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7-03-22 18: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 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基本特点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 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近日点地球太阳远日点地球公转的轨道2 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3 公转的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4 公转速度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5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 23°26′南北回归线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月21日赤 道6月22日北回归线9月23日赤 道12月22日南回归线 观察从春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是怎样运动的?
活动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活动练习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90°-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巩固练习“阳光花园”的阳光咋没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图中四点所示日期:A    B  
C   D    
(2)图中 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


(3)由B点到C点太阳
直射点如何移动?

(4)当地球处于A点时,全球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区域为: 。
(5)当地球处于C点时,全球正午太阳
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6月22日左右 9月23日左右 12月22日左右 3月21日左右 C C点在近日点附近 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