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艾滋病病毒
考考你?
HIV (蓝色)
红丝带的含义
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她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她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红丝带
(1)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2)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3)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
(4)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5)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
议一议
概念: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AIDS:
Acquired(获得的)
Immune(免疫力)
Deficiency(缺乏)
Syndrome(症)
HIV:
Human(人类)
Immunodeficiency(免疫力缺乏)
Virus(病毒)
艾滋病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传播途径:
1)性滥交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艾滋病
讨论:以下行为是否可以传染艾滋病,并分析为什么?
1 与爱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2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3 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4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5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6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7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8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9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10 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
√
√
√
√
×
×
×
×
×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艾滋病
河南文娄村的爱滋病孤儿
2004年主题:Women,Girls,HIV and AIDS
(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2003年12月1日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
Live and let live(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5年主题:Stop AIDS,Keep the Promise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
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
的平衡和稳定。
继续探讨
⑴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
⑵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
⑶人被HIV感染后,也并不立即得病,一般有几年时间的潜伏期,这是什么原因?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艾滋病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
清扫作用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思考:人体要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1、人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比较
遗传来,人人有,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形成,非人人有
对所有病原体
对某特定病原体
皮肤对细菌阻挡
黏膜上纤毛对异物清扫
皮肤分泌物杀菌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它们共同消灭病原体
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形成,二者共同担负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来源
对象
基础 第一道
防线(皮肤、黏膜) 第三道防线
第二道
防线(溶
菌酶、吞噬
细胞)
特点
联系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扁桃体、 、胸腺、脾、骨髓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淋巴因子、 等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
分布的场所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抗体
溶菌酶
淋巴结
3.抗原和抗体
⑴抗原
凡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举例:
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血清等
特点:
特异性
其表面具有抗原决定簇,与机体产生的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⑵抗体
球蛋白
特异性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化学本质:
特点:
(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形成: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分布: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课堂小结
免疫系统的组成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比较
3.免疫系统的组成
4.抗原和抗体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
抗原——外来病原体或其他
抗体——免疫球蛋白
第一道:皮肤和粘膜
第二道: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作用广泛
特异性免疫——获得、有特异性
1.下列表现与人体特异性免疫无关的是( ) A.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人的一生只会得一次麻疹 B.因注射青霉素而休克 C.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 D.伤口感染导致伤口流脓
2.下列不属于抗体的是( ) A.干扰素 B.抗毒素 C.凝集素 D.免疫球蛋白
3.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 A.血液和精液 B.握手和拥抱
C.衣物和卧具 D.空气和食物
课堂练习
D
A
A
4.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哪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5.打预防针能预防某些传染病,与这种免疫作用最有关的细胞器是 (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染色体 D.线粒体
D
A
6.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感冒,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感冒。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B.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D.流行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7.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 ) A.淋巴结 B.脾 C.T细胞 D.抗体
B
C
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第二道
第三道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属哪种免疫?
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无专一性
具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作用强,时间长
作用弱,时间短
(先天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属哪种免疫?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属哪种免疫?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属哪种免疫?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属哪种免疫?第几道防线?
浆细胞
2.功能:浆细胞合成与分泌抗体。
合成与分泌过程与其他蛋白质合成与分泌过程相同
无分化功能
无识别功能
形态结构:
呈卵圆形或圆形,核圆,多偏居细胞一侧
胞质丰富. 内含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中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