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09 21:1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短文二篇》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晓雾将歇(  ) 与其奇者(  )
遂至承天寺(  ) 藻、荇交横(  )(  )
盖竹柏影也(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夕日欲颓/欲界之仙都
(      )(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无与为乐者
(      )(      )
(3)夕日欲颓/意与日去
(      )(      )
(4)答谢中书书/孤常读书
(      )(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的句子是“          ,           ;           ,            ”。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         ,          ”。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国各高校国际论文发文量来看,浙江大学以65387篇发文量位居榜首第一。(删去“榜首”)
B. 关于情绪,使人们经常有一种误解,认为情绪尤其是那些负面情绪消失后,这件事就过去了。(删去“使”)
C.“一带一路”,这一源自中国、属于世界的倡议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纳和认同。(将“倡议”改为“倡导”)
D. 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在“扫一扫”支付上也采取了多项技术手段降低交易危险。(将“危险”改为“风险”)
5. 请为下面的上联,续写下联。
上联:阳春白雪传雅曲
下联:      
课内精读
(一)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品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表达了作者对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比肩的愿望。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寥寥八字,运用两个视角,写了三重风物。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声传入耳际,繁多杂乱,生机勃勃。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山石相映,呈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气象。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相与步于中庭( )
(2)遂至承天寺(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脍炙人口的写月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品析。
    
    
    
    
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拓展阅读
(一)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时欲登舟至沙市/学而时习之
B.竟为雨雪阻/可以为师矣
C.亦复有少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夜雪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自 叹 每 有 欲 往 辄 复 不 遂 然 流 行 坎 止 任 之 而 已 。
3. 作者认为“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
    
    
(二)临皋闲题
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以不如君子,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
【注】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吾饮食沐浴皆取焉(       )
(2)与此孰胜(       )
(3)助役钱耳(       )
2. 用三条“/”在下列句子需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断开。
临 皋 亭 下 八 十 数 步 便 是 大 江 其 半 是 峨 嵋 雪 水 吾 饮 食 沐 浴 皆 取 焉。
3.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短文二篇》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tuí lín xiē yù suì zǎo xìnɡ bǎi
2.(1)将要/与“界”合用,指人间(2)欣赏/和(3)太阳/时光(4)书信/书籍
3.(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C(将“接纳”和“认同”对调。)
5.示例:高山流水觅知音
课内精读
(一)1.(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3)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勃勃生机。“竞”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乱”与“竞”相互映衬,突出了大自然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美。
3. C(“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
(二)1.(1)共同,一起(2)于是,就(3)睡觉(4)只是
2.(1)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比喻月光,用藻荇比喻竹柏的影子,虽未着一个“月”字,却处处见月光;其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正面描写,“水中藻、荇交横”是侧面描写,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空灵世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但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欣赏。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的自慰罢了。
拓展阅读
(一)1.D(都是“起”的意思;A.当时/按时;B.被/做;C.一些/缺少)
2. 自 叹 每 有 欲 往 /辄 复 不 遂 /然 流 行 坎 止/ 任 之 而 已 。
3.“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
【参考译文】夜间下起了大雪。当时原本是准备乘船到沙市的,竟然被大雪所阻挡了。然而听着雪珠击打着竹林发出的铮铮的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随意地浏览一些书,还是能享受到一些乐趣的。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鲁直所说“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
(二)1.(1)于此,在那里(2)谁(3)罢了
2.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
3. 热爱自然,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
【参考译文】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嵋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怎么样?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