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第三节 城市化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上海人口的增加1852年2003年20世纪50年代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城乡人口对比 城镇人口乡村人口1、概念2、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乡村一、城市化的含义4、意义3、推动城市化的动力单位:万人? 2002年全国城市化水平情况表
???? ???? 城 镇 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 城 镇 人 口 占总人口比重???? 北 京 1072 77.54 江 苏 3086 41.49???? 天 津 721 71.99 浙 江 2277 48.67???? 河 北 1759 26.08 安 徽 1665 27.81???? 山 西 1151 34.91 福 建 1443 41.57???? 内蒙古 1014 42.68 江 西 1146 27.67???? 辽 宁 2299 54.24 山 东 3450 38.00???? 吉 林 1355 49.68 河 南 2147 23.20???? 黑龙江 1901 51.45 湖 北 2424 40.22???? 上 海 1478 88.31 湖 南 1916 29.75???? 海 南 316 40.11 广 东 4753 55.00???? 重 庆 1023 33.09 广 西 1264 28.15???? 四 川 2223 26.69 陕 西 1163 32.26???? 贵 州 841 23.87 甘 肃 615 24.01???? 云 南 1002 23.36 青 海 180 34.76???? 西 藏 50 18.93 宁 夏 182 32.43???? 新 疆 651 33.82???? 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你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城市的拉力: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高
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高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
受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现代建筑居家舒适
社会地位提高农村的推力:
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
就业机会不足
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齐全
升学与升迁不易
生活品质低
贫困、社会地位低
自然灾害3、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的空间移动
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读P33图2.20思考: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阶段25%-30%以下
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区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30%-70%较高迅速快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70%以上
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读图P34.案例4思考: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城市化迅速
(工业革命后)①乡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P34活动后期初期趋于缓慢可能加快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空前发展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阶段5.1%50%28%世界城市人口变化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75%40%早晚高低慢(后期)快(初期、加速)逆城市化
城市发展不合理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来自:联合国人口司。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市。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城市群落的形成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3、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生活烟尘、工业烟气、汽车尾气有害物质污浊城市空气,危害人体健康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妨碍人们日常生活,甚至损害人体健康2、不利影响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进。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主要的凶手有两个: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是元凶,逆温层现象是帮凶。
伦敦工业燃料及居民冬季取暖使用煤炭,煤炭在燃烧时,会生成H2O、CO2、CO、SO2、NO2和CH等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飘尘上,凝聚在雾气上,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当时持续几天的“逆温”现象,加上不断排放的烟雾,使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比平时高?10倍,二氧化硫的浓度是以往的6倍,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一样。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一个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瞒珊、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CH3HgCl)。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2次都有余的程度。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了。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据统计,有数十万人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 垃圾污染
据专家统计全国现有668个城市,三分之二都在垃圾环带的包围中。据环卫部门统计,锡城每天产出生活垃圾1500吨,高峰时达到3200吨。去年,锡城共清运生活垃圾约68万吨,其中进入桃花山填埋场的约为65万吨。
垃圾是各城市管理中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全国每年投入的资金近400亿。这笔巨大的投资相当于全国每年开采黄金的总产量。也就是说,每年我国开采的黄金全都垃圾吃掉了。噪声污染对身心健康危害大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 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 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4.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
5.干扰休息和睡眠。
6.噪声对视力的损害。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驾驶员应避免立体场音响的噪声干扰,不然易造成行车事故。 土壤污染
不仅耕地受到危害,工矿区、城市也普遍存在土壤污染问题。有关部门研究发现,香港市区公路边的尘埃中,镉含量超过标准5倍多。一项针对北京市公园土壤进行的调查表明,因为环境优美而成为人们主要休闲场所的公园,土壤含铅量的平均值竟超标1倍,而且建立时间越长的公园,铅超标的程度越严重。更令人忧虑的是,导致铅污染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镉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则为肺气肿、骨质改变、贫血,还很 可能使人瘫痪。 P37活动措施:
1、合理规划城市
2、使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3、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4、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
5、分散大城市职能三类城市绿地系统模式的比较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小结一、城市化的含义
标志: 1、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