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十二天 地球的运动规律[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倒数第十二天 地球的运动规律[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7-04-18 09: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倒数第十二天 地球的运动规律
【例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运动的是

A B C D
太阳地球及自转方向“神舟”五号运动轨迹及方向(()“神舟”五号(·)
【解析】在太空中,“神舟”飞船绕地球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还要注重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在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由此可以判断图中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
【答案】B
【例2】2003年10月29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
【解析】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在大约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以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及高能带电粒子)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电磁波对人造卫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形成极光,但耀斑爆发几分钟后极光不一定就变得格外绚丽。
【答案】A
【例3】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据图完成3~5题。
3.此时,北京时间为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4.此时,正在交易的股票市场(交易时间为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是
A.纽约 B.东京 C.悉尼 D.法兰克福
5.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火地岛午夜太阳高照 D.尼罗河夜幕深沉
【解析】据图中的东西经度可判定此为南极区图,从等太阳高度线可看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为极昼,为冬至日;等太阳高度线的中心点的太阳高度为90°,从图中可看出,此时O°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则北京时间为20时。通过计算四地的区时可知,此时区时介于题干所给的交易时间范围的是D;冬至日,位于北半球的白令海峡不会出现烈日当空,且此时O°经线地方时为12时,白令海峡应处于夜间;此时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火地岛位于南极圈之外,午夜不会有太阳高照;通过计算尼罗河畔的大致区时可知此时正处于下午。
【答案】3.D 4.D 5.A
【例4】假设下图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7.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 )
A.2时 B.3时 C.6时 D.9时
【解析】由于A、B、C、D四点位于同一纬线上,而且从图中标出的地球自转方向不难看出A位于B的正东方;由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表示的是北半球,而此时北半球昼弧长而夜弧短,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据题干知A、B、C、D平分纬线圈,故四地经度差为90°,可知夜弧长度为90°,夜长为6小时,日出时间为3时,四地位于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地方时刻相同。
【答案】6.B 7.B
【例5】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8~10题。
城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5:28
19:00

7:23
20:27
8.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9.当甲地日出时,地球上两个日期分界线理论上除180°经线外,还有
A.O°经线 B.38°W经线 C.38°E经线 D.60°W经线
10.下列地理现象发生在此季节的有 ( )
①恰逢中国“植树节” ②洞庭湖水系储水变化量为正值
③寒潮、台风频繁肆虐 ④中纬地区对流层厚度达最大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由两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两地的昼长分别为:甲13时32分,乙13时4分,由此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可知甲纬度较乙高;甲地日出时刻早,乙地日出时刻晚,可知乙位于甲地的西方,因此甲位于乙的东北方。甲地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的5:28,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地方时为O时的经线,计算可知为38°E。我国植树节为每年的3月12日,为冬半年,寒潮也发生在冬半年,故①③错。
【答案】8.A 9.C 10.C
【例6】读下图,回答(1)~(4)题。
(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 )
A.19日19时 B.20日19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2070米 B.2270米 C.2570米 D.2670米
(3)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 )
A.白昼时问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
(4)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解析】第(1)题,首先判断“长城站”所在的时区为西四区,区时较“北京时间”迟12小时,再根据题干所给的时间,用减法可计算出正确答案。
第(2)题,地球表面纬度每间隔1°,其实地距离大约为111km。从图中可看出“中山站”距南极点的纬度约20°多一点,通过乘法计算出的结果与B选项最吻合。
第(3)题,“长城站”的纬度较“中山站”低,其正午太阳高度总是较“中山站”大;“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在南半球的冬半年,其白昼时间较“长城站”长;自转速度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长城站”的纬度较“中山站”低,因此其线速度较“中山站”快,而角速度是相等的,两地均位于地球表面,自转周期应该相等。
第(4)题,“中山站”极昼期间是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的冬半年。湄公河位于东南亚地区,其流域内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处于枯水期;莱茵河位于西欧地区,其流域内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无明显的枯水期和汛期之分;亚马孙河流域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也无明显的枯水期和汛期之分;赞比西河流域主要属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正值湿季,河流处于汛期。
【答案】 (1)C (2)B (3)D (4)A
【例7】 (探究创新题)在甲、乙两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的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时,据此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甲 乙
(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将其转绘在图乙上,再在图乙上画出夜半球的范围(用平行线表示)。
(2)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处。白昼最长的是 处。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伦敦时间是 。
(4)图中B点位于D点的 方向,E点位于B点的 方向。
(5)该季节,开普敦正值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的热带草原进入 季节,尼罗河进入 (枯水、丰水)期。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之一是判断BC是晨线还是昏线。从图中可着出,45°E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且D地地方时为15时,可判断出BC为昏线,故另一部分晨线应从B画向A点。乙图所示为南半球,从甲图的判读知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因此在乙图中晨昏线通过135°W与极圈切点,且南极圈内为极昼。A、B、E三点中,只有A位于赤道上,故自转线速度最大,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南昼越长,故E点白昼最长。从以上判断即可知直射点坐标。对于方向的判断,E、B两点不在同一幅图上,可按经度放在同一幅图中,可知E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图示为冬至日,开普敦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巴西热带草原进入雨季,尼罗河进入枯水期。
【答案】 (1)甲图中自B画向A,乙图中晨昏线过135°W与极圈切点,南极圈内极昼。
(2)A E (3)45°E,23°26′S 9时 (4)西北 西南
(5)副热带高气压带湿(雨) 枯水
下图中E线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此日江苏省某市(约32°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A.27° B.80° C.58° D。66°34′
2.与图示状况所在季节相吻合的地理现象是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小麦正值生长季节 B.从地中海驶往大西洋的船只逆风逆水
C.非洲南端开普敦正处于干旱季节 D.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忙于播种冬小麦
3.若图示太阳高度角为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则
A.两极地区的极昼时间将会变短 B.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扩大
C.北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北半球西风带的宽度将会缩小
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回答4~5题。
4.甲地时间为 ( )
A.9时 B.12时 C.21时 D.15时
5.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1月7日4时 B.1月8日11时
C.7月7日11时 D.7月8 日4时
6.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课题研究活动中,打算研究在不过河情况下如何利用太阳高度及铁塔影长测算铁塔高度。他们在12月22日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为β=78°(如图),而此时北京时间正好为23日0:00。过三个月后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上适当位置画一个指向标。
(2)该地所处的经度是 ,纬度是 ,所属的国家是 ,图中的海洋为 。
(3)图中的α= 。
(4)塔顶的影子从Q(R伸展,表明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方向移动,江苏宿迁地区的昼长逐渐 。
(5)该兴趣小组有人计划在2008年来中国现场观看北京奥运会,他若乘飞机沿最短航线的方向直飞北京,则飞机的航程大约为 千米。
7. 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一直坚持观察阳光照射情况,他们还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下图是他们设计的一道题:已知学校所在地昼长夜短,A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图中α=70°,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
(3)此时北京时间是
(4)图中α一年中会在一定幅度范围内变化,其可以达到的最小角度是
倒数第十二天 地球的运动规律
1.B 2.A 3.B 4.C 5.B
6.(1)指向标与塔影方向平行,画箭头,加注N或北字
(2)60°W 35°26′S(或35.5°S)(解析:春分日与冬至目的影子方向相同,说明该地在南回归线以南);阿根廷,大西洋;(3)54°34′(或54.5。) (4)北,增长 (5)19 500千米(19000~20000都算对)解析:地球上任意两个地心对称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都相当于一条经线的长度20000千米,题中该地的地心对称点位于120°E、35.5°N,距离北京(116°E,40°N)大约500千米)
7.(1)65°E,20°N 自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2)70°N至北极点之间的地区 (3)15时40分 (4)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