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25 诗词五首
null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渔家傲
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 “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 ,著有《李长吉歌行》。
作者简介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17岁。
写作背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歌朗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yān zhi
xié
xié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池,好像要把城墙摧垮。
日光照在守军的铠甲上,如鱼鳞一般闪耀着金光。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秋色中,遍地弥漫着厮杀的号角声。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的映衬下凝成了胭脂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深夜里,部队半卷着红旗向易水河进发。
浓重的寒霜湿透了鼓皮,低沉的鼓声在四周回荡。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答君王招纳贤才的厚爱,我宁愿手提宝剑战死在沙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歌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比喻夸张
听觉
典故
主旨:
本诗描绘的是将士们在边境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誓死报国杀敌的决心。
视觉
惨烈
残酷
紧张气氛
危急形势
严阵以待
士气高昂
点明主旨
报效朝廷
渲染
含蓄
规模大
构思奇特
想象丰富
侧面描写
乘夜奔袭
悲壮
赤壁
杜 牧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诗歌赏析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 ,曾游览黄州赤壁矶。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观“赤壁”而思史,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军大败曹兵,想起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 ”。抚今追昔,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写作背景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朗读
赤 壁
杜 牧
jǐ
cháo
折戟:折断的铁戟。戟,古代兵器。销:锈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积沙中还没有锈蚀,拿来磨光洗净还能认出他属于过去的朝代。
东风:赤壁之战以火攻,时值东南风大作,火乘风势,尽烧北船。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倘若东风不给周瑜火攻曹军的方便,那么大乔和小乔这两个绝代美人,就会被曹操抓走锁进铜雀台。
周瑜
曹操
铜雀台
二乔
二乔
关于“戟”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赏析
赤 壁
杜 牧
记叙
议论
写实
七绝
兴感之由
感慨
主旨: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
咏史诗
铺垫
李清照
渔家傲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作者简介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诗歌朗读
诗歌朗读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慨叹。
谩:徒,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空连着汹涌的波涛和早晨的云雾,银河像要转动,千艘帆船逐浪如起舞。
恍惚中我好像来到了天帝的居所,听见天帝殷勤地问我想要去哪里。
我回答说前路漫长而渺茫,又感叹天色已近黄昏,学作的诗歌,空有惊人的句子。
长空九万里,大鹏正在风中展翅飞翔,风啊你不要停,把我这轻快的小船吹到蓬莱的仙山上去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诗歌赏析
渔家傲
李清照
上阙
浪漫主义
主旨:
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下阙
想象丰富
意境壮阔
豪迈奔放
气势磅礴
豪放词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豪放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慢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婉约词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