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A、水土流失严重B、粮食大幅减产C、盲目扩大耕地D、自然灾害频繁E、土壤肥力下降F、人口急剧增长G、毁林开荒FCGADEB练习: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图的适当位置1、崇拜自然
2、改造自然
3、征服自然
4、谋求人地协调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人类文明的演进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中世纪工业时代农业革命开始耕种灌溉铁器时代公元纪年1、崇拜自然: 人类环境制约恐惧 依赖(采猎文明)(农业文明)行为:
开垦耕地,冶炼,制陶、机械迁徙,逃避自然的惩罚,思想:
天命观、有神论,保护生物、因地制宜2、改造自然:实例3、征服自然: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大气保温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危
及人类生存人口激增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A、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
B、先污染、后治理(工业文明)(后工业化时期)4、谋求人地协调:农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人类听天由命,依赖自然,畏惧自然.自然主宰着人类,人类是自然的奴隶,被动地去适应环境.公元18世纪初公元前 8000年 距今300万年 约6亿人约0.1
亿人人类出现改造自然 人类是自然的主人,简单地消费着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和能量.采猎文明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 时间 公元2000年人口60.6亿人 不同的认识谋求人地协调 人类已达成共识: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下去。公元20世纪60年代初 工业文明时期约30亿人征服自然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1.概念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而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强调各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寻求的是人口、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 2.原则公平性原则:指当代人、代际之间以及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性 持续性原则: 经济
社会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合理——自然资源
保持——人口规模
处理好——发展经
济保护环境共同性原则: 地区性问题——全球性问题(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全球合作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在资金和技术转让等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 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某一个国家就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而是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获得解决。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臭氧层空洞等。 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 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公众在行动 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清洁生产具有相对性,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选用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在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中,共同组成了复合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