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安溪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7-05-18 11: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您想起来了吗?1.什么叫地形?地形即地表多姿多彩的形态2.有哪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江山如此多娇”,那么,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如此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我们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而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1.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属于哪种地质作用?其能量来自哪里?2.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基拉韦厄火山喷发使地表形态产生了变化,在变化速度上有什么差异?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使地表形态发生缓慢的改变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3.内力作用有哪些表现形式?其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主要方式)结合案例1阅读课文,回答基拉韦厄火山喷发使地表形态发生剧烈的改变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距今7000~6500万年火山喷发示意动动手,做一做1.拿出几张纸摊在桌面上,从纸张两侧往中间挤压,你发现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纸张在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上有什么变化?2.如果从纸张两侧往两边拉,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地壳运动3.拉断后的纸张在垂直方向上可能会有什么移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层大规模隆起和凹陷两种运动相伴发生,但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发挥你的想象力我们设想纸张是组成地壳的岩层,桌面代表地球表面。
完成下表想一想,内力作用特别是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什么?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和洋底,山脉和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褶皱山和裂谷活动题1地壳运动下降运动判断依据上升运动地壳运动特征石柱底部的横纹不见了石柱上有被海生生物钻孔的痕迹地壳有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而且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特征我国的山脉有不同的走向,它们就象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活动题2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它们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格局生活中,你注意到下列现象了吗?您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岩石表层有很多裂痕树木使岩石裂隙变大在温度、水和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土堆上出现了很多小沟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叫侵蚀作用。浑浊的水流风化和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和冰川等的作用下,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叫搬运作用。降雨后泥泞不堪的道路搬运过程中,由于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物质停留下来,称为堆积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外力因素-----风力 流水 冰川 海浪 生物等表现形式-----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形成地貌-----风化地貌 流水地貌 风力地貌 海浪地貌 冰川地貌 概念-----地球表面的风 、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我们归纳一下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            流水溶蚀流水堆积风力地貌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海浪地貌海浪侵蚀海浪堆积冰川地貌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碛物 冰川堆积
两千万年以来,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约两万米,可是珠穆朗玛峰海拔只有8844.43米。
探讨珠穆朗玛峰隆起过程中,同时受到外力的侵蚀作用。这说明一种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某个阶段以某种作用为主。而且形成以来以内力作用为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读图4.8,结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是哪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3.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中三类岩石分别是怎么形成的?小结1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产生的热能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使地表高低不平使地表趋于平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小结2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思考题1.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有古森林遗迹。试推断台湾海峡的形成。2.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什么?试从气候、地形、土壤和人类活动等方面说明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的形成。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