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愚公移山
【目标】
1、了解列子及其作品;把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情节。
2、把握《列子》寓言的特点,分析对比、烘托手法和细节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理解故事深刻而丰富的寓意,培养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
【指导】
结合注释,读懂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脉络。
在充分感受、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反复吟咏,通过细节描写,体会对比、烘托手法对刻画愚公形象的作用。
通过对愚公形象的把握和文中重要情节的剖析,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
【考点】
“且”“惩”“许”“箕畚”“焉”“反”等为中考易考词语。
赏析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是学习的重点,也是中考的易考点。
中考对文言词语“以”的意义和用法考查比较频繁。如无锡中考文言文阅读《归氏二贤传》要求找出所列句子中的“以”与“亦贩盐以养母”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作者作品】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说源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认为人应该摆脱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他的思想主要收录于《列子》中。
《列子》原书已散佚,今存《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八篇,为后人收集有关资料汇编而成,其中不少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如《纪昌学射》《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都很有教育意义。
【文题解读】
“愚公”是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是故事的主人公;“移山”是主要事件。题目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情节。
【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列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来自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课文解读】
愚公移山
作者: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
太行、王屋:山名。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yuán)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仞(rèn):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翼(jì)州: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之:助词,的。
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且:将近。
面:面向。
惩( chéng):苦于。
塞(sè):阻塞。
迂(yū):曲折,绕远。
聚:集聚,集合
室:家。
谋:谋划、商量。
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毕:尽、全。
平险:铲除险峻的大山
指:直
豫:豫州,古地名,今河南黄河以
汉阴: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其:代词,他的,指愚公的。
献疑:提出疑问。
以:介词,凭借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魁父:小山名。
丘:小土山。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诸:相当于“之于”。
隐土:古地名。
遂(suì):就,于是。
子孙:儿子和孙子。
荷(hè):肩负、扛。
三夫:三个人。
叩(kòu)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叩,敲、打。
箕畚(jīběn):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京城:复姓。
孀( shuāng)妻:寡妇。
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始龀(chèn):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始,才、刚。龀,换牙。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叟(sǒu):老人。
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明了!甚,严重。惠,同“慧”,聪明。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毛:指草木。
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长息:长叹。
心:指思想。
固:顽固。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曾: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筒直”
不若:不如,比不上。
弱子:幼儿,小孩
虽:即使
穷匮(kuì):穷尽。
加增:增加(高度)。
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抓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
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已,停止。
之:代词,代指愚公挖山这件事。帝:指神话中的天帝。
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
负:用背载物。
厝(cuò):放置、安放。朔(shuò)东:朔方东部,今山西北部一带。
雍(yōng):雍州,今陕西、甘肃带
陇断:山冈阻隔。陇,高地。断,隔绝。
【字词句式】
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
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古义: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今义:方向)
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达于汉阴(古义: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今义:泛指空中云层密布,不见阳光或偶见阳光的天气)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今义:曾经)
北山愚公长息曰(古义:叹息。今义:呼吸时进出的气)
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 且焉置土石(连词,表示递进,况且)
不义而富且贵(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又”)
聚室而谋曰(连词,表示顺承)
而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连词,表示修饰)
而山不加增(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指愚公的)
其
其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且焉置土石(哪里)
焉
焉始一反焉(语气词,用于句尾,不译)
以君之力(介词,凭借)
以
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来)
汝心之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之 操蛇之神(结构助词,的)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
于
告之于帝(介词,向)
词类活用
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
文言句式
被动句
帝感其诚帝”是被感动者,“感”解释为“被……所感动”)
倒装句
告之于帝(状语后置,状语“于帝”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帝告之”)
何苦而不平(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宾语,正常语序为“苦何而不平”)
固定句式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样”)
判断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省略主语“太行、王屋二山”,正常语序为(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主语“愚公”,正常语序为“(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介词“于”,正常语序为”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图文导航】
方七百里,高万仞
背景 移多山不易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年迈体衰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移山原因
聚室而谋,毕力平险→下定决心
开端和发展
率领子孙,叩石垦壤→坚强毅力
愚公移山 邻人遗男,跳往助之→邻居支援 不怕困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智叟:笑而止之,汝之不惠→非智实愚
高潮 对比
愚公:汝心之固,子孙无穷→非愚实智
山神: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结局 天帝:帝感其诚,命负二山 愿望实现
结果:冀南汉阴,无陇断焉
【主旨】
这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通过叙述愚公带领众人成功移山的壮举,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告诉我们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重点难点】
你如何理解邻居京城氏之遗男“跳往助之”这细节?
“遗男”年纪虽小,却也去帮助愚公,必然是得到了其母亲的允许,可见愚公的事业得到了众人的拥护。“跳”字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这个细节具有深刻的意义:愚公移山的事业不仅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还得到了邻居的拥护,连小孩子也欣然参与;与智叟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作者写一个孩子而非大人来帮助愚公,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孩子阅历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之举,这其中也包含着愚”的成分,但恰好是这种“愚”,表现了众人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总结】
善用对比和烘托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愚公与智叟的对比京城氏之遗男与智叟的对比。愚公与智叟的对比是主要的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愚公目光长远而命名为“愚”,智叟目光短浅而命名为“智”,这一命名的颠倒不仅达到了对比的效果,而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京城氏之遗男“助之”和智叟“止之”的对比,则进步表明老于世故者对事情往往采取冷漠的态度。
本文还巧妙运用烘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都对烘托愚公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多姿
故事短小,却情节完整,一波三折。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却要号召全家人“毕力平险”,使人初见其愚”。开始移山了,搬运土石用“箕畚”,工具极为简陋;倒土石的地点在“渤海之尾”,路程非常遥远,如此移山更见其“愚”。直到河曲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把智叟驳斥得哑口无言。这时,愚公高尚的思想,宏伟的抱负,超人的智慧,才充分显示了出来。他的形象,也随着情节的发展、矛盾的激化而愈加鲜明。
细节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如愚公妻子的“献疑”,京城氏之遗男的“跳往助之”,智叟的“笑而止之”等,这些描写都很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对话也很精彩,语言描写不仅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而且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如北山愚公“聚室而谋”,是用商量的语气征求家人的意见,由此引出了妻子的“献疑”;妻子的献疑”,表现了对移山的关心;河曲智叟的“笑而止之”,表现出其思想的固执,引出愚公的驳斥。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生动,而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观点争鸣◆
愚公移山的壮举,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对于搬家还是移山,大家各不相让,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理由。
观点一:愚公应当移山。愚公移山,是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对生活中的困难毫不退避、迎难而上的表现。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不在于愚公能否移走大山,而在于他那认准目标、矢志不移的精神。另外,搬家是逃避困难、逃避现实,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愚公移山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出入之迁”的问题,也为家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搬家则只能让家乡更闭塞、贫穷、落后,又何谈发展呢?
观点二:愚公应该搬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无限夸大人的能力,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移山破坏了生态,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搬家和移山,都是为了更好地与外界沟通。搬家可使自己和子孙免于受苦,也可保护生态。此外,搬家还体现了创新意识,破除了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
【素材】
愚公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移山,获得了家人和邻居的理解和支持。他克服山的高大、路途的遥远、工具的简陋、移山力量的单薄等种种困难;他无视智叟的讽刺、讥笑,一鼓作气,最终感动上苍,成功移山,造福了后世子孙。愚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认准目标,百折不回,才能走向成功。
适用话题:目标 坚持 恒心
◆拓展阅读◆
毛泽东谈愚公移山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他说:“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作‘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作太行山,一座叫作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名叫智叟的人看了发笑,说: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几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苍,上苍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作帝国主义座叫作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苍的。这个上苍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有删改)
◆文化常识◆
山水阴阳
阴阳原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我国古代地名中的“阴”和“阳”实际上是一种方位指示,“日之所照曰阳”,也就是说太阳所能照到的地方就称为阳。山水阴阳是说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山峰高耸,日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山的南面;而河流位于地平面以下,所以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其实是河流的北面。故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说法。
在我国历史上,很多地名及地理表述都与此关系密切,如江阴、衡阳、汉阳等。《愚公移山》中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其中的“汉阴”是指汉水的南面。“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所谓华山洞(南宋王象先《與地纪胜》写为“华阳洞”。看正文下句,应为“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都体现了“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