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8 18:1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作者作品】
作者作品见第20课《蝉》“作者作品”。
【内容摘要】
法布尔毕生从事昆虫研究,他把他的研究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详细描述了昆虫的生活及其为种族繁衍所进行的斗争。昆虫世界的一个又一个奥秘通过法布尔的笔展现在读者面前: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赤条蜂会像一个外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
《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死亡等的种种描写,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特色】
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探究思考】
专题一:跟法布尔学观察
精读书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段落,结合实例总结法布尔观察的经验。
【示例】
为了揭开昆虫的奥秘,法布尔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观察昆虫,不斷地假设,反复地推理,严密地求证,一步一步地逼近真相。比如在《红蚂蚁》一章中,作者为了弄清红蚂蚁为什么能准确地认出原先走过的路线,进行了多次实地观察,还从喚觉、视觉、记忆力等多方面进行假设推理,最终弄清了这个奥秘。 2. 借鉴法布尔的经验,设计一个观察实验,并进行实践,做好观察笔记。
【示例】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探究
研读法布尔着力探究的若干个具体案例,总结他的科学探究经验。
【示例】
法布尔深入昆虫的生活,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把昆虫当作活生生的生命来观察,研究昆虫本能的最高表现,并如实地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借鉴法布尔的经验,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科学问题,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示例】
专题三:跟法布尔学写作
从写作的角度精读《昆虫记》,摘抄若干精彩片段,进行鉴赏、点评。
【示例】
选段: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震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节选自《绿色蝈蝈》
赏析:法布尔用了观察与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绿色蝈蝈。他用蝉来喂养蝈蝈,真实而细致地观察并记录了绿色蟈蟈的生活习性。选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绿色蝈蝈比作“笼里的囚犯”,比喻贴切。选段结尾还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人思考。同时,选段语言生动形象,比如“吃得津津有味”“断肢残腿”“糖浆甜汁”等,使读者能真实地感受到绿色蝈蝈的吞食过程。
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示例】
每次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我总会发现几个小小的!”从脚旁爬过,那就是蚂蚁。
妈蚁是群居动物。一个个小生灵组成了蚂蚁这个强大的家族。兵蚁、工蚁、蚁后等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兵蚁的职贵是警卫和战斗,它们守护着蚁穴,随时准备进行“反侵略战争”。工蚁成年累月辛苦劳作,侍奉蚁后,喂养幼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蚁后却作威作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这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不免为工蚁的命运鸣不平,真希望有一天公平正义的阳光能照进黑暗的蚁穴。
这就是我喜爱的黑色的小生灵——妈蚁。
完成专题探究后,可以在班里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或者举办一次读书成果展览。
【真题在线】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
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d项中《昆虫记》的作者应为法布尔,课文《马》也不是选自《昆虫记》。
【阅读推荐】
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晴朗的夜空,群星闪耀。仰望星空,会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许多神话故事因之诞生。但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呢?牛郎星和织女星真的只是隔着一条“不甚宽广”的天河吗?科学家是如何观测星星的?哪些科学发现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目前人类所能看到的最远的天体有多远?著名科普作家下毓麟的这本书,就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原来,天上的星星相距如此遥远,如果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要从地球翻到太阳上,也要翻2700多个跟头才行。科学家是用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来计量天体距离的,牛郎、织女两星若真想相会,就是以光速行进,也要走上16年。天文学的研究,从古代的“地心说”到“日心说”,从认识银河系到探索河外星系,从使用光学望远镜到运用现代无线电技术,已经把人类的视野推向距地球100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这本书在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思维的启迪。全书从古到今,由浅入深,层层展开,不时穿插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既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庭院里听不到鸟鸣,花丛中没有了蜜蜂,小溪里也看不到鱼儿,这样“寂静的春天”是多么可怕啊!958年1月,供职于美国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管理局的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她家后院喂养的野鸟都死了,可能与前一年飞机在那个地区喷洒过农药有关。这引起了卡森的高度关注,她开始搜集杀虫剂危害环境的证据,研读了数以千计的各类论著,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
这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杀虫剂不加选择地杀死了“坏的”和“好的”昆虫,毒素停留在土壤和水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毒素在人体中积累,增加了人们罹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极大地危害了公众健康。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的公共政策中还很少看到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卡森的呐喊,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也招来了一些工业巨头的指责,有人甚至斥责她是歇斯底里的病人或极端主义分子。美国国会为此召开了专门的听证会,最后证明卡森的警告是“有不及而无过之”。本书出版两年后,卡森因患癌症与世长辞。她没有看到自己的努力对此后人类环保事业产生的重要影响,但作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她的名字将被人们长久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