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中国的可持续
发展道路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3)深刻的环境危机1、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和实践2、我国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3、《中国21世纪议程》http://www.acca21.org.cn/ 答: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东北、华北、华中地区,城市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尤为明显。思考:读上图分析我国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在哪些地区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 1994清洁生产
能源利用与消费农业与农村
工业与交通、通信业人口与人类住区
消费与社会服务自然资源
保护与利用全球变化与生物
多样性保护教育与能力建设立法与实施经济政策费用与资金机制团体与公众参与庞大的人口压力思考:我国为什么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答: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过快的人口增长给我国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答: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少深刻的环境危机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2)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1、生态农业概述2、案例: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模式(1)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因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开展综合利用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3)生态农业建设的成就和发展方向留民营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因思考与练习1、属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的是( ) A、保护环境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 B、为防止经济过热、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应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C、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消耗、低效率的状况 2、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3、解决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 ) A、控制资源的利用量 B、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C、控制人口增长数量 D、促进经济持续发展4、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寻找共同性和针对性措施,如( ) A、粮食、资源消费待方面都应注意节约、减少浪费 B、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应提倡清洁生产 C、资源利用、粮食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应提高高科技含量 D、人口与粮食问题的解决应主要依靠加快垦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CDDCABC饲料加加工厂饲料加加工厂初 级 生产者初 级 消费者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农户沼气池精 饲 料粪、尿粪、尿秸秆太阳能粮食、果品、蔬菜化肥、农药粮、棉、油、菜等加工饲料原料原料加工食品沼渣、沼液粪尿下脚料肉蛋奶等沼气留民营生态农业村简介
留民营生态农场位于北京市的东南郊大兴县境内,土地面积2120亩,耕地1650亩,该村位于永定河冲积平原地区,气候属于暧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属于西北大陆季风控制,夏季属于东南沿海季风影响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
全村现有人口857人,劳动力443人(外地打工还有200人)。留民营距北京市区25公里,柏油路直接和通黄路、京津塘高速路相通。村里有四个大型养殖场、八个工业企业,拖拉机8台,汽车35部,集体固定资产8000万元,村庄功能齐全,有综合办公楼、会议厅(容纳1500人)、青老年活动中心商店、医疗室、公园、学校、电信局 等。地下形成了供水、供电、供气(沼气)网络,100立方米大型高温发酵沼气站一座,自来水厂二座,农机站一座。
一九八五年,一部反映留民营生态农业的电影记录片,被选送到联合国;二年后,即一九八七年六月五日国际环境日,留民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了中国第一个得到国际生态学界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承认的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http://www. liuminying.com.cn日 光 温 室留民营村沼气储气罐留民营村沼气发酵罐留民营村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概述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定的区 1 域内,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农业必须是 1 一个创造性过程而决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因为农业是一个 1 生物的活系统而不是一个技术的或工业的系统。生态农业即 1 是要求人们根据生态学规律来精心地对待农业,使其与自然秩序相 1 和谐。因此亦可说,生态农业就是要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1 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所以成其为系统是因为它并非是各部件的集合而是相互作1 用的各组份所构成的整体。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该系统内的生态动1 平衡为总体规划的主导思想,合理地安排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燃料?、肥料、饲料、和其它原材料)1 1 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 1 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 1 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沉重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短缺再 见制作单位: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制 作 人:黄玉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