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来自细菌的威胁
1.细菌的形态特征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类型有球菌、杆菌、螺旋菌,都是________的个体。
2.细菌的结构特点
细菌属于________生物,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只含有核物质,没有核膜),核区内有遗传物质;单细胞;异养;有细胞壁、细胞质,有些还有鞭毛、荚膜。
3.细菌的繁殖
细菌一般以________方式繁殖。
例1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原体。它最突出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来自病毒的威胁
1.病毒的结构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
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核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________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病毒致病的原因: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传染病
1.传染病的定义:由________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使人或动物患传染病的生物,主要有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寄生虫等。
3.传染病的特点
(1)________
(2)流行性
(3)免疫性
说明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①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②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4.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________的人或动物。传染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且必须是活体;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体内携带病原体且能患该种疾病。如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都是传染源,而传播疟原虫的蚊子不是传染源,因为疟原虫不会使蚊子患疟疾。
(2)________: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如流感)、饮食传播(如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播(如乙型脑炎)等。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例2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例3 (嘉兴中考)2013年上半年,我国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并导致多人死亡。以下有关H7N9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B.为了预防禽流感,不能食用煮熟的鸡蛋和鸡肉
C.不管是否处于禽流感疫区,都应将禽类捕杀掉
D.当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擅自服药治疗
传染源的概念
例4 (义乌中考)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超级细菌”的出现,正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一种报复。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超级细菌”是指耐药性很强的细菌
B.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超级细菌”属于分解者
C.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超级细菌”属于传染源
D.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例5 埃博拉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8只健康的恒河猴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②依次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设置A组恒河猴的作用是________。
(3)为了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有:①经常用肥皂洗手,以保持双手的清洁;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妥善弃置等。
上述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1.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下列预防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B.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D.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2.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探究病毒结构
3.(南京中考)夏季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食堂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及时对餐具消毒。下列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
A.流行性感冒 B.细菌性痢疾
C.狂犬病 D.乙型肝炎
4.据估计,世界上约三分之一的人体内“潜伏”有肺结核分枝杆菌,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表现出肺结核症状。经检测这些“潜伏”的细菌对抗生素无抗药性,难道细菌对付抗生素还有其他策略?1944年,医生比格发现,现有的抗生素只能消灭正在生长和繁殖的细菌。微生物学家路易斯进一步检测到:一旦环境残酷,如缺氧、营养缺乏、温度不利生长等,每种细菌都能进入休眠状态,如图是细菌对付抗生素的两种策略。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第4题图
(1)体内“潜伏”有肺结核分枝杆菌的人,在传染病学上属于________。
(2)身体上“潜伏”肺结核分枝杆菌的人,一生都不表现出肺结核症状,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肺结核分枝杆菌和产生青霉素的青霉菌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消灭这些“潜伏”的细菌,可先采取______________手段去“唤醒”它。(写出一种合理手段)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单细胞 原核
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生殖 例1 A
知识点2:蛋白质的外壳 核酸 寄生 知识点3:病原体 传染性 病原体 传播途径 例2 C
【易错点拨】例3 D 例4 C
【综合应用】例5 (1)21天 注射埃博拉疫苗 (2)作对照 (3)①④
【巩固提升】1.D 2.C 3.B
4.(1)传染源 (2)细菌处于休眠状态 (3)结核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青霉菌细胞内有成形细胞核 (4)给充足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