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诲(huì)???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B .发髻(jì)??????陌生(muò)? ??抑扬顿挫(cuò)
C .解剖(pāo)?? ??芦荟(huì)????杳无消息(yǎo)
D .匿名(nì)???? 仿佛(fó)? ????油光可鉴(jiàn)
2. 下面对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 .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精通时事:了解社会大事)
C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D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杳无消息:形容一点儿消息也没有)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依照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可以把文章大致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B .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其中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D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文章在平实朴素的表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妈妈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跟我说话。
B .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屋里,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
C .上次的登山路线非常难走,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
D .本刊将洗心革面?,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5.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星光大道》年度冠军总决赛上,临沂市苍山县的“草帽姐”徐桂花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B .四川雅安人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C .中央电视台开展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D .受狂风暴雨及大浪影响,青岛栈桥东侧30多米长的栈桥出现坍塌。
6.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活动一:悟“美”】下面的宣传语中隐含着“最美妈妈”评选标准中的两个关键词,请将它们提取出来。
在社会转型、价值体系重构的时代,“寻找最美妈妈”活动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美的呼唤。
①
②
(2)【活动二:鉴“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完成学校组织的相关调查。(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的观点展开)
你的观点: 的妈妈最美
(3)【活动三:荐“美”】活动需要你推荐一位候选人,请你为她写一则推荐词。
要求:①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阐述推荐理由;②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③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候选人姓名;④60字左右。
“最美妈妈”推荐词:
二.阅读(32分)
(一)
???? 藤野先生 节选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4)第5.6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二)
深夜,那盏灯
①那一年的春天,一场飞来车祸轧断了我的腿。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渺茫。除了整天瞪着天花板挨着以泪洗面的日子外,我还能做什么呢?
②在小学教音乐课的姐姐给我抱来高中课本,默默地放在我枕边。我怒气冲冲,一股脑儿地将它们撒了一地。姐姐弯下腰把它们一本一本拾起来,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她的眼睛里涌出来,我忍不住失声痛哭。
③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推门进来,把我扶起,指着对面那栋黑黪黪的楼房,激动地说:“弟弟,瞧见那扇窗子了吗?三楼,从左边数第二扇窗户。”她告诉我里面住着一个和自己的盲人母亲相依为命的全身瘫痪的姑娘。姑娘白天为一家工厂糊鞋盒,晚上拼命地读书和写作,才17岁,已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看着那扇窗口的灯光,我的脸红了。
④“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⑤打那时起,那扇窗口的灯光就时时陪伴着我。只要看到那束柔和的灯光,我就不由自主地拿起身边的课本。
⑥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泪流满面。突然,一束灯光柔和地射在我脸上,我心里倏地起了个念头:我要见见那姑娘,把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还要……感谢她——是她夜晚窗口的灯光,伴我度过了这个难熬的季节。我拄着双拐,跌跌撞撞地爬上那幢楼,轻轻叩响了门。
⑦没有回音,我使劲敲了敲它。对面的房门打开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上下打量着我说:“小伙子,别敲了,那是间空房。”我呆住了。
⑧“……从前我儿子住在这儿,后来他调走了,这房一直空着。两个月前,一个长辫子姑娘赁下了它。可说也奇怪,她并不在这儿住,只是吩咐我晚上把电灯拉亮,第二天早上再把灯拉灭……”
⑨我突然手扔了双拐,跌倒在那扇门前,失声痛哭起来。耳畔似乎又响起姐姐的声音:
⑩“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1)从反映人物的性格来看,上面这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2)文中的姐姐为什么要租赁对面那间空房子来“骗”自己的弟弟?如果她不那样做,你认为她还可以怎样做?两种办法中你认为哪种办法更合适?
答:
(3)从全文来看,你认为文章的标题“深夜,那盏灯”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4)此时,你最想对文中的谁说说你的心里话?请写在下面。
答:我想对文中的 说:
三.作文(40分)
有人说生活太平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温暖的饭菜;一次春雨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欢呼……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幸福。请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一.1-5 ABCDB
6.(1)道德价值 真善美
(2)示例:勤劳 有爱心
(3)略
二(一)(1)“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之情,印象深刻;“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反映了作者爰国的思想感情
(2)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铺热,因为有了这段内容,藤野先生的真诚关心就表现得更突出了
(3)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这是作者用诙谐的语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
(4)热情诚恳,求实精神
(二)(1)不能删去。因为这段文字更加明确地反映姐姐那种舍己救人、忘我无私的高尚灵魂,正是她这种崇高的精神,才使她对自己的弟弟也那样无私地给与帮助和鼓励。另外,这段文字也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鲜明,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因为姐姐想借此来安慰、鼓励弟弟,使他发奋读书。 她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言语来教育、感化弟弟。
(3)要点:“深夜”喻指弟弟遭遇车祸后那暗淡失望的情绪;“那盏灯”一是指对面那扇窗口的灯光,更是指在弟弟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的姐姐的那爱心之灯。
(4)略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