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标要求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三大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3、主要组成部分:梁启超:
朱执信: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较早介绍马克思,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新民丛报》1902年
梁启超朱执信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1905年创办同盟会后,鼓励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并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第2号上。文中在记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义,并逐句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十项要求,还作了解释。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人数(单位:万人)归纳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没有引人瞩目的原因? 第一,缺乏阶级基础。 第二,缺乏实践效果。 回 十月革命为何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广泛传播——十月革命后 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不单挂出了共和国的招牌,连议会制、多党制、普选等这些西方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活动程序一度也被热热闹闹地搬到了中国来。很多人对这些曾抱有很大的期望。奇怪的是,说起来那么动听的东西,甚至在西方国家也许取得过一些成效的政治制度,一旦硬搬到当时中国社会这块土壤上实行起来,却全然变了样:普选徒具形式;多党制成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议会里只有一批政客在吵吵嚷嚷……种瓜得豆,这真是创业者始料之所不及的。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材料二 从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达四年之久,……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尖锐的形式清楚地暴露出来……这不能不使更多的醉心学习西方的中国人感到震惊。西方的社会制度在他们心目中顿时失却原来那种耀眼的光彩……表明了这个制度并非即是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象征。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材料三 (五四)运动就像从天降落的狂飙一样,迅猛地席卷全国,从大城市一起扩展到中小城市以致偏僻乡镇。千百万人从平时的宁静生活或狭小的圈子中猛然惊醒过来,热血沸腾地走上街头或公共集会,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了!原来处在被统治状态下的民众直接行动起来,干预政治,并且带有如此广泛的群众性,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回。……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400种,第二年在全国便有了数目可观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2、广泛传播:(1)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时间: 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且在五四运动中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基础)
②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在后期大力宣传播马克思主义。 (思想基础)
③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一战使大多数中国人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
④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外部原因)
⑤马克思自身的科学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体系。 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3)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代表人物: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①发表著作:《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②开展辩论:三次论战③组织学会: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第四,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 ……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诸位呀!快去工作呵!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离了他特有的史观,去考他的社会主义,简直的是不可能。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五四以后,各种社会思潮竞起
1、改良主义:
①实用主义: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和阶级调和。(胡适是主要宣传者)
②基尔特社会主义:搞阶级调和,劳资合作;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梁启超传入)
2、无政府主义:
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反对一切权力与权威,要求建立“无政府”社会。问题与主义之争“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
1919.7《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1919.8《再论问题与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李大钊《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再论问题与主义》一个一个问题研究,一点一滴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有把一个个具体问题解决的希望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制度,宣传资产阶级的改良(反对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即进行革命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吸引了更多的知识分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次大论战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919)
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论战
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192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的两次转变是什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 。(2) 由社会改造指导思想向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的转变。 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3、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4、根本原因: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2、民族资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课堂探究1】
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 (提示:从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形势变化来思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1、对新文化运动: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使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并引发问题与主义之争。
2、对中国革命:
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课堂探究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C末20C初梁启超、朱执信
无政府主义者不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没把它当作救国之道,影响不大;奠基。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提高人们的觉悟, 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陈独秀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成为社会改造指导思想。学术思想—社会改造指导思想—中共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导思想课堂小结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个主题:两个方向:三个领域:①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②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③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四组人物:五个阶段:救亡图存先西方后东方林魏、康梁、孙中山、陈李新思想萌发;
维新思想成熟;民主共和思想兴盛;民主科学思想高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专题小结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