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 可持续发展 》
第八单元《 》第 3 课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1)在各文明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工业革命以后快速增长1.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是经济。2.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经历的四个阶段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
自然谋求人
地协调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1.崇拜自然崇拜自然采猎文明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恐惧和依赖2.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农业文明生产力发展
灌溉和农耕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环境科学萌芽 3.征服自然:征服自然工业文明发展速度惊人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4.谋求人地协调:谋求人地协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达到较高的水平 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20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2.内涵:社会系统
(含人口、科技)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生态系统
(含资源)物质产品、资金等劳力、科技等生活废弃物环境资源生产废弃物环境资源(1)生态持续发展
是基础(2)经济持续发展
是条件(3)社会持续发展
是目的3.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公平(2)持续性原则: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
——自然资源
——人口
——经济与环境(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2)公众在行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措施将旧东西、书籍捐献以节俭为荣……(2)公众在行动——清洁生产产品生产制造产品包装运输产品批发零售产品利用回收产品废弃处理环 境资源的摄取原材料加工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2)公众在行动—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中国环境标志加拿大环境标志北欧委员会环境标志更多的环保标志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保护它、珍惜它
我们责无旁贷
只要我们愿意
只要我们有心
一个举手之劳
可以为濒危的地球带来重生
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2.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垃圾分类投放,研制在自然不可分解的包装袋
C.自备菜篮子或布袋购物
D.使用无磷洗衣粉
【课堂反馈】DB3.判断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1)只有一个地球(1974年)
(2)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4年)
(3)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年)
(4)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1年)
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