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依据主导性区位因素对各种工业部门进行分类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2.根据某一假定区域,尝试进行简单的区位选择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初步懂得衡量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2.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区位的变化,体会其中的主要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难点
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国防安全、国际关系、个人偏好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疑点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解决办法
(1)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发展钢铁工业需要哪些主要条件?”为题,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的内容,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从经济角度考虑,工业工位的选择,就是要将工厂建在生产成本最低而利润最高的地方。围绕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逐步懂得: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全盘西化的、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乖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利用教材中的图5.24和图5.25,由学生分析其中的区位因素。并适时提出“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应当怎么办?”将问题引到“在不同的优势区位条件下发展不同的工业部门”中去。
(3)利用几种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工业部门,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主导性区位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
(4)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问题,学生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我国解放后工业区位的变化,以此加以说明,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可以通过图5.27的分析,得出结论。
(5)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变化问题,可以先由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再引导学生分析出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
学生活动设计
1、以钢铁工业为例,讨论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第一步,教师首先设问:发展钢铁工业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根据前一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回答,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结果逐条列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第二步,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两幅主要钢铁工业区图(如图5.24《鞍钢的区位》和图5.25《宝钢的区位》,)显示在屏幕上,由学生分析各工业区的主要区位条件,使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进一步明确影响工业的各种区位因素。
2、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
第一步,教师组织学生对电了工业、家具制造工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普通服装工业的选址问题进行讨论,由数名学生阐述意见并说明其理由,其余学生进行评判。得出“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的正确结论。
第二步,一阅读课文,对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列表进行对比。表格由学生自选设计。
3、对某一假想地区中的工业区位进行区位选择
教师利用屏幕显示事先设计的的某一假想地区图,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区位条件和不同工业部门的特点,对几种指定的工业进行区位选择。在假想地区图中,应当既有经济区位因素,又有环境笔社会区位因素,学生完成选择后,可在班内进行交流,以达到当堂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在前一节中,我们着重分析了工业的败-产出关系,请回答:在发展钢铁工业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既然发展钢铁工业需要肯备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以及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那么,一个地区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各种条件的优劣程度如何?就净决定该地区能否发展或怎样发展钢铁工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发展的各析就是决定工业的区位因素。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板书]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板书]
我们对两个钢铁工业区进行对比,请大家分析一下它们的主要区位因素。
展示图5.24《鞍钢的区位》和图5.25《宝钢的区位》,学生讨论分析。
从这两个工业区的情况看,的确如刚才所说的那样:
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条件(板书)是决定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同时也不难看出,这两个地区的区位条件不相同,那么,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应当怎么办?
2.在不同的优势区位条件下发展不同的工业部门[板书]
虽然每一种工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多种区位条件,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对种区位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工业都应当选择最适合的地区去发展。
[讨论]电子工业、家具制造工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决不能服装工业的街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讨论结果并简述理由,其他学生进行评判。)
既然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我们就可以将工业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的指向型、技术指向型五大类。请大家阅读教材内容,自己设计一个表格,对比这五种工业的不同特点。
(学生设计并填注表格)
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板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核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板书]
在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引起这些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变化的表现[板书]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
(1)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2、变化的主要原因[板书]
引起上述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 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板书]
工业区位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除了上述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外,还会有其他区位因素的影响。
(引导学生列举几种,如国家政策、国防安全、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环境因素等)。
1、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板书]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板书]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板书]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板书]
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板书]
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2、环境保护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板书]
(展示图5.27《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让学生阅读和分析)
工业在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会产出各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工业(特别是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的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工业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总结:
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和巩固。要求学生必须说明选择的依据和理由,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布置作业
1、 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是一个港口城市,附近既无铁矿,又无煤矿,但20世纪60年代后,在这里建成了世界著名的钢铁厂,这一现象说明了工业区位的因素的什么变化?
2、 读城市工业区图回答:
该城市计划新建钢铁厂、自来水厂、火电站、造纸厂、商业中心、疗养院、食品厂、化工厂,请在①-⑧八个地点中选择宜于区位的工厂,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处建_____,理由_______
②处建_____,理由_______
③处建_____,理由_______
④处建_____,理由_______
⑤处建_____,理由_______
⑥处建_____,理由_______
⑦处建_____,理由_______
⑧处建_____,理由_______
板书设计
5.6工业的工位选择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
2、在不同的优势区位条件下发展不同的工业部门
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 变化的表现
2、 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 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
国防的需要
个人偏好的影响
工业惯性的影响
2、环境保护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