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要求:
了解区域的含义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诧异
以某区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章施必修3的概述部分,从总的大的角度阐述了“区域”这一概念,也通过案例阐述了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为后面分区域研究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在两节中,第一节作为区域研究的主题贯穿了后面各章节的内容,因此应是重点内容,为后面各章节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和策略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的含义
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诧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区域”的含义,先引导学生回忆熟悉的区域,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区域的基本特点,进而将所举的区域归类。
以长江三角洲和送嫩平原两个区域为例,比较他们在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等条件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一般方法。
引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变化,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培养分析区域差异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显示设问,由学生回答。
设问: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师讲解]一、什么是区域:
区域的内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表特征、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读图设问]比较以下两图,设问:请判断这两幅图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图中的区域规模有何差异?区域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投影两幅图:《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中国三大自然区域图》
[教师归纳]:2、区域的分类:
按性质分(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等)
按规模分(大型、中型、小型)
3、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和可变性
[承转]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由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通过以下案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的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图分析]显示以下三图,
《图1.1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中国地形图》《图1.2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
思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试从图中找出两者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差异对生产活动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归纳表格,学生完成』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差异
位于30o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大致位于43o~48oN,地处我国东北平原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余热同期,河湖密布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量较少,热量不足
土地条件差异
经人们长期改造形成水稻土,多水田,人均耕地小,较分散
为肥沃的黑土,多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
矿产资源差异
贫乏
石油等资源丰富
长江三角洲河送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产活动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水田为主,盛产水稻、油菜、棉花,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发达
旱地为主,产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可发展畜牧业
工业
优越得地理环境使其商业贸易发达、轻工业发达、通过发达得海陆交通引进原料发展重工业,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城市和人口
人口密度高、城市密集、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人口密度较低,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交通运输
内河、海运、陆运、空运发达
内河、陆运发达(铁路网稠密)
产生两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的差异
『方法归纳』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要分析两个区域差异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如下:
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
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标绘制等
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
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第四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完成课本P4活动题』
『承转』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阅读课文p5-p6,根据你的理解试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变化,现在处于发展的哪个阶段?现阶段有何特点?将来有何发展趋势?这种发展变化主要受制于什么因素?
学生阅读、思考问题、教师点评归纳:
三、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农业社会)——成长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2.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基础)、技术力量和产业结构
『教师小结』略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引言: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今日,一个学科不引入计算机技术是实在难以令人接受的,作为地理学与计算机发展而出的3S,在当今的地理学有着其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发展时间尚短的3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又更少被提及,所以应当向学生展示一个大家所不熟知地理学的一个面,向学生说明3S在地理学以及现实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还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些学科前沿信息。
入门知识/技巧:
由于此门课所介绍的专业技术成分较大,因此不必过于强求,GIS作为地图在计算机的延伸,学生对于地图学方面的知识要有一定的掌握。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GIS,GIS的发展概况,GIS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GIS的优缺点。
4、教学环境:
电脑、投影仪等。
5、教学过程:
本课以漫画和一些图片为主。首先介绍一下GIS的概念,让学生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然后,介绍GIS的发展历史和一些应用方面,让学生思考一些GIS与自己生活的环境有哪些联系之处;随后,展示一下NASA的WORLDWIND,让学生对于GIS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就开是讲解GIS的组成以及是如何工作的;最后展示一些中文GIS,进一步说明什么是GIS,加深记忆。
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之中,不时的提些小问题以及一些小讨论,在课后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题。
7、课堂教学小结:
再阐述一下本课的重点内容,问同学一些问题,以测试是否达到教学的目标,然后播一段关于下一节课的动画,以提起同学对于下一节课的兴趣。
8、板书设计:
基本不使用板书,以电脑的PPT及其它多媒体手段为主。
9、课后反思:
课件38张PPT。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广东仲元中学地理科 陈劲秋什么是区域?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什么是区域?1、概念——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
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1)人为划分的管理区域(5)按规模分:大、中、小型区域2、分类——(2)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 (自然、人文)(3)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 (吸引或辐射范围)(4)具有相同职能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 发动全身)
差异性(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
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联系)3、区域特性简单问题思考:说出以下区域具有什么样的区域特征?珠江三角洲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拉丁美洲
青藏地区
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是有差异的!!!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看景观图找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自然、人文)具有相同点吗???两地存在什么不同?人文方面自然方面语言
文化
饮食
建筑
农业
工业
交通
……
地理位置
气候
土地
植被
资源
……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P3 思考题300N
东南沿海中部430~ 480 N
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雨热同期温带带季风气候
区,大陆性较强,
水热条件不足水稻土
人均面积少黑土
人均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资源丰富
——石油1、区域主要的地理环境差异课外思考 : 课本 P4活动题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水田耕作业
一年两熟、三熟
水产养殖业旱地耕作业
一年一熟
畜牧业气候条件差异
土地条件差异重工业基地综合性
工业基地矿产资源
条件差异
地理位置差异沿海航线
的中枢墙壁厚度、屋顶坡度、楼距……气候条件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异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变化,
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也在变化。阅读课本第五——第六页的内容,思考:1、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其粮食生产地位是怎样的?2、这种地位的变化,主要受什么地理因的影响。1、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2、区域的发展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衰落阶段例子鲁尔区的例子地理位置差异东北肥沃的黑土长江三角洲农业 松嫩平原农业东北民居窗户、
墙壁厚度、
屋顶坡度、
楼距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常绿阔叶林匹兹堡硅谷课件10张PPT。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气候、水文、环境、资源、自然灾害、植被原始数据的获取
空间定位
叠加、整合模拟区域自然过程
预测、预报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科学、准确得数据各类数据
历史数据RSGPS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