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0 12: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是位于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第4课的内容。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健康饮食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此外,由于环境污染和加工食品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怎样选择食品和注重吃的安全,已成为健康饮食的重要内容。本单元建构重视联系自己的饮食状况和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本课的重点放在调查食物特别是加工食品的安全性上。本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吃什么》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第二课《怎样搭配食物》意识到营养均衡,合理搭配才能健康成长;第三课《食物的消化》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保健。了解了一定的饮食健康知识的基础上,本课进一步探索食品安全的问题。本课的设计意图是带领孩子们调查加工食品里添加了什么,关注色素等添加剂是否安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思考吃什么和怎么吃 ,用吃的学问指导自己健康饮食。加工食品不安全,天然食物是否安全?引导孩子关注环境污染,以此来关注食品安全中的科学。?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健康饮食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由于加工食品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小学生比较喜欢加工食品,又对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缺少了解,少数学生懂得选择食品和注重吃的安全。学生对食品包装袋上的标识有所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放在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上。学习本课前,他们已经具有食物的营养、合理搭配、消化器官的保健和一定的饮食健康生活相关知识,他们还具有进行分类的能力、实验能力、利用阅读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信息能力及运用信息技术和电子白板的能力。
学生从三年级学习科学,已经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他们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实验探究——收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他们能分工合作,在“做中学”中探究我们的食物安全。
三、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四、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加工食品、什么是天然食品。
2、知道过多摄入食品添加剂过量有损健康。
3、能够识别常见食品属于加工食品还是天然食品;
4、能够识别加工食品包装袋上添加剂的安全范围标志;
4、知道怎样做到安全饮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六、教学预案
(一)认识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学习给食物分类的另一种方法
1、谈话导入:食物除了可以按照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分类外,还可以根据其生产方式分类。请把电子白板上的这些食物分成两大类。
学生到电子白板前进行拖动图片分类,交流“天然食品”与“加工食品”的区别。师随机板书:天然食品 加工食品
活动:识别常见食品属于加工食品还是天然食品。
4、小结:课件出示“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加工食品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方便人们长期保存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经过初级加工的,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食物的种类多,我们到底该吃什么食物安全?怎样吃才安全?板书: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设计理念:通过分类活动,学生初步认识天然食品与加工食品的主要区别,培养分类能力,建构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科学概念,引入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本环节发展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科学核心素养。)
(二)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加工食品
1、了解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
谈话: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什么?你能想个办法把这些颜色提取出来吗?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各小组汇报。
(3)观看“天然色素和人造色素在舌头上残留实验”视频。
( 4 )天然色素与人造色素的安全性。
(5)小结:食用色素是一种调节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外观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
(设计理念:认识加工食品中的色素,知道加工食品中除食物外还加入了其他的成分,引出食品添加剂的话题。教材以人造食用色素作为认识食物添加剂的切入点,通过提取加工食品中的天然色素和人造色素,比较饮料残留在舌头上的颜色,引导学生认识色素是一种添加剂,初步了解区分天然色素与人造色素的简易方法。本环节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态度。)
调查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了解它的作用与危害
(1)白板课件出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加工食品包装袋,引导学生认识包装袋上的质量安全标志、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及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范围标志。
(2)学生分组对食品包装袋上食品添加剂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3)观看食品中的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视频。
(4)学生交流与讨论:分析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应该怎样对待加工食品?
小结:看来,加工食品还真的离不开食品添加剂。虽然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必不可少,但它在食品中添加的量很少,在合理含量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超出范围和用量即为非法添加,将造成巨大危害。
(设计理念:学生课前收集材料,其实是科学课堂的一种延伸,学生经历“课前调查食物、收集资料,课上学生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探讨交流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一个科学调查研究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利弊,帮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中某些的具体问题联系紧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性问题,促使他们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具有实际锻炼的意义。本环节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和价值观。)
总结拓展
(1)问题: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谈话:食物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加工食品究竟安全吗?那么,天然食品就一定安全吗?课后大家可以先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研究。
(设计理念: 通过课后作业布置,使科学课堂延伸课后,让学生开展食品调查的实践活动,继续进行探究“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七、板书设计


八、实验记录表
按照食物的生产方式,把这些食物分成两类
注意:食物卡片用固体胶贴好。
加工食品包装袋调查记录表
第 小组

添 加 物 质
食 品 名 称
色素(红曲米、胭脂红、日落黄)
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钠、亚硝酸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
甜味剂(果葡糖浆、白砂糖、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甘草等)
酸度调节剂(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磷酸等)
香料(八角、茴香、花椒等)
膨松剂
增稠剂
其他(不属于食品本身的物质)
注意:对照配料表,如有的物质就在格子内打“√”,有一项就要打一个“√”,没有就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