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神经﹣激素﹣免疫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下图为人体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1、2为结构,3、4、5为液体,6、7表示物质移动方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6、7过程出入的液体总量相等
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C.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D.3、5液体中均含有促胰液素
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需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B.①过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
C.②是重吸收作用,发生在肾脏的肾小管、集合管部位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少量的水和无机盐
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内细胞一般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呼吸酶、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0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5.下列关于多细胞动物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等动物的细胞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
B.内环境的稳态给细胞提供了一个物理、化学因素都比较稳定的环境
C.细胞外液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动物体的内环境
D.失去了内环境的稳态,代谢活动就不能进行,细胞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
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运动时,人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疾病发生 D.内环境稳态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
7.烧伤、过敏等情况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会异常增高,此时不可能发生( )
A.血浆蛋白随液体渗出毛细血管 B.细胞间隙液减少
C.血浆渗透压下降 D.淋巴液增多
8.下图中A、B 代表人体内的物质,其中①~④表示相关液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①②③④构成人体细胞的内环境
B.炎症时可导致液体②增多而引起局部肿胀
C.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B 可代表生长素
D.若组织细胞为肝脏细胞,则①比④处血糖浓度高
9.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基酸、神经递质、血红蛋白属于人休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D.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保障的必要条件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载体蛋白和激素等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C.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1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构成内环境
B.肝细胞、①、②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肝细胞>②>①
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值剧烈变化
D.③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12.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直接进入的内环境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液 D.细胞内液
1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C1-和K+
B.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组成成分与含量完全相同
C.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乳酸和脂肪等物质
D.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中的氧气含量小于组织液
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素、血红蛋白和参与细胞呼吸的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变化对内环境的稳态都有影响
C.肾上腺、胰腺、下丘脑、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15.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间关系如图所示。指出图中哪个箭头是错误的( )
A.①中性粒细胞 B.②组织液 C.③水 D.④Na+
16.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
C.人的红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会失水皱缩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
17.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
B.肾脏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
C.免疫系统作为防御系统,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D.血糖浓度下降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18.下列各项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糖、氨基酸和血红蛋白 B.O2、CO2和呼吸酶
C.性激素和神经递质 D.生长激素、胰岛素和消化酶
19.人体的体液是指(? ?)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和血浆 D.血浆、组织液、淋巴
20.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A.纤维蛋白原、尿素、卵磷脂、乙酰胆碱
B.葡萄糖、O2、乳酸、呼吸酶
C.Na+、HPO42-、氨基酸氮、胰液
D.纤维素、甲状腺激素、脂肪、血清球蛋白
二、综合题
2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降低/升高),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NaCO3/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4)图乙中,B液为____,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C液为________。
22.下图A表示某人剧烈运动2分钟理论上所需的氧量,B表示运动及恢复过程的氧耗量。据图回答问题。
(1)剧烈运动过程需氧量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运动过程中血浆中乳酸的含量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图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
(3)写出剧烈运动过程C6H12O6分解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测定血液pH,发现_________(有、无)大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图是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请回答: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2)_____、_____、__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3)请写出内环境 3 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___
24.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其中5为红细胞,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5标号所示结构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液体氧浓度最低的标号是___________。
(3)图中标号__________所示的部分蛋白质最为丰富。
(4)此图表示了血浆、组织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它们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是(_______)
A.淋巴和组织液 B.淋巴和血浆 C.组织液和血浆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5)血浆正常pH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A 4.A 5.B 6.A 7.B 8.B 9.D 10.A 11.D 12.B 13.C 14.B 15.D
16.D 17.C 18.C 19.B 20.A
21.呼吸 消化 泌尿 降低 NaHCO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血浆 蛋白质、无机盐 淋巴
22.剧烈运动耗能多,需有氧呼吸产能 肌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 2分钟内实际供氧量少于理论需氧量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C6H12O62C3H6O3+能量 无 血浆中有多对缓冲物质调节pH
23.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细胞内液 体液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24.血浆 1 6 C 7.3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