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地 理 必 修 2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地理组 方训 制作思考: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基本知识1.概念: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图中A、B、C是三个不同
国家。人口从A1到B1,及
C1到A2常被认为是国际人口迁移;而从A1到A2 ,及C1到C2是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一、人口迁移的基本知识1.概念:2.分类:(国际迁移)(县际迁移)(省际迁移)讨论:请同学们再举一些属于上述三种类型的人口迁移实例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例如:15---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引发了7000多万欧洲人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二战以后特点1、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例如1、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2、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3、西亚和北非迁入一、人口迁移的基本知识1.概念:2.分类:A.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思
考1.A、B、C、D代表怎样的迁移?2.请说出城市化进程是属于哪一种迁移?3.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向往美好的自然环境,属于哪一种迁移?(B)(C)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是原因。特点:(1)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流动数量较少
(2)自发的迁移少,以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迁移为主。
方向:沿海 内地、边疆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民进入城市。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方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 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特点: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原因:(1)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
(2)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
(3)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E读资料和图,回答问题:[资料一] 1964年--1965年,国家从战略角度考虑,把沿海和内地密集的工业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转移,开始了大规模地“三线”建设。迁移人员主要包括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及家属。[资料二]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入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求职业,引发了规模日益扩大的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每年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在各大、中城市打工的农民返乡,形成所谓的“民工潮”,人数达5000万人。[资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的一些知识分子、高技术人才向东迁移,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资料四] 三峡移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规模的移民,至2009年竣工,计划搬迁人口将达到133万人。F读课本图1.19,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迁入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
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开发资源,发展边境贸易缓解人地矛盾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互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务工经商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讨论:为什么人口会发生迁移?思考:哪些因素能引起人口迁移?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
口
迁
移
与
环
境课堂小结概念分类按地理范围划分按迁移方向划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人口的迁移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