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2、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2、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2、认识液体的热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3、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4、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教学准备】
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热水变凉,很多同学都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几乎每个同学都问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热水的“热”传到哪里去了?你们能从生活中找到答案吗?
2、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介绍自己周围的一些热传递的现象。???
二、引入新课
▲研究“传导”
1、那么热在金属片中是怎么样传递的呢?
(学生猜测)
2、出示图片:
(1)用蜡烛在金属片的一角加热,观察涂在金属片上的蜡烛油的融化过程。
(2)在金属片的中央加热,观察蜡烛的融化过程。
3、同学们,你们认为可能发生什么?
(分小组讨论)
4、那么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试一试。
5、学生动手实验。
6、利用教学课件播放铜丝上的火柴掉下来的实验巩固热传递的概念。
▲研究“对流”
1、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一下加热一杯水的过程中,冷水是怎样变热的。
2、教师在旁指导学生。
(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去研究)
3、联系前面所学的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了风,介绍热对流。
▲研究“辐射”
1、学生自己阅读有关辐射的资料。
2、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1)辐射是否依靠其他的物体?
(2)热量是怎样行进传递的?
(3)我们接受过哪些物体辐射来的热?
3、学生讨论后汇报。
三、小结巩固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吗?
2、看图,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课外扩展】
区分三种热传递的方式,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热传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