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素质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素质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9 09:2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勉强(qiáng) 器宇
 藏污纳垢(gòu) 油光可签
B.轻薄(bó) 劳禄
 杳无消息(chá) 筋疲力尽
C.轮廓(kuò) 躁热
 难以下咽(yè) 和颜悦色
D.滞留(zhì) 粗糙
 深恶痛疾(wù) 颔首低眉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当年在外经商的程云麓为方便村民们出行,节衣缩食,倾其所有修建了此桥。
B.孩子们在阿姨抑扬顿挫的音调中感受到了鲁滨逊独处荒岛的艰辛和努力拼搏的不易。
C.今天班上组织秋游,上车后,我们十分兴奋,正襟危坐,车厢里十分热闹。
D.桃枝村山多、山密,在起伏连绵的矮山中,有一座山显得特别突出,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其实,本该断奶却没断奶的问题,所以不仅大学里面有,在不少年轻家庭中也常见。
B.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C.弹棉花的师傅一般要在村里待上大约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把村里需要翻新的旧棉被都弹一遍。
D.从少年到老年,甚至到青壮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4.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2分)
爱国情,报国志,铸就埋头苦干、甘洒热血的精气神。回溯历史,一个又一个热血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青春献给祖国;一批又一批海归科学家“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将热忱洒满大地;   
                      
                       
5.默写古诗。(共4分)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庭中有奇树》)
(2)         ,         。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3)亭亭山上松,         。        ,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4)         ,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1)语段选自          ,作者是       。(2分)
(2)在作者看来,毛泽东是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
                     
                       
7.八(3)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 “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新闻点击】为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2分)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陈奥) 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组委会4月25日正式启动“2018中国城市年度诚信人物”评选活动,并拟于2018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为获奖人物颁奖。
据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组委会介绍,此次评选活动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相关文件精神,以及《2018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相关要求,大力宣传诚信典型,营造诚信建设浓厚氛围。
据悉,本次活动共分为征集遴选、专家评审、公示和表彰四个环节。征集遴选阶段计划历时1个月,将于5月24日结束。经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专家评审委员会综合评议后,最终评出中国城市年度诚信人物10名,中国城市年度诚信人物提名奖若干。
【漫画鉴赏】鉴赏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2分)

                     
                       








【诚信评说】据报载:一个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不慎倒地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3分)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4分)
瓜 洲
[清]丁耀亢
水外苍烟一鹭明,长天雨歇半江晴。
双舟对过如梭急,爱听船娘转舵声。
9.诗歌的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加以描述。(2分)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丙吉宽厚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吉为人深厚,不伐善①。地节②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吉驭吏耆酒,尝从吉出,醉欧③丞相车上。西曹④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⑤耳。”遂不去也。
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犇⑥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⑦持赤白囊⑧,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⑨,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吉乃叹曰:“士亡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
【注释】①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夸。②地节:汉宣帝的第二个年号。③欧:通“呕”。④西曹:汉代官名。太尉的属吏。⑤茵: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⑥犇(bēn):同“奔”,奔跑。⑦驿骑:乘马送信、传递公文的人。⑧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⑨刺取:刺探。⑩谴让:谴责、责备。?掾史:官名。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尝从吉出(         )
(2)使此人将复何所容(         )
(3)吉具对(         )
(4)士亡不可容(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2)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
                     
                       
13.文中的丙吉是一个宽厚之人,请你从文中找出例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14.文中丙吉的做法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7分)
苦难中走来的阳光少年
张西武
①他的名字是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名单里一个普通的名字,然而他的名字却响爆众多媒体,成为2017年“超级网红”。他18岁的苦难人生和阳光励志故事正激励和感动着无数人。他就是河北省吴桥县理科状元——庞众望!
②那一年,他上初二,常年瘫痪在床的母亲因严重贫血住院,而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他弱小的肩膀上。为了生活下去,他不但要照顾母亲,还要到饭店打零工赚生活费。
③有一天放学后,他跑到菜市场,捡拾烂菜叶,背后传来了同情和鄙夷掺杂的声音:“这个捡垃圾的孩子,真可怜!”“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像他一样捡垃圾!”
④“捡垃圾”三个字严重挫伤了众望年少的心灵,没错,他从7岁懂事起,便踏上了捡垃圾的生活,整整6年,他在捡垃圾的生活中上完了小学。
⑤他低着头迅速逃离菜市场,逃离人群,悲伤的泪水顺着脸颊流淌。回去的路要经过一个山坡,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雨,泥石流冲刷了草木,很多小树被摧残,众望看着这弱小的生命被摧残的样子,忽然联想到自己,尚未擦干的泪水再一次汹涌而出。这就是命运吧,眼前的小树,像极了自己苦难的生命。
⑥记忆的闸门,像洪水一样涌来,他刚一出生,就注定是一个悲剧的开始,庆幸的是身患残疾的母亲百般疼爱他,让他幼小的心灵有一种爱的力量支撑。他乖巧懂事,不但能照顾自己还尽力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双亲。那一年他7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让这个家背负了三万元的债。年幼的众望,隐约感到家庭的不幸,他主动去捡废品卖钱,废铁的棱角常常划破他嫩小的手。母亲每次接过儿子拿回来的零钱,笑着夸奖小众望,背过身去却已泪水横流!
⑦他边走边想这些年苦难的人生,泪水禁不住一次次汹涌而出。哭累了,也走不动了,他跌坐在山路旁淤泥石块堆积的石堆上,抬头时,看到这个乱石堆中一棵小树挺拔地站立着,比旁边一片片小树都高出一头。为什么这棵小树能高出一截?他恍然大悟,多年前泥石流涌来的碎石泥土堆在这棵小树的根部,使得这棵树比别的树生存更艰难,却更激发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⑧他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力量,内心忽然变得强大起来。他快速赶回医院旁的饭店,干完零活,借着店里的锅炒了捡来的菜叶。夜深了,当他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回医院病房,母亲心疼又激动地抱着儿子痛哭流涕。众望安慰母亲:“妈妈快吃饭吧,不要心疼我,我已经是男子汉了,我可以保护照顾您一辈子!”
⑨从此,他始终保持着阳光般的笑容,艰难的处境,更加激发了他坚强的内心和感恩的情怀。他自强不息、顽强生活,生活的重担、苦难的命运,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少年。如果不是亲自到这个家庭了解情况,他的班主任老师都不能相信,班级里这个阳光的少年竟然生在如此苦难的家庭。
⑩整个初中和高中,一边是生活的压力,一边是繁重的学习任务,众望一边照顾贫寒的家,一边发愤学习,一张张奖状,一份份优异的成绩单,成为这个家庭生命的支柱!
2017年高考,庞众望脱颖而出,他以684分,自强计划外加60分的好成绩,成为河北省吴桥县理科状元。得知被清华大学录取的那一刻,阳光少年忍不住流下泪水,他庆幸自己没有被苦难的人生击垮。他说:“人生路上,纵有天大的苦难,我也要用阳光般的笑容迎接生活!”
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都有一颗坚强的心,就像弱小的树苗在风雨中坚强生长。当苦难和厄运不可避免地降临,不要沉沦和绝望,敞开胸怀去接纳苦厄,感恩生命,用乐观向上的信念和真挚的爱的力量去努力生活,在绝望的生命罅隙里,苦难也会开出阳光般的花朵。
15.庞众望成长过程中的“苦难的人生”主要是通过哪些情节体现出来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16.文中两处画线句子都出现了“泪水”,但表达的感情不同,请分别指出来。(2分)
(1)他边走边想这些年苦难的人生,泪水禁不住一次次汹涌而出。
                     
                       
(2)得知被清华大学录取的那一刻,阳光少年忍不住流下泪水。
                     
                       
17.第⑤段描写很多小树被摧残,第⑦段描写“乱石堆中一棵小树挺拔地站立着”,其用意是什么?(3分)
                     
                       
18.从叙事的顺序上看,第⑥段属于哪一种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9.有同学认为,删除第?段也不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你怎么看待呢?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3分)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节选)
汪曾祺
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作出一个名堂。沈先生瘦瘦小小,但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的大块猪肉。行军、拉船,锻炼出一副极富耐力的体魄。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我1946年到上海,因为找不到职业,情绪很坏,他写信把我骂了一顿,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他在信里说了一些他刚到北京时的情形。同时又叫三姐从苏州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安慰我。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
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对别人的称赞,也常说“要算耐烦”。看见儿子小虎搞机床设计时,说“要算耐烦”。看见孙女小红做作业时,也说“要算耐烦”。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他年轻时常常夜以继日地写。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昏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我就亲眼看到过他的带有血迹的手稿。
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是在《国文周报》上连载的,每期一章,共二十一章,他告诉我,写了半年。这篇东西是他新婚后写的,那时他住在达子营。巴金住在他那里。他们每天写,巴老在屋里写,沈先生搬个小桌子,在院子里树阴下写,巴老写了一个长篇,沈先生写了《边城》。沈先生称自己的小说为“习作”,并不完全是谦虚。有些小说是为了教创作课给学生示范而写的,因此试验了各种方法。
他很爱自己的家乡。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可以作证。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柳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黄永玉画过一张凤凰沈家门外的小巷,屋顶墙壁颇零乱,有大朵大朵的红花——不知是不是夹竹桃,画面颜色很浓,水气泱泱。沈先生很喜欢这张画,说:“就是这样!”八十岁那年,和三姐一同回了一次凤凰,领着她看了他小说中所写的各处,都还没有大变样。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打鼓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对年轻人打鼓失去旧范很不以为然。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
沈先生的两个儿子,小龙小虎,兄弟怡怡。他们都很高尚清白,无丝毫庸俗习气,无一句粗鄙言语,他们都很幽默,但幽默得很温雅。一家人于钱上都看得很淡。《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大概开过家庭会议,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在昆明,在北京,我都见到过,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20.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沈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4分)
                     
                       
22.最后一段写到沈从文的儿子有何作用?(3分)
                     
                       
23.沈先生逝世后,其妻妹著名书画家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辞,其中有“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作者以此为标题,有何深意?(3分)
                     
                       
四、写作(50分)
24.气息,指呼吸进出的气,也指情趣和风格。如“生活的气息”“泥土的气息”“时代的气息”……
请将“     的气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
1.D(A.“强”读qiǎng,“签”应为“鉴”;B.“杳”读yǎo,“禄”应为“碌”;C.“咽”读yàn,“躁”应为“燥”。)
2.C(“正襟危坐”意思是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与句意不符。)
3.B(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删去“所以”;C.“大约”与“左右”矛盾,删去“大约”;D.语序不当,不符合逻辑,“老年”与“青壮年”互换位置。)
4.示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以奉献书写青春。
5.(1)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2)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3)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4)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6.(1)《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2)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幽默;坚定的内心信念;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机智和老练的世故。
7.【新闻点击】“2018中国城市年度诚信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漫画鉴赏】这幅漫画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打造诚信社会。 【诚信评说】示例1: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示例2: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存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以救人为先,急人之所急。
9.诗人乘船经过瓜洲,看到江流浩浩荡荡,天空灰蒙蒙的,一只雪白的鸥鹭,正冒着烟雨翩然飞翔于水面之上。过了一阵,云开雨霁,一抹阳光从高空透过云层,照射到江心,此时江面上出现了“半江晦暗半江晴”的奇丽景观。
10.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乐观的生活情趣。“爱听船娘转舵声”一句,也可见诗人对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的由衷赞美。
11.(1)跟随 (2)让 (3)详细 (4)通“无”,没有
12.(1)西曹还是容忍他一下吧,只不过是弄脏了丞相专车上的草席罢了。(2)假使丞相不先听驭吏的话,有什么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的事?
13.示例:丙吉的车夫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西曹主吏报告丙吉并主张赶走车夫,丙吉认为因醉酒将他赶走,会使他无处容身,于是劝西曹主吏容忍。
14.当人犯有小的过失时,能够原谅就原谅,能够容忍就容忍,这样往往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参考译文】丙吉字少卿,是鲁国人。他为人能周密地考虑问题,不夸耀自己。汉宣帝地节三年,立皇太子,丙吉当了太子太傅。过了几个月,升为御史大夫。丙吉的车夫喜欢喝酒,曾经跟随丙吉外出,喝醉吐在丞相的车上。西曹主吏报告丙吉想辞退这个车夫。丙吉说,“为喝醉的缘故就赶走人才,让这个人到什么地方容身?西曹还是容忍他一下吧,只不过是弄脏了丞相专车上的草席罢了。”就没有驱赶这名车夫。
这个车夫是边郡人,熟习了解边郡发奔命警备的事,车夫曾经出门,恰好传递公文的骑兵拿着红、白两色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传送边郡紧急文书迅速来到京城。车夫就跟着传书的人到官署去打探消息,果然得到了匈奴攻入了云中郡和代郡的消息,于是立即回到丞相府见到丙吉汇报情况。不久,下诏书召丞相、御史,召问匈奴侵犯边郡的情况,丙吉回答完全正确。御使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丙吉就长叹说:“士没有不可以宽容的,能力各有所长。假使丞相不先听驭吏的话,有什么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的事?”掾史因此认为丙吉贤明。
15.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7岁时进行心脏病手术;家境贫寒,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常年瘫痪在床,他要照顾贫寒的家;7岁开始去捡废品卖钱,初二开始到饭店打零工赚生活费。
16.(1)句中的“泪水”是悲伤之泪,表达出众望面对苦难人生时涌现出来的悲伤之情;(2)句中的“泪水”是激动之泪,表达出众望征服苦难人生后的内心的激动。
17.第⑤段描写很多小树被摧残,用来形容众望自己苦难的生命;第⑦段描写“乱石堆中一棵小树挺拔地站立着”表明小树生命力的顽强,也用来衬托众望在苦难的人生中认清了自己,从中汲取了力量,使他的内心强大起来。
18.插叙。插叙他的家庭状况和他的身体状况,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庞众望的“苦难”之“苦”,压力之大,反衬他内心的强大与“阳光”。
19.示例1:不能删除,这一段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让读者更清楚地明白众望成长过程中的意义,并能够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示例2:可以删除,众望在成长过程中的坚强与阳光,完全可以让读者去体会、去揣摩,没有必要用一大段的议论直接点出来。这样能使文章更含蓄。
20.第一段对沈从文先生靠一支笔闯北平的勇敢与“我”初到上海哭哭啼啼甚至想自杀的懦弱进行对比,表现了沈先生不畏困难、锲而不舍的品格以及做事一定要做出名堂来的韧劲。
21.(1)他是一个有蛮劲、狠劲,敢于拼搏的人。(2)他是一个做事情“耐烦”,锲而不舍,对作品苦心雕琢,精益求精的人。(3)他是一个热爱自己家乡的人。(4)他是一个看破人事乘除,得失荣辱置之度外,心地明净的人。
22.兄弟俩的高尚清白、幽默温雅,缘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写兄弟俩正是为了衬托沈从文先生的品格高尚。
23.“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对沈从文先生文学成就和高贵品格的高度概括。引用挽辞作为文章标题,也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先生的崇敬与怀念。
24.示例:
书籍的气息
当你手捧一本书时,你会感到一种气息,一种朴素的气息。当我手捧《时文选粹》时,我感到了一种气息,它就是一种朴实的书香。
那天,我手里拿着一本书,它叫《时文选粹》。这真是一本十分特别的书,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能为我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悄启一道门,默指一条路,让我的生活豁然开朗。《时文选粹》就像是我的一个朋友:在我孤寂时它会静坐我的面前;当我落魄时,它会给我“精神食粮”……它是一个平淡的朋友。它不喧哗,不招摇,以自身的气息充盈着我的“气息”。它不说话,却似在与我说话;它不张扬,却似在鼓励我张扬。
这种气息持续了很久,或许是它不愿散去。或许是我对它的喜爱感动了它。
《时文选粹》是散发着永恒香味的书,是经得起推敲的有意义的书,是能让人感受到芬芳气息的书。于漪老师曾说“读书要学会咀嚼,读出味道来。”的确,一本书的好坏就像一道菜的味道一样:味好,书好;味坏,书坏。若是想要感受到书的气息就必须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这本书中有许许多多的时文,它们就像明灯,就像营养,当你的心被点亮、被浸润时,你,感受到了。
书味,这是永恒的味;书香,这是一种永恒的香。它所构成的气息,指引人们摆脱愚昧,创造光明;教导人们明智、善良、平和……如今我们需要以书为友,与书结伴,只有这样我们的心中才能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美妙世界。
时光流逝,悠悠岁月,生命一天天在书的气息的熏染之下,会变得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