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选择[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工业区位选择[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6-12 23: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工业区位选择上一节复习:一、工业的投入—产出
1.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水源、能源、
原料、零部件、科学技术等
2.特点:
①地域灵活性
②季节上的连续生产性
③科技投入加大
3.产出:
①生活需要
②生产需要
4.副产品:
工业三废 治理、达标排放、回收利用二、工业的不同类型轻工业
重工业采掘业
加工业资源密集型工业
劳动密集型工业
资金密集型工业
技术密集型工业1.2.3.三、工业的发展
1.分布:集中(欧洲、北美、日本)
2.部门越来越多:三次工业技术革命
3.在GNP中的比例的变化
4.资源与劳动力投入的变化
5.生产方式的变化
标准化生产 定制品生产发达国家:70年代后开始下降
发展中国家:不断上升(工业化过程)原料:数量减少,利用率提高,种类增多
劳动力:数量和体力要求降低,素质要求提高鞍钢的区位宝钢的区位读前两幅图,填出下表辽宁鞍山上海建国前70年代当地供应进口山西、黑龙江安徽、淮南、山西辽河长江沈阳、大连、长春等上海、南京、杭州等工业的主要 区位因素原料
动力(能源)
劳动力
市场
交通运输
土地
水源
政府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决策者选择区位目的厂商经济效益低成本高利润理想区位条件现实区位优势原料指向型(见图)
市场指向型(见图)
动力指向型(见图)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见图)
技术指向型(见图)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
质高价廉的劳动力;
前景广阔的市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原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2.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
公路沿线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
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4.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逐渐增加政府社会效益巩固国防需要
缩小地区差距
解决就业问题
发展家乡经济材料政府环境效益考虑居住地环境质量污染大气工业
污染水源工业
排放固体废弃物工业工业区位的选择
因时、因地、因部门、因决策者而已见图练习指出下列工业部门所属的主要区位类型
及区位选择依据是什么?A.核工业B.纺织工业C.化工厂D.钢铁厂技术指向性工业原料指向性工业市场指向性工业动力指向性工业科教发达地区劳力充足地区交通便利地区原料丰富地区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
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阳,深居内地,原来是
军工企业。是50年代初与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材料2: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安
排许多工业部门在西部落户,目的是缩小内地与
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
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工业区位因素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1) 原料地对区位的影响减弱(2) 交通便捷地对区位的影响增强(3) 信息通达性对区位的影响增强(4) 劳动者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社会、环境需要对动也区位选择的影响1.20世纪50年代——国防需要2.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3.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4.工业惯性5.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