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2019)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08 08:2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检查
本卷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14分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教诲(huǐ)  畸形(jī) 尴尬(gà) 杳无消息(yǎo)
B.不逊(xùn) 妯娌(zhóu) 鬈发(juǎn) 油光可鉴(jiàn)
C.溺死(nì) 一绺(liǔ) 匿名(nì) 深恶痛疾(wù)
D.诘责(jí) 绯红(fěi) 滞留(zhì) 颔首低眉(hàn)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忿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B. 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C. 这张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固思想的囚牢。
D.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里面躁热得像温室。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B.他的这段孔雀舞真是跳得入木三分,连杨丽萍都动容不已。
C.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D.遵义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稷下学宫创立于2300年前,历经前后六代上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且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作者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红星照耀中国》中除了写众多的共产党领袖,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还花大量笔墨写了一些国民党的优秀将领。
D.《红星照耀中国》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中,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________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________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________的司马迁吗?当然,也不会选到那位飞与巨鸟,舞共迷蝶,神思________的庄子了。“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
A.淡远 深远 玄远 怀远   
B.怀远 淡远 深远 玄远
C.玄远 怀远 淡远 深远
D.深远 玄远 怀远 淡远
7、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D??)
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摞石头。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当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进了门是这户人家的厨房兼起居室。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我们来到扎西家的白房子跟前。
A.⑤④②③①? ???B.④①②③⑤?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②①③
三、古诗词填空(8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
(2)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4)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龟虽寿》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0分)
可燃冰
①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采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②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海底。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③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甲醛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 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⑤但是,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0.海底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3分)
11.第④段“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12.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3.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2分)
答案:10.温度、压力、气源。
11.不能去掉。“几乎”表示大多数之意而并非全部,它表明可燃冰燃烧后还是会产生少量污染物,如果去掉“几乎”,则不能准确表达这种意思。因此不能去掉。
12.列数字。作用:能更准确具体地说明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新能源。
13.后果:严重破坏环境,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海啸。
诗歌鉴赏(4分)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4?、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画面: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15、?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
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
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 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谈A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6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 》 ,原来的书名叫《 西行漫记 》,作者是埃德加.斯诺
A是 周恩来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巴山夜雨
钱歌川
①我对雨虽不特别爱好,也不怎样嫌恶。如果头戴帽子在不大不小的雨中行走,我并不觉   得难过,毋宁有一种超然的心情。
②你只要不以打湿衣帽为意,便可悠然不迫而有余情去欣赏那织女机中的雨丝。真的,那就和春蚕刚吐出来的丝一样光亮、细长,而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要把天空和大地缝织起来。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③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池中之雨清彻,瓦上之雨沉重。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   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
④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一绝最为脍炙人口。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于是乎雨又可话了。
  ⑤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深夜人倦拋书睡去,梦中还在低吟“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之句。早晨出门,路面已千,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你想会有人不爱巴山夜雨么?
  ⑥然而妤景不常,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我另出房租。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
  ⑦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妤几处。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妤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退。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我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
  ⑧巴山多夜雨,室内少睛夭,又熬了一年。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满望他可以负责来修理。他果然满口答应,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我只希望早点动工,从春望到夏,从夏等到秋。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
  ⑨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他们答应三天把瓦盖好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昏。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
  ⑩巴山之雨,与夜俱来。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滥。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渠。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办法。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过方停。
  ⑩张志和《渔歌子》描写渔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似乎很可羡慕。读者读这些诗句时被诗人支配,欣赏那诗中有画,用不着设身处地去为渔翁着想。其实渔翁冒雨打鱼,在他本身并无诗情,也无画意,毋宁是不得已的苦事。你要是遇雨而在家安然读书,我相信你对雨不会发生恶感。
  ?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然而,我可不能和你发生同感了。
  17.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8.本文题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山夜雨。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9.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20.文章第十一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7.在作者看来,雨是否有诗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人的经验和心境。只有在欣赏文学或现实中悠闲不迫的时候,雨才可能是有诗意的,如初到四川,居住城里,夜雨伴读,充满诗意;当它带来现实生活的妨碍,诗意就不复存在,如居住乡下,夜雨漏屋,饱受雨淋之苦,雨之诗意顿消。
  18.①从雨写到夜雨再到巴山夜雨,渐次引出下文关于巴山夜雨的经历和感受;②从看雨听雨到话雨,表现雨的诗意和情趣,与后文中巴山夜雨带来的痛苦经验形成对比。
  19.①用梭子在丝中穿过的情形,生动写出了人在雨丝中穿行的情景。②梭子在丝中轻巧穿行的比喻,贴切地表达出雨中行走的惬意。③与前面“织女机”和以蚕丝喻雨相呼应,前后一体。
  20.第一问:①根据诗中的画境,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②设身处地进入诗中的世界,去感受和认识诗所反映的生活现实。
四、语言运用(12分)
21、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人物。 (1)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中各得出一条结论。
年度
人均阅读量
人均阅读时长(每天)
纸质体术(本)
电子书(本)
纸质阅读(分钟)
手机阅读(分钟)
2012
4.39
2.35
15.38
16.52
2013
4.77
2.28
13.43
21.70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答案: (1)①2013年较2012年,人均阅读量有所增加.或:纸质书阅读量高于电子书阅读量.②2013年较2012年,手机阅读时间增加,而纸质阅读时间减少.或:人均手机阅读时间长于纸质阅读时间. (2)示例:认同毕淑敏的阅读观,因为阅读名著更能提升素养,启发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入的思考.认同汪曾祺的阅读观,因为阅读杂书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丰富知识,广泛认识世界. (3)示例:读书如登山,山登得高,景象就看得远;书读得多,眼界就开阔.
四、作文(30分)
22. 雏鹰只有离开温暖的窝巢,才能鼓动翅膀去搏击那变幻莫测的风云;马驹只有离开舒适的围栏,才能扬起铁蹄驰骋于烽火连天的疆场;孩子只有离开父母的呵护,才能逐渐独立踏上漫长的人生征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请以“成长离不开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