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通过列表比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通过实例说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结合具体实例,总结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通过学习植物激素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2.通过“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设计”的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3.客观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
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2.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使乙烯含量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3.具体应用
(1)用乙烯利催熟。
(2)用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在施用时,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宜的浓度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
2.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
3.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
4.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
5.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
6.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
提示:1.×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对植物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 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相对较多。
3.√
4.√
5.×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某一生理活动中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减少。
6.√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探究]
1.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
(1)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合成具有__________作用。
(2)y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__作用。
(3)赤霉素促进茎秆的伸长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来实现的。
提示:(1)促进 (2)促进 (3)生长素
2.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在果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哪些激素在起作用?
(2)在细胞伸长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的激素有哪些?
(3)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明显升高的激素有哪几种?
(4)由上述各种激素的变化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1)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等。
(2)生长素和赤霉素。
(3)乙烯和脱落酸。
(4)果实的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的。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1)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和赤霉素
(3)器官脱落
(4)种子萌发
(5)细胞生长
1.如图为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麦种子成熟后赤霉素合成量较小
B.小麦种子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
C.小麦种子鲜重的增加仅取决于生长素的含量
D.小麦种子的形成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
C [分析曲线可知,小麦种子成熟后赤霉素合成量较小,A正确。分析曲线可知,受精后短时间内细胞分裂素含量较多,说明在种子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B正确。种子鲜重的增加可能与生长素、赤霉素均有关,C错误。由曲线可知小麦种子的形成受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D正确。]
2.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NAA引起染色体变异形成无子果实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 [从作用可以判断出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为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NAA通过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而形成无子果实,C错误。]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问题探究]
1.农业生产上,因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效果明显,尝试说明理由。
提示: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以长时间发挥作用,而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2.瓜果蔬菜在种植时因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接连曝出“激素黄瓜”“空心草莓”“爆炸西瓜”等。试探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不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提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不会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品质。例如,适当使用赤霉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品质。如果使用不当,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则有可能影响产品品质。
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较
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来源
植物一定部位产生
人工化学合成
生理作用
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调节
作用后去向
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
残留在植物体内继续发挥作用
作用效果
短暂,只发挥一次作用
持久稳定
实例
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
乙烯利、生长素类似物、青鲜素、赤霉素
1.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辣椒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果实
D.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D [脱落酸是促进植物脱落的;乙烯利是促进果实成熟的,而不是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辣椒花蕾,可获得无子果实,但生产中我们需要有种子的辣椒;赤霉素可以促进植株增高。]
2.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 )
A.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
B.2,4-D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乙烯用于果实催熟
D.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
A [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不能打破种子休眠,打破种子休眠的是赤霉素。]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核 心 语 句 归 纳
1.赤霉素的主要作用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且在植物体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
5.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香蕉成熟
B.细胞分裂素一般在根尖合成
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D.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A [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是乙烯,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果实发育。]
2.幼嫩的种子中合成量较多的激素是( )
A.赤霉素和生长素 B.生长素和脱落酸
C.赤霉素和乙烯 D.细胞分裂素和乙烯
A [幼嫩的种子能够合成大量的生长素和赤霉素;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乙烯在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但在将要成熟的器官内合成较多;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幼嫩的种子也能合成细胞分裂素。]
3.“秋风扫落叶”,但路灯下的树叶总是迟于其他部位脱落,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灯下的树叶照光的时间长,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养料多
B.光照抑制了脱落酸的合成
C.夜晚的光照抑制了顶端优势
D.光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
B [落叶与脱落酸有关,而脱落酸的合成需要短日照,路灯的光延长了光照时间,抑制了脱落酸的合成,所以路灯下的树叶脱落的比较晚。]
4.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 )
A.2,4-D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A [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并且是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微量有机物,四个选项中A项不属于植物激素,而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5.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
①培育无子番茄 ②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 ③果树整枝
修剪 ④棉花摘心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 ⑦木瓜催熟柿子
A.①③ B.②④
C.⑥⑦ D.②⑤
D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为染色体变异,移栽植物时剪去叶片的原理是降低叶的蒸腾作用,上述两项措施均与植物激素无关。]
6.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储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植物生命活动同时受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在马铃薯植株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呈现出________的特点,运输方式为________。
(2)图示实验结果表明,对储藏期马铃薯块茎外施____________,能延长储存时间;外施赤霉素组的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时间比对照组________;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举一例)等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
解析:(1)马铃薯植株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即为单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是细胞内的主动运输。
(2)读图知脱落酸组可延迟马铃薯块茎发芽。赤毒素组可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因此此实验组所需时间较短。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中所需马铃薯块茎大小、形状等应相同,环境条件或植物激素浓度等也应相同。
答案:(1)极性运输 主动运输 (2)脱落酸 短 马铃薯块茎的大小、形状、生长期、环境条件或植物激素的浓度
课件44张PPT。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十) 其他植物激素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是吲哚乙酸。]
2.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赤霉素均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B.使用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果实的成熟时间
C.乙烯仅在成熟的果实中合成
D.植物的某些生理效应取决于各种激素之间的相对含量
C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使用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果实的成熟时间,B正确;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植物的某些生理效应取决于各种激素之间的相对含量,D正确。]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脱落酸处理大麦种子可诱导产生α-淀粉酶
B.用乙烯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的番茄
C.在芦苇生长期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
D.植物体内生长素在黑暗时可以合成,单侧光并不影响其极性运输
D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诱导产生α-淀粉酶,A错误;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不会使染色体加倍,B错误;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C错误。]
4.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
A.延缓叶片变黄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A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者的比例决定了叶片的颜色,叶绿素若被降解,则其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比例增大,叶片就会变黄,反之,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则叶片变黄将可延缓。]
5.在温带地区的秋末冬初,树叶纷纷降落,与此生物现象密切相关的激素是( )
①赤霉素 ②乙烯 ③细胞分裂素 ④脱落酸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D [秋末冬初,叶片衰老脱落,与乙烯和脱落酸有关。]
6.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乙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乙、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A [甲激素的相对浓度在细胞分裂时期达到最大,可知甲激素应为细胞分裂素,乙激素的相对浓度在细胞分裂时期和细胞伸长时期较大,可知乙激素应为生长素,丙激素的相对浓度在成熟和衰老时期较大,可知丙激素应为乙烯;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乙烯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主要是促进生长。]
7.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A [低温贮藏的过程中,因为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因此其含量逐渐增加,而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因此其含量逐渐减少,由此可推测A正确。]
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为其提供生长素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A [脱落酸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可以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调节生命活动,A正确。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的生长,而顶芽优先生长,B错误。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C错误。密封贮藏的水果内某些激素的合成会下降,D错误。]
9.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B [A项,棉花适时打顶,可以解除棉株的顶端优势,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棉株侧枝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棉花产量。B项,存在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固氮,通过种豆科植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氮元素含量,达到肥田的目的,这是作物轮作的优势之一,仅与作物种类有关,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C项,此句是对再生稻的描述,再生稻即种一茬收两季的水稻,再生时利用其根、茎重新发苗,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有多种植物激素起作用。D项,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成熟木瓜可释放乙烯,促进红柿果实成熟。]
10.下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
植物激素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
+
+
*
+
赤霉素
+
+
+
*
-
细胞分裂素
+
*
+
*
-
脱落酸
*
-
-
+
-
乙烯
-
-
*
+
-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表示未测定。
(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_________。五大类植物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__________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不合适。
解析:(1)分析表格内容可知,同一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作用不同。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果实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所以这三种激素是协同作用。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2)顶端优势是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此可通过去除顶芽或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来解除顶端优势。(3)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细胞分裂素类的调节剂。有些瓜农因使用膨大剂的时间和剂量不合适,会出现西瓜爆裂现象。
答案:(1)不同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必须答全)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①去除(去掉或摘除)顶芽 ②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3)细胞分裂素 时间(时期) 剂量(浓度或多少)
11.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回答:
(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_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曲线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__________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
(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_________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_____组织。
(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解析:(1)比较曲线1、2、3与4,可以看出顶芽对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比较1、2和4可知,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比较1、3和4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另外要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可喷施抑制生长素合成或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
(2)比较曲线4与5,可以看出,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赤霉素产生于顶芽和根的分生组织、幼叶、胚中。(3)分析上述曲线可知,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在侧芽内的浓度或比例影响侧芽生长速度。
答案:(1)顶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对抗生长素 (2)侧芽的伸长 分生 (3)植物激素
12.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如图表示枫树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可以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图中________密切相关,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而脱落酸则抑制种子的萌发,两者之间是拮抗的关系。种子的萌发等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2)由题图可知,种子萌发时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增加,即要使马铃薯块茎提前萌发,可采用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处理。
(3)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或破坏),解除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水分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
答案:(1)拮抗 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 (2)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 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 (3)脱落酸 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或破坏),解除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能力提升练]
13.某课题组以南瓜为实验材料,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南瓜突变体不能产生赤霉素和生长素
B.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茎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拮抗关系
C.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茎生长的影响更明显
D.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D [分析题图可知,南瓜突变体的茎对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比正常南瓜低,但这不能说明南瓜突变体不能产生赤霉素和生长素,也不能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茎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拮抗关系,A、B错误;赤霉素和生长素的浓度不同,根据题图不能说明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茎生长的影响更明显,C错误;分析图2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所对应的正常南瓜的茎伸长量,可知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D正确。]
14.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组别
甲
乙
丙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
0 ppm
2 ppm
0 ppm
A.细胞分裂素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A [对比甲组和丙组可知,顶芽的存在能抑制侧芽的生长,故B、C错误;对比乙组与丙组可知,使用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因此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生长有关,故A正确、D错误。]
15.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B [通过分析图示实验结果,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便可得出实验结论。对照1和4可以得出茎伸长受抑制可由光照时间短引起,对照4和5可以得出茎伸长受抑制可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故A、C两项错误。对照1和2、5和6可以得出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因素,故B项正确。若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加入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其生长应该无影响,但对照4和5,说明该假说不成立,故D项错误。]
16.某人研究甲、乙两个品种豌豆,甲品种豌豆成熟植株株高a cm左右,乙品种豌豆成熟植株株高15a cm左右。经研究甲品种几乎不含赤霉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中信息分析,赤霉素具有________的作用。此外,赤霉素还能诱导大麦种子合成________以促进种子萌发。
(2)若对乙品种幼苗施加较高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则乙品种植株________,所结种子数量________。若去除自然生长的乙品种幼嫩荚果中的种子,则乙品种荚果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用某种浓度的IAA溶液处理去除内源生长素的乙品种幼苗,与未用激素处理的正常幼苗相比,则被处理幼苗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品种豌豆成熟植株株高a cm左右,乙品种豌豆成熟植株株高15a cm左右,又因为甲品种几乎不含赤霉素,可推测赤霉素具有促进(使)植株增高的作用。此外,赤霉素还能诱导大麦种子合成淀粉酶以促进种子萌发。
(2)若对乙品种幼苗施加较高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则会引起植株疯长,结实率大大降低。若除去自然生长的乙品种的幼嫩荚果中的种子,则乙品种植株荚果生长发育将会停止,原因是促进荚果生长发育的生长素来源于发育中的种子。
(3)IAA溶液对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用某浓度的IAA溶液处理去除内源生长素的乙品种豌豆幼苗,由于IAA浓度不确定,与对照组相比,被处理幼苗可能出现的生长情况是:比对照生长快、比对照生长慢甚至死亡、与对照无差别(或答: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速度相同,生长速度减慢甚至死亡)。
答案:(1)促进(使)植株增高 淀粉酶 (2)会迅速增高 减少 会停止发育 发育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 (3)比对照生长快、比对照生长慢甚至死亡、与对照无差别(或答: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速度相同,生长速度减慢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