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共52张PPT课件 )

文档属性

名称 《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共52张PPT课件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8 00:0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12 唐诗五首
野望
黄鹤楼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null
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彰明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作者简介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写作背景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介词,“向”


海市蜃楼



诗歌赏析


乘船远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译文: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诗歌赏析
请同学们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颔联画面的壮美。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歌赏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五律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雄奇壮丽
的画卷
叙事
写景
抒情
对偶
概括内容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主题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意象瑰丽,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形象瑰丽。
题目交代了地点——荆门,事件——送别。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诗人不说自己怀念故乡,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故乡山水的殷勤,言简义丰。



拟人
依恋
惜别
俯视
眺望
移步换景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含蓄地表达了
作对故乡无限爱恋与思念的真挚感情。
壮阔、气势磅礴
远景
点题
点明主旨
想象
近景
远景
万里长江图
水中映月图
天边云霞图
远渡地点和此行目的
主旨:

喜悦
激动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点题
动静结合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即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岳王庙
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联
人自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西湖十景,名扬天下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曲院风荷
花港观鱼
柳浪闻莺
雷峰夕照
   雷峰塔与《白蛇传》
法海和尚破坏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美好婚姻,并将白娘子禁锢在雷峰塔下。许多年后,修炼成功的小青蛇战败了法海 ,白娘子终于被救了出来。现遗址仍在南屏山上。
三潭印月
平湖秋月
双峰插云
南屏晚钟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guī](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其诗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语言通俗易懂。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作者简介
《忆江南》《大林寺桃花》《暮江吟》《池上》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即州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前后三年,实际时间仅20个月。在此期间,他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捍湖浚湖,重疏六井,使市民能够近湖而栖,安居乐业,也奠定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离任前,他还将自己俸禄的大部分留存官库,作为疏浚西湖的固定基金。用去多少,由继任者补足原数。嗣后沿袭成为一种制度,持续50年之久。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白居易一生作诗3600多首,其中写西湖山水的诗就有200余首,为历代写西湖诗歌最多之人。当他任满离杭时,对杭州自然是依依难舍:“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写作背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刚刚


向阳的树


指西湖的白堤
诗歌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诗歌赏析
孤山寺
贾公亭
白沙堤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歌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七律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写景
写景
抒情
写景
季节?
早春
哪里能看出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歌赏析
七律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写景
写景
抒情
写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歌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五律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写景
写景
抒情
写景
远景
直抒胸臆
近景
近景
远景
描写钱塘湖早春风光,抒发热爱、赞美、喜悦之情。
主旨:
对偶
动物 鸟儿
植物 花草
生机勃勃
移步换景
点题
大处着笔,早春轮廓





点明行踪,呼应首联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荷叶?母亲》结尾 《天净沙?秋思》
《阿长与<山海经>》结尾《黄河颂》《土地的誓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登幽州台歌》《钱塘湖春行》

间接抒情:
《土地的誓言》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查实
深层探究
孤山寺北贾亭西
  漫行于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
水面初平云脚低
湖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从几个地方飞来的早莺,争着抢占向阳的树枝。不知是谁家刚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各色各样的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不高的青草刚刚能够遮掩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而我最爱的是那走也走不够,看也看不足,掩映于绿杨阴里的白沙堤。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拓展延伸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拓展延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拓展延伸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春题湖上》
拓展延伸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黄四娘家花满蹊(xī),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应怜屐(jī)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拓展延伸
春天的诗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正确顺序(1)(4)(3)(2)
课堂检测
试写出古代诗人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具有代表性的诗句。
1.这首诗以( )为线索,紧扣( )的特点,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2.诗人选取了最能代表春天的哪两种鸟?抓住了初春的景物特点,选取了极富典型性的景物是什么?

3.诗人写了三处地方,分别是( )最吸引作者是( )

4,诗人采用( )的表现手法,随着作者的脚步,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品诵感悟—完成下列填空
课堂检测
春行
早春
喜悦
莺、燕
乱花、浅草
孤山寺、贾亭、白沙堤
白沙堤
移步换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钱塘湖





水平、云低
早莺、新燕
乱花、浅草
孤山寺
贾公亭
白沙堤

 喜悦之情 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