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7 11: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第76、77页
【内容分析】
通过学习上一课《食物在体内旅行》,学生知道了食物在体内旅行的第一站是口腔。本课的教学将学生引入到口腔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口腔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内部的结构又是一个小系统,能够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作为口腔的一部分——牙齿,又可以分为三类,也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教材通过呈现这样一个系统化的人体结构,主要是让学生逐步建立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理解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了解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经历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研究性观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食物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三种牙齿及其不同的功能。
【教学难点】
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食物一份、镜子一面、作业本、记录表、餐巾纸、口香糖等。
教师:课件、儿童牙齿模型、奖励体验牙齿作用食物若干份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大家都把手洗干净了吗?讲究卫生很重要,经常洗手是个好习惯。
2. 猜猜这节课研究的内容和什么有关?(直接出示一些食物)这是什么?什么?我们把这一些都称为食物。想吃吗?
3. 吃离不开嘴,嘴巴也称作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也是消化开始的地方,今天要研究的就是: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板书)
二、观察口腔:
1.按你的经验预测一下:食物在口腔里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使食物发生了这些变化?
2.师生交流,随机板书。
(1)牙齿 磨碎
(2) 舌 搅拌
(3)唾液 润湿
3.我们就用吃面包来验证一下?验证时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仔细观察:a、互相观察,b、用镜子观察;不能不观察就咽下去。)
4.翻开作业本第43页,看活动记录单,会填吗?原有状态,怎么填?(块状,除了文字,也可以用简笔画方式)这里的短时间和长时间怎么理解?建议大家,短时间咀嚼三四下,长时间咀嚼20下左右。当然这里观察的是对同一食物的变化,所以实验的时候,要怎么吃?(整块放入)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3、4下)
长时间咀嚼(20下左右)
食物的状态
思考
为什么会这样变化?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5.实验中,如果你们小组完成得既快又好,老师将会请你研究别的食物。请小组长领取食物,每人一份。学生体验并进行观察记录。师巡回指导
6.交流。(牙齿磨碎,舌头搅拌、协助吞咽,唾液湿润、消化……(唾液,不仅湿润软化了食物,有时我们长时间咀嚼米饭,会尝到一种甜味,这就是唾液中的一种物质消化了部分淀粉。但有些孩子常有一些不好的行为(吐口水)这不仅不文明,还影响我们的健康)看来我们原先的预测是正确的。
7.正是他们的团结协作,使面包由干变湿、颗由大变小,直到变成糊状,完成了初步消化。(点击出示)
三、观察牙齿:
(1)观察牙齿
1.这些器官中,你关注比较多的是什么?谁来说说你的牙齿的样子?(看来我们的牙齿并不是一个样的)
2. 今天咱们就要借助镜子来观察自己的牙齿,并把自己下颌牙齿的样子简单地描画在记录纸上。看看记录纸(点击出示),要做哪些事?
3.学生观察自己的牙齿并画出牙齿的分布排列图。
4.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按类别介绍?(在介绍和追问中把三种牙齿画出来)(板书三种牙齿名字:门齿、犬齿、臼齿)
5.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牙齿分布图,在口腔的入口处这4颗宽宽扁扁的是(门齿),门齿两侧各一颗尖尖的是(犬齿),最里边各有3-4颗(臼齿)。下颌是这样,上颌跟下颌一一对应。当然这是成年人的牙齿。我们四年级的学生一般有24颗以上牙齿。
6让我们花一分钟时间把刚才画的牙齿再完善一下吧,就一分钟哦!
(2)体验不同的作用
1.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了一个疑问?牙齿怎么不长成一个样呢?你能结合刚才吃面包的经验谈谈你的想法吗?
2.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用口香糖拓取牙齿印来观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先用臼齿,再用犬齿,当然得嚼在不同的地方,在换个地方,用门齿咬,看三种压印都在了,会吗?
3.交流发现和思考。随机交流以下内容:门齿像(一把刀),能切下食物。犬齿尖锐,有力,当门齿无法切断食物时,可以用犬齿撕开。臼齿能把门齿和犬齿切下的或撕下的小块食物,磨的更碎。(门齿——切,臼齿——磨,齿呢——撕)
4.看看这些食物,我们吃的时候,主要用到哪些牙齿?
5.每种牙齿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每一类牙齿都不能少。有一个成语叫细嚼慢咽。你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是的,通过细嚼慢咽,在食物在口腔里被磨得很碎,有些就已经消化,这样就减轻胃肠的压力。对我们的健康有极大的帮助。像我们小孩吃一顿饭的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
(3)观察龋齿
1.这两颗牙齿有什么不一样吗?蛀牙又叫龋病齿、龋齿,蛀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困扰?可有些人却告诉我,老师,我的牙齿蛀掉了,可为什么不疼呢?你能回答他吗?老师这儿有一张蛀牙的切面图。所以当你发现你的牙齿有蛀洞时候,应该怎么办?(医治),是啊,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啊!
2.你可知道为什么会长蛀牙吗?老师这儿有一个能告诉我们答案的动画片。
3.牙坏了要及时医治,那你可知道比医治更重要的是什么?要怎样预防?(刷牙、漱口、少吃糖类食物……)
4.同学们说得都很有理,说到刷牙,你知道正确刷牙的方法吗?谁来试着刷刷,学生评价,来看看牙博士教我们怎样正确刷牙吧。
四、小结延伸:
1.听了牙博士的建议后,咱们的课差不多也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2.用心关注口腔卫生,宣传正确刷牙方法,让我们(读)——做一个爱护口腔的小卫士!
【课堂板书】: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搅拌 舌头
门齿 切
咬碎 牙齿 犬齿 撕
臼齿 磨
润滑、消化 唾液
附记录表:
记录一:作业本第43页,用文字或者简笔画简单记录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情况。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3、4下)
长时间咀嚼(20下左右)
食物的状态
思考
为什么会这样变化?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记录二:借助镜子来观察自己的牙齿,并把自己下颌牙齿的样子简单地描画在记录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