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泄气(xiè)?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āng)
B .签订(jiàn) ??歼灭(qiān)? ??摧枯拉朽(xiǔ)
C .芜湖(wú)?? ??荻港(dí)?? ???纷纷溃退(kuì)
D .区域(yù)?? ??督战(dū)?? ???封锁长江(suǒ)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璀灿??? 谪守??? 德隆望尊??? 海市蜃楼??? 苍海桑田
B .家具??? 磐石??? 一抔黄土??? 恼羞成怒??? 口干舌燥
C .勾当??? 蓬篙??? 阡陌交通??? 排山捣海??? 高屋建瓴
D .嬉闹??? 芳馨??? 粗制乱造??? 冰凉眨骨??? 丰功伟迹
3. 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 )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 .消灭? 击败? 夺回? 占据? 控制
B .歼灭 ?击败? 占据? 控制? 切断
C .歼灭?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D .消灭? 击溃? 控制? 占据? 控制
4. 下列各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频有建树。
B .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栽的各国议会联盟。
C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颚收入。
D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5.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问最近最火的电视剧是哪部,无疑确定就是《欢乐颂2》。(在句末加上“的剧情”)
B .因为售卖富氧空气是新鲜事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今后这些都会逐步落实。(将“落实”改为“完善”)
C .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日前因病去世。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被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删去“被”)
D .因为共同的坚守,共同的信念,之所以最美村镇评选活动才能从2013年的“发现”走到今天。(删去“之所以”)
6.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 ?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 ? ?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7. 从古到今,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回忆以往学过或读过的古诗,默写两句描写战争的诗句。再写一条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语。
二.阅读(32分)
(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2)这则消息的大意是什么?(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
(3)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
(4)文段中划线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
(5)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二)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清凉的秋雨送来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涉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第3段文字“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加点的词。
深谙:
(2)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的是什么?
(3)阅读本文第5段文字,说说作者写“钟声”的目的是什么?
(4)阅读本文第7段文字,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三.作文(40分)
题目:??????的骄傲????
要求:(1)请将题目填写完整。?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
一.1-5 BBCDA
6.文化部门查禁四款电脑游戏
7.略
二(一)(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到“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第二层:从“二十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
(4)这八个字写出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5)议论;爽出我车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的反动本质及士气败落、不堪击的军情,又有很强的政策性,从而使这篇新闻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二)(1)深刻了解(或明白、知道、懂得)。
(2)一要珍惜生命,二要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3)通过钟声提醒人们生命是有限的,要珍惜生命。
(4)痛苦的煎熬;快乐的享受(或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渺小的存在;伟大的结晶(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