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
空气的性质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计划课时:1课时
实施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1、 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 能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
3、 能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
4、 在生活中,生活中,人们是如何根据空气的性质让空气为人类服务的?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认识空气的性质。
2、教学难点是探究压缩空气的性质。
教学产出
1、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通过实验认识空气的性质。
2人们是如何根据空气的性质让空气为人类服务。
教学材料
水槽、注射器、塑料保鲜袋、透明玻璃杯、纸、空饮料瓶、气球;皮球、扇子、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赏识评价
一、猜一猜。
1、倾听,猜谜语。
2按规则玩游戏。谈感受。
教师说谜语。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玩游戏。明确游戏规则。
对所思所想进行赏识。
二、找一找
1、学生凭感觉找空气。
2、利用老师给的器材找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
空气在哪里?请找一找。
发放小实验器材。
对动手动脑能力进行赏识。
三、做一做
(一)明确实验要求。
(二)、安老师的要求逐一做实验。证明空气的性质。
1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放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
3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4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合作探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5比较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一)展示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中一定注意安全,轻放器材。
2、实验在组长带领下进行,组员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
3、记录员把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卡上。
(二)、通过实验,探寻空气的性质。
1实验一: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
2实验二:气球能吹大吗?
3实验三:气球有没有变化。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4实验四:小组合作:探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5实验五:比较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
?对观察、归纳、表述能力进行赏识。
四想一想
1、小组合作交流,谈所见所闻。
2学生观看课件。
3、学生谈谈学习收获。
1在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空气的为人类服务的。
2教师出示课件。
3、让学生谈收获。
五 总 结
1、倾听。
2、倾听。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预习热空气冷空气。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空气的性质
没有颜色 没有形状 没有味道
占据空间 有质量 流动性 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