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人类认识的宇宙嘉兴一中 朱 懿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1. 宇宙
含义:天地万物,宇为空间,宙为时间。
常见自然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和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2. 天体系统
基本特征:互相吸引,相互绕转。
层次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绕行星运动的卫星彗星流星现象地月系的运动太阳系示意图银河系二、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的普通性
2.地球的特殊性:
(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物质的星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表平均温度为15℃
(1)距离太阳太近,则温度过高,热扰动强,原子不能结合
(2)距离太阳太远,则温度过低,分子牢牢聚集,以固态和晶体形式存在,生物无法生存。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并逐渐形成适生物呼吸的大气。
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太阳表面温度约6 000K气体球
主要成分:氢和氦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H→He+mE=MC2(爱因斯坦质能方程)400万吨/秒50亿年中,只消耗了0.03%的太阳质量条件:高温、高压(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概况太阳②太阳常数约1.5亿km大气上界大气圈太阳常数
8.24J/(cm2·min)太阳③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二十二亿分之一 虽然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相当于每分钟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太阳③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二十二亿分之一 A.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B.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大气层结构(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二)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二)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太阳黑子数目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引起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④产生极光现象 课件29张PPT。观测太空天文望远镜 的正确使用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先在镜筒外沿镜筒沿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在寻星镜内利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探索。发现目标后,将目标星体置于视场中央。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不同型号的天文望远镜结构也有所不同。请按使用说明操作。月球观测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月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月球体积约为地球的1/49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地球直径的1/4 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81地球的半径约为6378千米 月球质量小,引力小,保留不住大气,带来哪些影响?1。寂静无声
2。没有天气现象
3。昼夜温差大
4。没有液态水月球运动周期:
自转:27.32日
公转:27.32日月相: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
周期:29.53日月相观测月相变化规律月相 同太阳出没比较 月出 月落 夜晚见月情形
满月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下弦月 早升早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东天
新月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西天
日食成因星空观测什么是星座?在古代把天空中的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接起来,
并赋予神话中的形象。现代星座是指天空中的某一区域,而不是指具体的某几颗星。划分星座只是人们认识星空、观测星空的一种方法。近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区,叫星座。在这88个星座中,北天有29个星座,南天有47个星座,沿黄道天区(北天星空与南天星空的相交区)有12个星座。北天星空南天星空大熊座小熊座天鹰座天琴座天鹅座仙后座猎户座北天星座牛郎织女飞马座双鱼座仙女座武仙座牧夫座狮子座北极星天津四南天星空长蛇座鲸鱼 座天鹤座天鹰座人马座天鸽座猎户座大犬座天狼星天蝎座半人马座天秤座恒星实不恒北斗七星的演变:10万年前现在光年:光在一年中所经过的距离:
94608亿千米光年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6等是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太阳的亮度是-26.7等。 星等相差5等,亮度便差100倍。星等全天最亮的十颗恒星 恒星离我们很远,看起来似乎都在一个平面上,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
实际位置。恒星相对地球是转动的 北斗七星位于大熊星座,人们通过对星空的观察发现北斗七星的斗柄在不同的季节中的指向是不同的:春季斗柄朝东;夏季斗柄朝南;秋季斗柄朝西;冬季斗柄朝北。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星图星星的视运动照片(夜晚连续暴光)
(相对地球也有东升西落的现象) 在地球的任何地方看到的星空都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些恒星我们一年四季都看得到,有些恒星永远看不到。想一想:为什么?地心为球心
半径无穷大天球天球仪东升西又落
相对地球转 星空变化涉及地球二种运动:一是地球的绕轴自转,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即在同一天里,星空因钟点不同而不同;二是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星空的周年变化,即星空在同一钟点,因季节更替而不同 。天球旋转和四季星空星图上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寻找星座“三步曲”:时间:选择晴朗无月的夜晚,因为“月明星稀”。1、首先在正北方距地平线30°的天区找到北极星。
2、对照星图找到邻近北极星的著名星座。
3、以此为“根据地”,逐步扩大搜寻范围,积少成多。地点:选择视野开阔的空旷之处,尽可能避开灯光。课件22张PPT。宇 宙 的 起 源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收集资料(上网、借阅、访问)
编辑资料(小报、网页、幻灯)
小组间交流(讨论、辩论、整理)任务一:1.了解有关宇宙创始的有关神话故事2.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有什么重大发现?3.宇宙的过去和将来究竟是怎样的?4.你同意大爆炸宇宙论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任务二:1.了解太阳系的形成。2.列举你所了解的有关人类对地球的认识。3.地球的形成与太阳系的形成有什么关系?4.恒星的一生是怎样的?任务三:制作一个PowerPoint幻灯片,或用Word写作一篇新闻稿(至少包含6 幅图片)、或办一份小报、做一个网页或其他形式对你的发现和认识进行阐述。 一、大爆炸理论1、提出的依据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哈勃的发现 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 中。宇宙就是在这个火球的大爆炸中诞生的。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的起源于一次大 爆 炸 2、主要观点二、宇宙的将来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讨论:你同意大爆炸的理论吗?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一、人类认识太阳系的过程中国古人的认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了解太阳系的形成。2.列举你所了解的有关人类对地球的认识。3.地球的形成与太阳系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中国古代天文中有丰富的关于宇宙结构的设想。远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中国古代就逐渐形成“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朴素的直观见解。到了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又逐渐形成了“盖天说”。盖天说认为,大地不是平整方形,而是拱形,天空如一个斗笠,大地犹如一个倒扣的盘子。战国时代的尸佼在《尸子》一书中对宇宙概念明确写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意思是:宇表示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即表示空间。宙表示过去、现在和将来,即表示时间。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
衡在《浑天仪图注》
一书中载有:“浑天
如鸡子,天体圆如弹
丸,地如鸡中黄,孤
居于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之包
地,犹壳之裹黄。”
这里描述的是浑天说。这个学说最大成就是肯定了大地是球形的,同时大地是悬在空间的球体。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哥白尼与“日心说”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二、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起源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1、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直径大多十几光年 人们把宇宙中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物质叫做“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人马座气体星云NGC6559和IC1274-75。
玫瑰(Rosette)星云
金牛座蟹状星云巨蛇座鹰嘴星云猎户座马头星云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九大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恒星的一生课件13张PPT。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古代幻想阶段宇宙探测的发展2.开创新时代--原苏联1957年10月发射卫星3.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太空时代开创了
★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
各种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相继发射上天
发现了
★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
★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γ射线
测量了
★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航天器从无人到有人的发展
1961年,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开始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宇宙飞行1969年,美国发射阿波罗号飞船,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试航成功从1957年到1981年的24年中:
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
空间探索阶段,
逐步进入到了
空间开发利用的新阶段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时间1956年把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1960年成功发射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自制的运载载火箭1965年制定了研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间计划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成为
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用自制的运载火箭,发射本
国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75年第一颗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4年试验通迅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
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1985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市场,先后为一些国家发
射了卫星1999年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开发宇宙★空间资源--------高度、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太阳能资源-----空间太阳能发电站★★★矿产资源------月球上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开发宇宙环境的同时要注意对宇宙环境的保护谢谢大家,再见课件9张PPT。 此时此刻,你正身处浩瀚的宇宙太空中……
此时此刻,你正以每小时10.8万公里的速度随着地球围绕太阳高速运动;以每小时90万公里的速度随着太阳系围绕银河系高速狂奔……
也许此时此刻,你正在刻苦攻读;你正在为日间的琐事而烦恼;或者正考虑到何处渡假……而你什么也没有感觉到。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就是百十来年的时间;整个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二三百万年;但人类存在的历史与地球母亲的年龄相比,只是一瞬间,我们的地球人诞生到现在,已经46亿年了。
即使你能活一万岁,在漫长的宇宙过程中,这一万年仍短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在地球这个天体上转瞬即逝,很快沦为尘埃……
我们必须在这短短的一瞬做些什么,探求些什么……☆朱素育、刘莺☆探索者◆SPACEFINDER探索者SPACEFINDER双月刊2005年第一期
总第1期本刊主编:A1
A2 美工:A1
A2策划:A1
A2主办单位:嘉兴一中邮编:314001电话:05732822138目录封面封底卷首语? 1969年7月16日,在肯尼迪空间中心的发射场上巨大的土星5号矗立在发射架上,阿波罗傲然挺立在火箭尖端。 发射前8小时15分钟为火箭灌注燃料,这项工作进行了5小时,三名宇航员告诉了朋友,提前2小时进入飞船,离发射还有40分钟、20分钟、5分钟,……,准备工作紧张地进行着,现在开始以秒倒计时,10、9,点火,8、7第一级火箭向下喷出红色火焰,6、5、4火焰变成桔黄色,3、2、1、0发射!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土星5号离开地面,徐徐升空。喷向发射架的水遇到近3000摄氏度的高温,立刻变成水蒸气,升腾而上,似火山爆发,在惊雷般的轰鸣声中,土星5号直冲云霄。发射后2分40秒第一极火箭脱落,第二级火箭开始工作,它一面升高,一面向水平方向转弯,3分17秒甩掉紧急救生火箭,9分11秒甩掉第二极火箭,11分40秒第三级火箭熄火,阿波罗顺利进入被称为待机轨道的预定轨道。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采集月岩月土行走了两个多小时,说明人在失重环境下可以生命。但这样的生活对人来说,很不习惯。在月球上走路,要像袋鼠那样一跳一跳的才好走。这有多别扭啊! 在太空飞行的空间站也有失重现象,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降伏它呢? 有,这就是制造人工重力——让空间站旋转起来。如果你拉住钥匙链的一端,把钥匙抡圆,让钥匙绕你手转起来,链子便会抻直,你的手也会感觉到被一股力牵着,这个力就是离心力,钥匙旋转的速度越大,牵你手的力越大。 空间站旋转产生的人工重力和这一样道理。掌握好速度,便可以得到同地球上一样的重力,人们就像生活在地球上一样习惯那里的生活了。
LAUNCH为什么要让
空间站旋转?-2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前苏联掌握卫星发射技术以后,开始探索卫星返回技术。1960年8月,美国“发现者”号卫星的返回舱从轨道上返回地面,这是人造卫星首次回收成功。同年同月,前苏联发射载有两只小狗的“伴侣”5号生物卫星,在绕地球飞行18圈后同样成功地返回地面。 卫星返回过程,大体必须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卫星脱离运行轨道进行制运飞行,这要求制动火箭准确点火,这要求制去火箭准确点火,使返回舱保持规定的状态。第二、卫星在大气层外自由下降,在100千米左右的高度开始进入大气层,精确控制下降起始点的位置、高度、速度和方向。第三、卫星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急剧减速,同空气剧烈磨擦产生极高的热量,返回舱表面的最高温度可升高到1000度以上,因此要避免由于产生高温而烧毁。第四、卫星返回舱下降到15千米以下高度,用降落伞减速,在海上或陆地安全降落。以上过程要求卫星安全返回地面必须具有尖端的技术,卫星上必须装有测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制动发动机、回收系统和返回防热系统。 中国在卫星返回技术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卫星于29日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卫 太阳帆是一种靠太阳光压作为控制力和推动力的新型航天器,原理类似于普通水上帆船,只不过产生动力的不是自然风而是太阳光压。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太阳光强为1 354瓦/米2,相当于太阳光压为10-3克/米2(受压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时),由此产生的加速度约在0.03-1毫米/秒2 的量级,具体数值与太阳帆的重量面积比有关。 太阳帆 目前,太阳帆的飞行原理的理论问题已经解决,然而,实际飞行还需解决许多难题。一般来讲,太阳帆除应具有与卫星相类似的电源、温控等各级统外,还需有使帆面始终朝着太阳的定向系统,以便更多地汇集光的辐射日子重要的是应有能展开和支撑舱翼及特大面积帆面的结构,其中对帆所用的材料有极高的要求。它既要轻又要大,而且在发射到太空前又能折叠得很小,到一定轨道时才自动展开。帆面材料的密度可小到五克,制成厚度仅为五毫米的塑料胶片,两面进行铝化。帆面的支撑杆可采用炭素纤维材料来保证刚度。太阳帆的形态现有圆盘状、金字塔形、三角形、伞形等多种形状。 在全反射情况下,太阳光压产生的推动力的垂直于帆面,推力大小与光线和帆面的夹角有关,通过控制帆面的姿态就可改变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太阳帆飞往预定的目标。
星返回术技SATELLITE-3扬帆难难于上青天太阳de帽子日冕 在傍晚或黎明观看天空,会看到一颗明亮夺目的星,它就是天空最亮的星——金星。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大小、质量也与地球相仿。从地球上观察它,会发现金星也像月亮一样有盈亏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由于太阳、地球、金星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引起的金星的盈亏变化。当金星运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它以背光的一面对着地球,从地球上看金星,就是一片暗淡,只剩下一个亮圈。随着金星继续运转,受光面渐渐露出来,亮的面积越来越大,金星也由缺变圆,当金星转到太阳背面时,地球、太阳、金星又在同一直线上,金星以受光面对着地球,这时看金星是最圆的,此后,金星又由圆变缺。 金星也有圆缺! 火星是一个直径为6787千米的寒冷荒芜的星球。在砂砾遍地、荒凉沉寂的火星表面,遍布遭陨石袭击后因撞击形成的坑坑洼洼。它的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它们多达数千条,长从数百千米到1000千米以上,宽也可达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蜿蜒曲折,纵横交错,极为壮观。它们主要集中在火星的赤道区域附近。河床的存在使科学 们认为,现在干燥异常的火星曾经有过大量的水。 火星上最壮观的特 征是位于南半球的大峡谷,其中尤以水手谷更为突出。水手谷由一系列峡谷组成,绵延5000千米以上,宽500千米,深也达到6000米左右,这样的峡谷是地球上任何峡谷无法比拟的。奥林匹斯火山更为神奇,这个口径达600 千米的大火山口竟比周围地区高出26千米,是地球上珠穆朗玛峰的3倍。像水手谷和奥林匹斯火山这样的特大地貌,在整个太阳系里都是绝无仅有的.-4火星地貌! 其实,也许可以把月球看作是地球的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就像还没有人烟的大戈壁沙漠一样。虽然路远,但月球上的自然资源十分宝贵,赶得上地球的珍稀野生动物。人类在开发宇宙的道路上,把月球作为第一站是顺理成章的事。 虽然开发月球的运费可能很昂贵,但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建设月亮城,可能不再是人们的幻想,几乎能够变成人类一个切切实实的行动了。 月亮城的建筑是人类的一件大事,理应世界各国讨论协商,统一步伐。月亮城的开发将是花费巨大的,应当大力宣传鼓励个人投资。这是一个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子孙的大好事。以开采氦-3为主展开的一个月亮城建设是前景诱人的。 太空开发是一项耗资十分庞大的工程。譬如研制发射一颗通信卫星,常常需要投资上亿美元。有苏联制造的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连同其运载器“能源”号火箭,约耗资100亿美元。而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活动,则花费了500来亿美元,太空开发不仅花费巨大,而且还要冒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堪回首的后果。“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爆炸,一下子损失了20多亿美元,而且还使七名宇航员魂系长空。
那么,人类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人的生命去进行太空开发?究竟是否合算?先从直接的经济效益来看,获利最丰的是人造卫星的使用。譬如,由于通信卫星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区域广,传播质量好,灵活机动和可靠性高,成本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手段,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利用它进行通信联络。1985年,欧洲与美国之间用卫星进行一次通话的费用,只有电缆电话租金的1/10。专家们还估计,每发射一吨重的通信卫星,就可节约用于铺设电缆的铜5万吨。虽然发射一颗通信卫星要花费上亿美元,但它常在半年到二年时间内,就可把早期的投资通过产生的效益全部收回。 若从长远的好处来看,太空开发潜在的价值也是无可限量的。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行,虽然迄今尚未带来什么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却为月球开发奠定了基础。可以预计,一旦月球开发成功,月球土地、月球矿产等资源的利用,将会给我们带来可观的效益。 此外,太空开发不仅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太空开发是否合算? 火星自转一圈23小时多一点儿,很接近地球的自转,火星的确很迷人。不过,在我们移居火星之前,还得把我们未来的生命基地考察个清清楚楚。起码,对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应弄个水落石出。如果火星上存在生命,哪怕是微生物,地球人也不宜去掠扰,而应当保护另一个星球上的生命。 如果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人类需要对火星进行一番环境改造,使它变得适宜人类的生存。这只有当我们的科学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才能采取行动。因为那需要增加火星的大气压,化出液态水来,由地球人去开凿运河,把极地的冰帽融化后,将水输往干旱的赤道地区。然后,才能向火星移民,开发这个地球的邻居。 到火星生活-5有没有 很多科学家都赞同宇宙会存在外星人。美国康奈大学的德雷克还给出一个方程,估计银河系可能存在高级文明的行星数目。这个方程考虑的范围很广,从天文学到有机化学、进化生物学、历史、政治和心理学等各个学科、很令人信服。在他的方程中,把恒星的数量取平均值4000亿颗。恒星的诞生常常有行星伴随而生,把行星环绕的恒星定为三分之一,那么银河系中行星系的数量为1300亿个。如果一个行星系适合生存的行星,往少说只有两个,银河系适合生存的行星就有3000亿个。其中有三分之一出现生命,并只有百分之一进化到高级文明,那么就有10亿个行星的技术文明。其中有百分之一达到地球文明水平,那么银河系中应当有1百万个像地球或高于地球的文明。
“海盗”号用来探索火星生命之谜的,还有一对着陆照相机。这两架相机在火星上呆的时间可不短,足足两个火星年。在光线够用的全部时间里,对火星上从它们脚下到地平线,全方位地拍照。科学家们从那多如雪片的照片中,仔仔细细地搜索与生命有关的迹象。照片中真真有很多很多令人感兴趣的形象,火星的形体也有某些微妙的变化,和一些非常容易令人涌现种种联想的色彩。可是,最终没有哪一张照片可以使科学家踏踏实实地说出: 江苏连云港地区古称海州, 史书记载及民间传说,清代这里曾是“蜘蛛怪”长期出没的地方。人们常常见到“蜘蛛怪”往来飞行于方圆数百里内。有时它静止悬浮于夜空;有时又极快速度改变飞行方向,高低远近,倏忽不定;有时随着它的出现,黑烟弥漫,飞沙走石。有一天雷雨大作,人们目睹了一场龙与蜘蛛之间的殊死搏斗,蜘蛛结网困龙,两条火龙赶来增援,喷火烧 毁了蛛网。蜘蛛逃遁 后不知去向。次日发 现大量蛛丝断片,断 片色泽灰亮,硬无比,有焦火痕迹。当时 著名文人专门记录了 这件事。近来学者发现蜘 蛛怪 与现代人对飞碟的描述 十分相似.认为很可能是一场飞碟大战,蜘蛛怪即飞碟,火龙则是“雪茄”状飞碟。 “这里就是火星的生命!”曾 经有一张照片让科学家们高 兴了好一阵子,它上面的一
块岩石上分明有一个“B”字,
但那只是光照与几何形状的
某种巧合而已。 蜘蛛怪 人类对太阳系内一些行星的探测早已开始,下面列表说明近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这些探测主要是对地球的近邻——内侧的金星、外侧的火星进行的,还没有到过离地球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远行探测在酝酿、准备着,1965年曾提出过联访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大周游计划”,但未获得资金。至1972年2月1日这个计划才得到拨款。为这次探访在美国
全国进行了“征选新名”比赛,主张叫“旅行者”的人最多。1977年3月4日这次联访被正式命名为“旅行者计划”。 “旅行者计划”的探访目标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它们的主要卫星。要在不同时间,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测、拍摄,要寻找太阳系的未知行星和卫星,要探测太阳风、太阳的边缘,……,这么多的任务,一个探测器难以完成,因此“旅行者计划”包括两只探测器,“旅行者1号”探测木星、土星,然后飞向太阳系边缘,“旅行者2号”探测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最后飞往太阳系边缘。外星人海盗号照相机有发现吗旅行者plan之由来-6探索无限奥秘 ISSN 1005-1008 CN62-1117/M 国内邮发代号:54-18
国外发行代号:K668 订阅、零售价:3.60元