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
3.能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
4.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了解并关注压缩空气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
5.能做简单的压缩空气探究性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评价任务
1.证明空气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空气的多种性质。
3.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
4.会压缩空气,探究压缩空气的特点。
教学准备
注射器、水槽、水、塑料袋、透明的杯子、空塑料瓶、纸团、纸杯、气球、充气筒、空瓶子、木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证明空气的存在
1.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学生回答:空气。
3.谈话:不错,谜底是空气。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儿有空气呢?
4.提问:(出示活塞向外拉出一部分的注射器)这只注射器里有空气吗?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证明呢?
5.请一位学生演示实验方法。
6.提问:谁有办法用这只塑料袋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7.学生演示并说明。
8.小结: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借其他看得见的物体帮忙,就可以觉察到它的存在。
9.谈话:既然空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谈话:这是一只气球,你们能把它吹大吗?
2.请几位学生吹一吹。
3.谈话:确实很容易吹大。(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如果我们来吹这个气球,能把它吹大吗?
4.请几位学生来试一试。
5.提问:气球为什么吹不大?你有办法把气球吹大吗?
6.学生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7.学生实验。
8.汇报实验方法并说明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和结论。
9.小结: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要占据空间。同时,也证明了空气的存在。
三、学生实验,进一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1.谈话:空气是否真的要占据空间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进一步来验证。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杯子不能歪,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提问:为什么在第一次实验中纸团没湿,而在第二次实验中纸团却湿了呢?(启发学生发现:第一次把杯子往水中压时,纸团没有湿,是因为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因此纸团不会湿。第二次把杯子压入水底时,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了;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纸团就被水浸湿了)
5.学生讨论汇报。
6.电脑动画演示:纸团湿与不湿的原因。
7.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空气确实存在。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空间,都被空气占据着。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第二课时
一、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点,归纳空气的性质
1.提问:过去我们认识过水,水有什么性质?
2.讨论:(结合教材第4页的插图)水和空气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演示水和空气压缩性的比较实验:水难以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页上的表格填写。
二、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1.(教师出示一个充足了气的塑料口袋)提问:用手轻轻压“气垫”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注意:动手做的时候不要用力太大,以防袋子破裂)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解释活动中的感觉与看到的现象。
4.教师指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设。
5.学生用注射器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注意】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内的空气开始所占空间的大小和手压活塞后的大小,体会手压活塞时的感觉,松开手后看到的现象,比较活塞压下一部分与压不动时空气所占的空间、手的感觉及活塞的运动各有什么不同。
6.学生讨论汇报。
7.教师小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8.交流:你知道哪些地方运用了压缩空气的性质?
9.学生汇报交流。
三、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大小
1.提问: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运用了压缩空气,那么压缩空气的多少与它的力量有关吗?
2.学生讨论,做出假设,说明理由。
3.全班共同安装好器材,进行实验。
4.学生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
四、探究压缩空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1.教师演示自制的空气枪,激趣;你想制作一个自己的空气枪吗?
2.指导学生制作空气枪。
3.学生自选材料制作,玩空气枪。(强调:不要对着人)
【注意】教师提供或学生准备的制作材料可以不限于教材上的几种,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或另觅材料想出和制作出更多、更奇妙的空气枪。组织学生开展制作比赛,并进行互评。
4.游戏:比一比,看谁射得远?
5.讨论:为什么有的空气枪射得远?
6.多媒体课件:压缩空气的利用。
五、总结
谈话: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空气具有哪些性质?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