宿在哪里?
2.“桑基鱼塘”是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吗?
【小组讨论】生态金字塔的类型
不同的生态金字塔能形象地说明营养级与能量、生物量、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
类型
项目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形状
特点
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有时会出现倒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象征含义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生物个体数量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每一阶含义
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量
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总生物量
【特别提醒】 (1)根据能量流动的递减性原则,在建立与人类相关的食物链时,应尽量缩短食物链。
(2)能量金字塔的形状永远是正金字塔形,数量金字塔有可能倒置。
【当堂检测】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的理解有误的是 (  )
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
B.该图中C所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B摄入的能量即为B的同化量
D.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D所含能量之和
3.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
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D.流入到狐狸体内
整理内化
课堂小结 2.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