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二节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强加紧侵略 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为例,它是由南洋富商于1892年投资创办。90年代,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可谓“富可敌国”。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重醴泉”。1915年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琼瑶浆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什么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1、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原名胡洪骍(xing),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原理而改名胡适。诗人柳亚子初名慰高,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
2、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背景?1)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一、运动背景1、政治2、经济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思想已纪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
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二、运动兴起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逸事:刊物之多……在宿舍的影壁上、墙上随时出现的海报布告等,有人发出什么号召,就有人响应;说开会,就有人去。开会的地点,大些的会,在饭厅开的时候多,要说话的站在板凳上就说起来。甚至在厕所里开辟“厕刊”,互相辨难。…… 1915年《青年杂志》刚出版时,销量有限,仅有1000份,第二年便成为抢手货,销量高达1.5万份。代表: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活动基地: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请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探究: 北大为什么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透过这幅油画,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讲坛上的教授 当时北大
教坛中,即有
旧式的学者:
刘师培、辜鸿铭、
黄侃等人;
也有新思想的
代表者:陈独秀、
李大钊、胡适、
鲁迅等人。
请思考: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鼓励各学科观点自由发展,让新思想去抢占封建思想的阵地。三、运动内容1、“德先生”与“赛先生”2、“打倒孔家店”3、鲁迅与《狂人日记》4、胡适与白话文5、文化平民化思想革命文学革命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后期内容:2、前期内容:1、前期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民主思想——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科学是一种思想和知识的法则。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目的、评价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使中国富强起来。
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有些偏激。
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新道德: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打倒孔家店”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个行动带来什么影响?“打倒孔家店”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李大钊 历史原因: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现实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影响:动摇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
合作探究: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基础代表阶层历史背景维新派激进派旧文学 新文学《文学革命论》《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胡适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扯到文学上? 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 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固不得去此而取彼。
——陈独秀、胡适《论〈新青年〉之主张》旧文学承载了旧道德、旧政治胡适与白话文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灯闪着,
风吹着,
蟋蟀叫着,
我坐在床上看书。
月亮出了,
风熄了,
我应在院中唱歌。 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他应该是第一个写新诗的皇帝,且还是“口语诗”。刘半农与“她”字1920年,正在英国伦敦的刘半农写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著名情诗,首次创造了“她”,并第一次将“她”字入诗。学生见到刘半农,简直难以相信眼前这个矮身驱、方头颅、憨态可掬的土老头子,竟然会是创作出美妙歌词的作者!待刘半农离去后,青年学生们写下了这样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
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目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漫漫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麽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文学革命的意义①白话文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使延续了2000多年的专制主义文化受到冲击,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和发展创新起了重大影响
②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材料一:“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材料三:“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
——毛泽东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结合材料,说说新文化运动存在的局限性? 局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
2、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只是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内。积极作用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局限性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性质:器物(技术)制度思想文化左宗棠、李鸿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不断深化循序渐进课堂小结:辛亥革命(民主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