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了解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容和意义
4.搜集资料,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1.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培养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主要类型及原因(连线)
提示:①-c ②-f ③-a ④-b ⑤-g ⑥-d ⑦-e
2.特点:全球性。
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①含义
指在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②意义
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易地保护
①含义
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②意义
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5.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含义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采取措施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保护环境和资源。
③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
2.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破坏。( )
3.气候变温主要是由于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
4.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
5.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6.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
提示:1.√ 2.√
3.× 气候变温主要是由于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
4.× 人造林物种较为单一,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
5.× 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6.× 有机物轻度污染,好氧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距离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就越少。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问题探究]
1.南极大陆曾被誉为“洁白无瑕”的世界、地球上的最后一块“净土”,然而近年来的许多事实表明,南极的环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洁白无瑕,最新研究表明:海鸟粪便中检测出有机氯农药污染物质。南极出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举例说明。
提示:全球性大气污染随大气环流使南极部分地区污染物增多;海洋石油污染事故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到南极海域。
2.思考温室效应与酸雨的共性有哪些呢?
提示:(1)成因:植被减少,化石燃料大量燃烧,超出了环境的自动净化能力。
(2)防治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生态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污染情况
成因
危害
水体污染
无机污染
水中富含N、P元素
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有机污染
水中富含有机物
异养生物过度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毒素浓度高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
大气中CO2等过多
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
有毒气体
大气中SO2和氮氧化物过多
污染可引起酸雨,危害植物生长
臭氧层破坏
雾化剂、除臭剂和制冷剂使用氟利昂
导致人患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植物光合作用受抑制
1.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缓解温室效应 ③不可再生
④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根据题中信息“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可以推出生物柴油的优点是减少酸雨危害和空气污染,同时缓解温室效应。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属于可再生资源。]
2.近年来,巢湖在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藻爆发)现象,下面是发生水华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的关系图。请回答:
(1)水华现象发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囊藻是造成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巢湖水中的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引发水华的原因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这些因素易导致水生植物繁殖过快,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同时一些微生物产生有毒物质,这些都会使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致使水体变臭。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水华现象发生之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而会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2)水中的N、P等矿质元素是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其含量发生变化时,会影响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3)蓝藻爆发后其数量较多,进行呼吸作用而使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分解者分解藻类等遗体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这些都会引起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因此,图中a表示水体中的溶解氧,b表示有毒物质。
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 巢湖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有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空间充裕等情况下,营养物质将是限制生物环境容纳量的重要因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毒物质
(1)若水华现象严重,能否导致该生态系统崩溃?为什么?
提示:能。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鱼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引起污染进一步加重属于生态系统的哪种调节?
提示:正反馈调节。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问题探究]
1.如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分析:
(1)图中Ⅰ、Ⅱ、Ⅲ分别表示生物多样性的哪三个层次?
提示: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2)外来物种的入侵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增加吗?说明理由。
提示: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2.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体现了野生生物的什么价值?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直接价值。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种疾病,说明野生植物对人类有直接的药用价值,属于生物的直接价值。
3.有人说,为了保护野生生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应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禁止开发和利用濒危灭绝的野生生物资源。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价值
药用价值
野生植物(青蒿素)、野生动物(五灵脂、海螵鞘、蝉蜕等)
工业原料
芦苇——造纸原料
科学研究价值
优质高产水稻的培育;仿生学上的应用
美学价值
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②间接价值——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生态功能)。
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使用价值。
【例】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技巧点拨] 解答此题应明确以下两点:
①物种多样性是生物与其环境长期作用和适应的结果;
②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使生物的多样性锐减。
解析:物种多样性是不同环境条件长期选择的结果,故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量引进国外物
种,可能会由于缺乏其天敌而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比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答案:A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B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他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正确;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因为人造林的物种比较单一,故B错误;无经济价值的物种还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农田生态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故D正确。]
(1)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被称为“精明的捕食者”,这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
提示:人类应该学习精明的捕食者,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2)D项中农田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比较,哪个抵抗力稳定性高?
提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
2.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题干信息“生态效应逐渐显现”,说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合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更为复杂,B合理;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种多样,C合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不合理。]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核 心 语 句 归 纳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2)易地保护;(3)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濒危物种。
1.(2018·浙江高考)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增加化肥的使用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A [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能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可见,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A正确,B、C、D错误。]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
①全球气候变化 ②粮食短缺 ③臭氧层破坏 ④土地荒漠化 ⑤海洋污染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C [粮食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危机,不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生物的多样性通常包括( )
①基因多样性 ②物种多样性 ③结构多样性 ④功能多样性 ⑤DNA多样性 ⑥蛋白质多样性 ⑦生态系统多样性 ⑧无机环境的多样性
A.①②⑦ B.⑤⑥⑦
C.③④⑧ D.①③④
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
C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使本地物种在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说明红树林对生态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价值;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而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5.福州闽江口湿地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湿地,也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途中重要的一处落脚站。由于水源充沛,自古以来,闽江口湿地不仅到处芳草萋萋,鱼翔浅底,更是鸟儿们嬉戏、觅食的天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越冬候鸟飞临此地栖息,其中包括勺嘴鹬、黑脸琵鹭、朱鹮等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鸟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2)若湿地遭到破坏,会直接威胁鸟类的生存,说明生物与其生活的________是统一的整体。
(3)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自然界将失去许多宝贵的基因。因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的多样性。因此,保护闽江口湿地对保护福州乃至台湾海峡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4)上述材料表明当地的生物具有多样性,目前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为________。
答案:(1)消费 (2)环境 (3)基因 (4)就地保护
课件49张PPT。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建议用时:2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普遍的生物学效应是( )
A.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增加
B.海洋浮游生物增多
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
D.冰川融化
A [臭氧层被破坏,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人受到较强的紫外线辐射可以引发皮肤癌、白内障等,农作物受到辐射则引起减产。]
2.甘草、五灵脂可用作药材,橡胶树可提取橡胶,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出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这些都说明野生生物具有(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以上都正确
A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直接价值包括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学研究价值、文学艺术创作、旅游观赏等。该题体现的是药用价值、工业原料和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直接价值。]
3.四川地震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大熊猫,把部分大熊猫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动物园进行饲养,该过程属于 (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风景名胜区
B [把保护对象大熊猫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属于易地保护。]
4.在大量使用①化肥、②冰箱、③含磷洗衣粉、④石油、⑤高含硫煤炭这几种物质中,能促使赤潮发生的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④ D.③和⑤
A [湖泊和江河中由于N、P元素含量上升,导致的藻类等微生物爆发,叫做水华,海湾水域形成的类似情况,叫做赤潮,大量使用①化肥、③含磷洗衣粉使得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上升,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
5.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A [由题干可知,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而对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影响,A正确;从题干中可知酸雨对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影响,而无法判断对其种群密度的影响,B错误;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本题仅确定了酸雨对两树种株高的影响,对其他植物有何影响不清楚,所以不能确定酸雨对物种丰富度是否有影响,C错误;该实验只模拟了酸雨对樟树和楝树的树苗株高的影响,无法判断其他树种的情况,D错误。]
6.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的大规模暴发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赤潮生物分泌的毒素或死亡后遗体被分解时产生的黏液,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暴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有些有毒物质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人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可能引起人中毒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
(3)海水的pH一般在8.0到8.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达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上升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的pH变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富营养化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为赤潮生物大规模暴发提供了物质基础。(2)该食物链的起点是赤潮生物(藻类),终点是人。(3)赤潮暴发时,大量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的pH上升。(4)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很大,主要是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严重影响其他浮游植物、水草等的光合作用。
答案:(1)营养物质(N、P等矿质元素) (2)赤潮生物(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贝类)→人 (3)赤潮暴发时,大量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的pH上升 (4)赤潮区域的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严重影响其他浮游植物、水草等的光合作用
[能力提升练]
7.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C.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B [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对当地物种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A错误;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B正确;温室效应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致,C错误;森林和草原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不宜大量开发和利用,D错误。]
8.由于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为了采取有效的行动保护受到严重威胁的生物多样性,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对自然遗迹、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实施就地保护
B.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易地保护
C.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D.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D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生物的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D项错误。]
9.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如图:
请分析回答:
(1)据图分析,热带雨林的单位面积价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森林,由此推测,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直接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起主要作用。入境旅游者非法携带或邮寄植物种子(苗),可能会造成________,从而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2)从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分析,“退耕还湖,恢复湿地”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湿地在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体现了其重要的间接价值。
(3)为研究农田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可采用建立________模型的方法来分析。
解析:(1)根据图形分析可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价值要高于其他森林,而热带雨林最大的特点是动植物种类多,物种多样性高,说明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价值起主要作用。入境旅游者非法携带或邮寄植物种子(苗),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外来物种入侵),从而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2)根据图形分析可知,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显著大于农田,因此应该“退耕还湖,恢复湿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属于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3)研究农田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应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答案:(1)大于 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 (2)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显著大于农田 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3)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